10012 230

在政客和財團聯手[都更]之下 台北老城消失得很快 

【城南水岸】10012 鼓亭庄的長慶廟

座落在台北市中正區晉江街的「長慶廟」,以土地公為主神,是當地「南昌街」與居住附近社區內客家鄉親們的信仰中心。創始於1758年,歷經19361982年兩度盛大擴建,使得「長慶廟」從原本鄉間田野中的「石頭伯公」,發展成今天繁華市井中的精美廟宇,前後共經歷250多年歷史。

10012 210                      

拜「伯公」(即土地公)是客家人生活中的大事。從日常生活中的雞毛蒜皮小事,例如家禽家畜的母雞孵雞蛋、母豬生小豬,到家族添丁、置產(購買牛牯),甚至農稼年冬、婚姻嫁娶、買田建厝,都會向「伯公」稟報,祈求庇佑平安。祂是我們客家人的精神支柱神祇,只要在客家庄,幾乎都會有「伯公會」的組織(也許名稱不完全相同)。 

我從台北捷運「古亭站」2號出口沿著「同安街」走過來,大約只需5分鐘路程就到達了「晉江街」的路口。除了高懸的「晉江街」路牌,真正實用的路標是「牯嶺街95巷」,或是路口地標建築物「大教堂」。右轉進入「晉江街」的瞬間,讓我有時空錯置的感覺,因為我竟然從車水馬龍「羅斯福路」上的都市水泥森林,進入車少人稀、有些慵懶的社區內。放眼看去居然是我熟悉的家鄉小鎮景觀:一棵高大的老榕樹,以枝葉幫巷弄遮陽,一條只有消防道路大小的街道,靜悄悄沒有行人也沒有車輛,巷道邊兩家傳統雜貨店,老板娘好奇的看我一眼,可能在忖度這個陌生客傻子,頂著豔陽天來社區幹啥?大樹的旁邊就是「長慶廟」

10011 140.JPG

10011 300.JPG

10012 100

10012 220

10012 300 

位在「晉江街34號」的「長慶廟」,主奉祀的「伯公」原本是「石頭公」,沒有神像。這讓我想起那年夏天,我從「新竹中學」畢業,準備到台北參加「大專聯考」,老奶奶就曾幫我準備「三牲(閹雞一隻、豬肉一條、豆干五片)」,帶我去向「田頭伯公」辭行,祈求保祐。當時我燒香膜拜的便是「石頭伯公」。直到我出國留學回來,祖母已經去世,當家的「虎媽」,命令我去向「伯公」拜拜答謝神明庇佑,這時「伯公」有了金身祠堂。 

「長慶廟」興建於清乾隆23(1758)。更早之前,並不是奉祀有神像的「土地公」而是奉祀「石頭公」,供奉「石頭公」的建廟時期已不可考。到了日據時代昭和十一年(1936)時,此廟曾經過第一次整修;然後在民國71(1982)時,又再一次整修為現今之規模。聽說「長慶廟」要整修時,「南昌路」和「晉江街」有25位客家鄉親組成了「伯公會」,出錢出力。正殿的「伯公像」便是由「伯公會」捐贈,神像的後面還刻了「伯公會」那些客家鄉親們的名字。「伯公像」的前面奉祀原始的「石頭公」。

10012 240

10012 250

10012 270 昭和11年改建

之前「伯公會」在「長慶廟」舉辦各項慶典時出錢出力參與很多,後來「台北市客委會」發現「長慶廟」在「中正區」的客家鄉親們心目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便開始編列預算出錢贊助活動。每年二月初二「伯公」生日,「客委會」在這裡舉辦酬神慶典,居住在附近的居民,不分族群都來參加,十分熱鬧。

10012 260

在「長慶廟」的後方,佇立著一棵昔日約伴隨著「伯公廟」一起出現的百年榕樹,由於這棵榕樹現今為「長慶廟」所認養,因此又稱作「長慶榕」。
在這棵老榕樹旁的木牌上記載的樹齡約250年,但這是在民國85(1996)時所推測的年數,現今已經是2014年,所以實際樹齡約268歲以上,在樹上還可看見許多為樹修補的痕跡。目前這棵榕樹已經被台北市政府列入「#186受保護樹木The Heritage Tree」。

10012 310

10012 320

10012 330

10012 340

10012 350 

「長慶廟」不但是古亭地區數一數二的老廟,它同時也是當年「鼓亭庄」的舊址所在,因此在「長慶廟」的金爐旁,由「台北市文獻委員會」樹立了「鼓亭莊舊址」紀念碑。

10012 400 

「長慶廟」周邊的店宅巷弄,昔日是「瑠公圳」渠道流經的良田沃野,盛產穀物糧食。農民在收成後將穀物收藏在圓形如鼓架高的穀倉中,周邊以牛糞、黃土泥巴、或白石灰粉刷密封,屋頂則用稻草壘堆成尖錐形,既可防止雨水打潮濕,還可防止老鼠偷吃稻穀,趴趴虎童年時,家中便有這種「穀亭畚」。而且,這種圓穀倉的數量,在農業經濟社會還代表家族的財富,如同現代人以「超跑」來炫富。「長慶廟」附近由於濱臨「新店溪」肥沃的沖積扇,又有「瑠公圳」灌溉,因此年年豐收,「穀亭畚」林立,稱為「穀亭庄」。

10011 390 古亭畚

10012 410

10012 420

日據時代取「穀亭」諧音,將「穀亭庄」改名為「古亭町」;中華民國在台灣之後,再度改名為「古亭區」,是直轄市台北市的一個行政區。1990年,台北市行政區域調整時,將「城中區」和部份「古亭區」合併成為「中正區」(部份「古亭區」劃入「大安區」)。從此富有台灣歷史意義的台北城裡頭「城中區」,和穀倉林立的城南水岸「古亭區」,被粗魯的「中華台北」當局摧毀殆盡,成為歷史名詞。社區內只留下一些莫名其妙的,以中國福建省地名來命名的街道,與這地區兩、三百年來的先民墾殖史,完全不搭嘎。 

台北市究竟是「水城」還是「陸城」,一直存有爭議。其實「滄海桑田」已經給了答案。遠古火山爆發形成的偃塞湖,使台北盆地形成「康熙」年代的汪洋;積水退去,逐漸形成「乾隆」年代的濕地,漢族先民移入修渠屯墾,漸形成良田沃野;到「光緒」年代,台灣建省,台北也發展到建立府城,修築城牆、城門。城牆裡頭的叫「城中」,城牆南門外的河濱地區,叫「穀亭」,不管城裡還是城外,彼此有血脈相通,就是「瑠公圳」。

10012 200 長慶廟

它以「新店溪」上游「青潭」為主要水源地,那地區是平地原住民平埔族「秀朗社」的生活空間,鄰近還有山地原住民「泰雅族」。在開發水圳過程中,常遭到原住民攻擊,於是修水圳的領導人「瑠公」,便在地勢較高處建了一座「鼓亭」,派人看守,若發現有原住民出動,就擊鼓警示,這也是「古亭」地名的由來。

在「乾隆」年代,「瑠公」開始修築「瑠公圳」之前,事實上台北地區就已經有了漢族墾民修築的「霧裡薛圳」,它是台北盆地內最早有興建紀錄的水圳,建於清雍正年間。乾隆年間,周永清籌措資金重修,因當時水源來自「霧裡薛溪(今景美溪)」,於是將水圳稱為「霧裡薛圳」。

從「景美溪」引水到達今天的「公舘水源地」之後,「第一霧裡薛圳支線」向東,穿越過「國立台灣大學」及「辛亥路」後,沿今「復興南北路」北行,直到「榮星花園」,原圳道為今日之「安東街」,現皆已地下化,前「頂好戲院」與「SOGO百貨」後方之公園即為圳道的一部份。「第二霧裡薛圳支線」穿越「溫州街」,經「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與新生南、北路平行,最後注入「劍潭」。「第三霧裡薛圳支線」則從「公舘」、「水源地」、

經「古亭」至「和平西路」、「南昌街」口,灌溉周邊的稻田。但是這條支線,目前幾乎全被已填平或加蓋,上面建築房屋或鋪設成為道路,若非事先做功課,很難發現它存在。

如果您和趴趴虎一般無聊,在「河堤國小」旁「同安街69巷」,入口房子的角落處,有一用鐵架圍起來的小洞,可以看到臭水溝,那就是昔日的水圳渠道。 

做為一個客家人、農家子弟,我慢慢的走在水圳加蓋鋪設成的「同安街」,遙想昔日良田沃野、圳道滿布、穀倉林立的「穀亭區」,我不禁肅穆的向「長慶廟」裡的「伯公」雙手合十,鞠躬膜拜,謝謝祂為我們守護這片土地。雖然政客可以很狗腿的將文書名字稱為「中正區」,但是吾鄉、吾土、吾民的「穀亭」,這名字將會繼續被我們台灣人的子子孫孫傳揚下去,因為這才是煙火一脈相傳的正名。

10012 900 

【讀行天下】

[城南水岸訪古遊]

搭乘台北捷運「古亭站」下車,[2號出口]出來後,從「羅斯福路」的

「同安街」口啟程,往「水源快速道路」的方向南行。沿途會經過文史豐富

的台北市版「城南舊事」(原版為林海音的南京市版<城南舊事>)。晉江街

的客家「伯公」長慶廟、文學聖地(藍燈詩社、創作月刊社、遠流、爾雅、

洪範、現代文學社,都設在這裡)、余光中自稱蟲歸草間、魚歸水底的老宅

廈門街113巷、文學森林「紀州庵」(王文興小說<家變>的場景)、新店溪堤

岸觀景平台、新店溪畔裝置藝術、客家文化園區,是一條多采的文學步道。

arrow
arrow

    趴趴虎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