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5104 900

  【虎爪淡水】25104 歷史的天空:西仔反傳說

已連續演出6年的「新北市淡水環境藝術節」環境劇場,今(2014)年訓練了200名素人上台演出《西仔反傳說》,不但讓80歲的阿嬤演主角,還讓5歲的小弟弟扮起小小民兵,呈現出淡水人在1884年的「清法戰爭」中,捍衛鄉土抗拒法軍入侵的史詩。今年適逢「清法戰爭」爆發130週年,淡水人在當年古戰場的「砲台公園」演出,展現出台灣人曾經參與過「大清帝國」唯一獲勝的抵禦外侮戰爭,顯得格外具有意義。

 25104 100西仔反傳說   

2009年時,淡水地區的民間社團在「文建會」資助下,以「社區營造」的名目,結合了當地文史、藝術、劇場的元素,首度企劃推出大型戶外劇場。參與劇場的志工們,深入社區去探訪當地耆老,傾聽他們訴說祖輩的老故事,並循著歷史的脈絡,終於勾勒出了當年「清法戰爭」中「滬尾之役」的輪廓,據以編製出《西仔反傳說》的劇本。然後在專業人員帶領和編導下(名演員沈海蓉亦是志工之一),結合社區的戲劇素人演員參與,並加入音樂元素和視覺特效,推出一齣戶外演出的現代舞台劇。劇組人員們不但以精湛的劇情引領觀眾回到歷史的場景,還將演出帶進觀眾席以多層次視聽效果與觀眾互動,使整體觀賞體驗更臻豐富。

25104 010

2009年首度演出

《西仔反傳說》中的「西仔」,指的是法蘭西(France),「反」則為「判亂、戰亂」之意。該劇以「清法戰爭」做為背景,故事描述戰爭爆發後,法軍出兵攻打台灣,駐守在滬尾的清軍孫開華,與滬尾民兵領袖張李成合作,一同擊敗法軍「滬尾之役」的故事。

從舞台劇專業的角度來挑剔,也許經費短缺的「環境劇場」仍有許多成長的空間;但是,從草根性的「社區營造」來評量,我們應該給這些耕耘在地文化的志工們按「讚」鼓勵,因為他們是由一群在地的淡水人,同心協力推出一台屬於淡水的故事。台灣政府每年浪費大筆納稅人的辛苦錢,去搞「舊金山華人運動會」,豢養所謂的「僑務委員」,使他們成為僑社中特權份子。台灣政府為什麼不多關懷這些辛苦耕耘台灣這塊土地的志工們?

今年的《西仔反傳說》由「山水佳音」合唱團現場演唱配音,更生動表現了劇中黃槿仙的鬼魅氛圍。舞台設計當中有很多「定格式」的表演,讓觀眾可以清楚看到每一個演員的動作與表情,非常俏皮具有噱頭。我最喜歡的是他們將舞台設置在公園中心,讓觀眾坐在斜坡,從上而下觀賞演出,頗有「希臘史詩劇場」環型劇場的效果,也讓我回想到旅居美國時,許多次夕陽餘暉中在amphitheater聆聽演唱會,或觀賞歌舞劇的美好回憶。

今年的素人演員中,年紀最小的「民兵」是 5 歲的高氶閎小朋友,他隨著劇情需要,跟著大哥哥、阿伯、阿公一起「從軍」打拳練武,小小身軀舉手投足有板有眼非常吸睛;年紀最大的 80 歲阿嬤蔣吳靜玉,已經參加演出第 6 年,今年終於可以「很輪轉」的背台詞。飾演村民甲的阿嬤頻嚷好緊張,也慶幸這次不用在斜坡上奔跑,感覺比較不累。一位已卸妝的大哥和我閒聊。今年已經70多歲的他,依法亢奮的告訴我:「我就是那個舉著軍旗,從樹林裡殺出來的清兵啦!」似乎對自己在劇中的神勇,仍然興奮異常。

25104 105 清國軍旗

飄揚在[天生國小]前 古戰場的清國軍旗

歷史中的「西仔反」是指188485日,至1885613日「清法戰爭」期間,法國遠東艦隊」與清軍在臺灣北部澎湖之間發生的戰役總稱,包括了:「基隆戰役」、「滬尾戰役」、和「澎湖戰役」;它也是清國在亡國前,最後一場獲勝的抵禦外侮戰爭。 

1883年,清國與法國間因越南主權問題展開戰事,法國因為於越南戰事不若預期順利,於是計劃將戰事擴大至清國東南沿海,攻佔沿海城市以威脅清朝政府。而「雞籠」(今基隆市)的礦則被法方視為戰艦的動力來源。另一方面,臺灣因具有戰略地理條件,法軍打算將其奪下,以更進一步威脅清廷。清國得知法國的企圖後,該年年底由軍機處通令沿海各省加強武備,包括臺灣的布防與整備,並指令由臺灣兵備道劉璈掌管。

得此令後,劉璈開始築砲台、建堡壘、購新槍、置水雷。並將全臺灣分成前(澎湖)、後(臺灣東部)、北(臺灣北部)、中(臺灣中部)、南(臺灣南部)「五路」(作戰區)。此「五路」分別由台澎兵備道、臺灣鎮總兵、提督副將、水師副將統領,可獨立作戰。 

18842月,由於越南政府片面撕毀《順化條約》,法軍增兵攻佔越南北部,迫使清朝重啟談判。511日,清國全權代表李鴻章和法國訂下《天津簡約》,清法暫時停戰。但6月爆發觀音橋事件」,法方決意發動戰爭。為協防臺灣,清朝派前直隸陸路提督劉銘傳福建巡撫欽差大臣的身份前來台灣督戰。711日,劉銘傳抵達基隆,增築數座砲台後,715日進駐台北城

25104 120

25104 210 清軍防禦

25104 220

25104 130 邊防巨砲 

劉銘傳年代的邊防巨砲 

188485日,法國在越南「東京灣艦隊」司令李士卑斯Lespes),率領三艘戰艦強攻「雞籠」,正式揭開侵台戰事序幕。上午10時許,法軍陸戰隊約400名由二沙灣登陸,午後再派水雷分隊徹底破壞佔領區內的砲台設施。隔日,法軍派遣陸戰隊攻入雞籠市街時,卻中清軍福甯鎮總兵曹志忠的埋伏,敗退回艦,李士卑斯率領艦隊退回到馬祖829日,法國在南海地區的「東京灣艦隊」與「中國海艦隊」合併組成「遠東艦隊」,由孤拔Amédée Courbet)擔任司令,率領5艘戰艦再度進攻雞籠。830日至31,法軍展開猛烈砲轟,劉銘傳則徵募台灣民兵北上馳援,並由臺灣兵備道劉璈命令林朝棟等率領苗栗客家鄉勇民兵北上協助防守雞籠,阻止法軍登陸。

25104 110

25104 150 孤拔的旗艦Bayard

法軍[遠東艦隊]司令孤拔的旗艦[Boyard號]

25104 200 清法戰爭  

[清法戰爭]法國艦隊動向                    

同時,劉銘傳為防止法軍利用淡水河以艦隊直接攻進台北府城,決定將基隆交台灣民兵防守,把正規軍兵力移防到滬尾,並任命提督孫開華負責滬尾防禦工事。

孫國華為了阻止法國軍艦入侵淡水河,在淡水河的出海口,亦即今天的「淡水漁人碼頭」堤防終端處,將20艘滿載著石塊的木製舊船一字排開後,予以鑿沉,並沿線佈置水雷。

25104 140 填石塞港戎克船

負責填石塞港的[戎克船Junk]

這一招「破斧沉舟」之計,果然成功的將法國的「船堅礮利」阻止在淡水河的河口之外,逼使入侵的法軍必須打一場辛苦的搶灘登陸戰;但是,卻也造成了淡水河航運的沒落,因為填石塞港加速整條淡水河河道淤塞,「滬尾港」航運地位一落千丈,退出航海舞台。

25104 170 清軍將領 

25104 160 清兵

1884108日早上0930,法軍在叛逃的清國原「淡水港領港員」英國籍卡洛茲(Carozzi,本名Bently) 的協助下,成功蒐索到清軍在淡水河口佈防的水雷,予以爆破,使得戰艦得以突破清軍的海上封鎖線,成功靠岸。法軍由「雷諾堡號Château Le Renault」艦長波林奴中校任指揮官率領5陸戰隊(約600人),在今「沙崙海水浴場」發動搶灘登陸戰。清軍指揮官劉銘傳率提督(警備總司令)章高元部支援,配合鎮守當地的漳州鎮總兵孫開華劉朝祐等人率領3000名軍勇,埋伏在今「油車口」到「砲台公園」一線高地各處,佈置口袋陣地伺機襲擊入侵的法軍部隊。

25104 230

清軍雖然在火力武器上不如法軍,但是配合支援的民兵團練,以優勢兵力和指揮有序,加上民兵武力以宗教信仰的熱血拼鬥,善於利用地形,誘敵深入沼澤密林,再以白刃戰方式破解法軍較優越之火力。戰鬥至下午1300時,法軍已被困在丘陵下的凹地,亦即今天的「天生國小」前「中崙圳」旁稻田中。登陸的法軍死傷慘重,大敗撤退回海上的軍艦,清軍在滬尾民兵助戰下成功的贏得戰役,守住滬尾。稍後,法軍轉戰「媽宮城」取得澎湖群島。

25104 240 

25104 255 法軍繪製地圖

25104 260

25104 264

25104 266

25104 268

25104 270

25104 262

1884年10月8日 [滬尾戰役] 清法軍事對峙圖

25104 240 法軍步槍

25104 250

25104 280

法軍戰敗撤退路線 逃返軍艦

188569日,在英國的調停下,李鴻章和法國公使巴德諾(Patenotre)在天津簽訂《清法天津條約》。611日,孤拔於澎湖馬公因病去世。613日,「遠東艦隊」接獲和談通知,616日,由李士卑斯代理艦隊司令一職前往雞籠交換俘虜,並於621日撤離雞籠,84日完全撤離澎湖,「西仔反」的清法戰爭台灣戰事才完全落幕。

25104 300 法軍登陸沙崙

法軍登陸的灘頭[沙崙](海水浴場)

25104 310 天生國小

法軍被阻截受困於[油車口] (今[天生國小]前水稻田處)

25104 310 林投樹 

一跳下軍艦推進灘頭的法國海軍陸戰隊就被台灣林投樹擊潰打散

五支登陸兵力共600多人 : 尖兵主攻 左翼助攻 右翼助攻 兩個連兵力後備隊

全被帶刺的台灣海外灘邊的林投樹區隔成小部隊

失去橫向聯繫火力支援的機會

使得清軍部隊得以兵力優勢壓制法軍的火力優勢 取得勝利戰果       

鄉野傳奇中傳說,當年淡水人出戰「西仔反」時,曾迎出了淡水「祖師廟」的清水祖師助戰,「龍山寺」的觀世音菩薩、「福佑宮」的媽祖婆、油車口的「蘇府王爺」,都曾經顯靈協助淡水子弟民兵作戰,終能擊敗法軍。因此「西仔反」戰役結束後,巡撫劉銘傳奏請光緒皇帝,於光緒12年(1886年)特別賜贈三塊匾額「翌天昭佑」、「慈航普度」、「功資拯濟」予淡水福佑宮、龍山寺、祖師廟。

25104 345 福佑宮媽祖廟

25104 340 媽祖庇佑

25104 350 淡水龍山寺

25104 330 清水祖師廟

25104 360 

在滬尾的清、法兩軍「滬尾戰役」,交鋒血戰雖僅僅數小時,卻是積弱不振的清國末年難得的勝利,在歷史上寫下重要的一頁。同時,此役改變了台灣在大清帝國統治者眼中的邊陲地位,發現臺灣在海防上的戰略價值。清國在「清法戰爭」之後宣布臺灣建省,命劉銘傳福建巡撫的身分兼任首任臺灣巡撫,推動臺灣新政,強化臺灣的防衛能力,在台灣本島和澎湖群島興建了許多新砲台,以及強化舊有砲台的防禦能力。同時,由於這次戰事集中在臺灣北部,該地的戰略價值被突顯強化,因此劉銘傳在台灣建省之後,積極興建「台北城」做為行政中心,這使得台灣的政經中心由台南移往台北,影響迄今。

 

★【讀行天下

[新北市淡水環境藝術節] (02) 2622-1020#661 「品史詩」環境劇場

@ 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一段22巷「砲台公園」內

搭乘台北捷運到「淡水站」,轉公尺建議公車「紅26」到「油車口」下車。

進入「蘇府王爺廟」旁「中正路一段22巷」,步行約15分鐘可抵達。

2014年劇場演出已結束(每年10月份週末)、「砲台公園」全年開放。

arrow
arrow

    趴趴虎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