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 010.jpg

全家一起到北加州海灘去挖象拔蚌, 是許多舊金山灣區華人家庭共同的回憶.

【看山讀水】 294 象拔蚌的故事

舊金山灣區的華人超市裡,經常可看到出售著體型巨大的「象拔蚌」,又名「皇帝蚌」。它的英語名字叫「Geoduck」,正式學名叫「太平洋潛泥蛤」,是一種可食用的蛤蠣,它的殼寬度約只有15-20厘米(mm)、而它的〝鼻子(虹管)〞卻可長達一公尺,既肥大又多肉,因此得名「象拔蚌」。它的原產地在美國西岸的華盛頓州和阿拉斯加州沿海,特別是在美國西雅圖和加拿大溫哥華交界的海岸地區,幾乎全年度都盛產。而北加州的索諾瑪海岸,由於海水低溫也有少數產量,特別是在「Tomales Bay」的「Dillon Beach」。

294 020.jpg

市場上出售的象拔蚌

294 030 Dillon Beach 渡假村海灘.jpg

Dillon Beach 是個私人的度假海灘

294 040 Dillon Beach.jpg

Dillon Beach 位於馬林縣 Tomales Bay的出海口

294 050 Dillon Beach.jpg

Dillon Beach 的位置稍嫌偏遠, 華人遊客並不多.

一般而言,「象拔蚌」喜歡生活在水溫323的海域,以海水中的單細胞藻類為食物,也可以覓取並過濾海水中的有機碎屑和沉積物。「象拔蚌」每年繁殖季節是在47月。它的成長發育在前四年最快,從幼蟲到第一年足歲,它的貝殼就可以長到5 – 6釐米、體重約 36 – 40公克;到第四年足歲,它的貝殼就可以長達12 – 15釐米、體重增加到500 – 800公克。然後,隨著年齡的增長,貝殼生長就逐漸變緩慢,但是〝鼻子〞(蛤蠣肉)卻仍能繼續成長,壽命可達100多年。

294 100.jpg

象拔蚌的幼苗

294 110.jpg

美國的西雅圖和加拿大的溫哥華, 海灘上常可見到的象拔蚌養殖場

由於「象拔蚌」在蛤蜊族群中屬於體積相當大的物種,因此,成年期之後它的天敵相對較少,是自然界中的長壽物種。它的主要敵害是蟹類、海星、蝸牛及鰈魚等魚類,以及人類的濫捕行為,通常成年「象拔蚌」棲居於海底或淺海沙灘底下,有較強的保護能力。

294 120.jpg

西雅圖附近的象拔蚌養殖場

294 130.jpg

美加的象拔蚌養殖主要是為外銷輸往日本和中國

原本北美的白人並不太熱衷於吃「象拔蚌」,因此美加當地的「象拔蚌」生態狀況良好。近年來,由於「象拔蚌」成為華人及日本人崇尚食用的高級海鮮,亞裔移民開始大量的捕撈,使得北美地區野生的「象拔蚌」開始瀕臨絕種。自從1970s年代開始商業性捕撈「象拔蚌」以來,它們在亞洲食品市場很受歡迎,北美的野生「象拔蚌」數量就開始快速的下降,現在已有很多「象拔蚌」來自人工養殖場。

294 140.jpg

海鮮餐廳水族箱內的象拔蚌

294 150.jpg

處理象拔蚌的第一步是用小刀割離蚌肉和蚌殼

294 160.jpg

快炒象拔蚌是華人餐廳較常見的料理方式

「象拔蚌」的價格是根據蚌肉的色澤和〝鼻子〞(虹吸管)的長度而定,「第一級」的「象拔蚌」肉質部分為白色或肉色、〝鼻子〞的「標準長度」大約是貝殼的寬度的1.5倍。其他類推的次級品則分別是,肉質較暗較黃為「第二級」、肉質呈暗棕色為「第三級」;從市場價格來說,「第二級」比「第一級」價格低35–40%、「第三級」比「第一級」便宜約60-70%。肉質顏色會有差異是因為環境的因素,在沙灘地成長的「象拔蚌」肉質較白、而在汙泥濕地成長的「象拔蚌」肉質顏色就較深。

294 170 geoduck sasshimi.jpg

製作成生魚片和壽司則是日式餐廳料理象拔蚌的方式

294 180 geoduck 壽司.jpg

第一級的象拔蚌製成的壽司

294 190 salmon geoduck  tuna.jpg

[鮭魚 + 象拔蚌 + 鮪魚] 拼盤

座落在「Tomales Bay」出海口的「狄倫海灘Dillon Beach」、位於「Bodega Bay」的南緣,距離舊金山約70哩,是北加州挖掘「象拔蚌」著名的旅遊景點。基本上,不需要具備特殊的漁獵技巧,只要由行家老手稍指點竅門就可以上手,全家大小一起努力幹活兒。如果您是經由「加州一號公路CA-1」前往「馬林縣」的「狄倫海灘」,里程數稍短些、但是行車時間可能更久;如果您是取道國道「US-101」北上、然後在「Petaluma」轉入「Bodega Avenue」然後接「Tomales – Petaluma Road」往「Tomales」,雖然里程數略增,但是行車會順暢許多。

294 200 Dillon Beach 度假海灘.jpg

通往[Dillon Beach] 的道路

294 210.jpg

老妹對老哥說"有你真好"

「狄倫海灘」是個私人的海灘,被開發成休閒渡假村,除了租賃度假屋之外、您可以開著「RV」進入紮營區、可以搭帳篷住宿露營區、或是付門票$8元從事一日遊。

294 220 潮間帶.jpg

潮間帶

由於挖掘「象拔蚌」必須趁著潮水退到最低潮時,海灘會出現寬約100-200公尺寬的潮間帶沙灘,「象拔蚌」在這時侯全都會隱藏到沙子底下,並在地表留個沙孔透氣,甚至有時候還可以看到「象拔蚌」的〝鼻子〞在沙洞邊緣內側冒水泡。根據我個人的經驗,如果洞口呈現整齊的圓形,沙洞裡的「象鼻蚌」顆粒比較小;如果洞口呈現橢圓形,則很有機會坑洞裡隱身的是一隻大尾的獵物。有些「象拔蚌」可能是意外、也可能是自以為聰明,在它潛遁進入沙底之前,會鈎些海草蓋在洞口,自以為是掩護或偽裝,殊不知看在人類的眼裡,在光溜溜的退潮新沙灘上,這些覆蓋在洞口的海草反而成為標的,會引起注意去探究竟。當腳步聲逼近洞口,「象拔蚌」會立即將〝鼻子〞收縮回去,順勢將洞口邊緣的細沙帶落洞中,將洞口掩埋起來。有趣的是,這些「象拔蚌」終究還是不夠聰明,在它將〝鼻子〞收縮回沙子底下的瞬間,它會噴出小水柱,等於證明了這裡就是人類挖寶的「目標區」。以這個小水柱為圓心、畫個直徑約50公分的圓圈、往下挖,大概就可鎖定目標手到擒來。

294 300.jpg

沙灘上的鐵皮屋是購買漁獵執照和器材的唯一釣具店

294 320.jpg

碼頭上有許多遊客在釣魚和網撈螃蟹

294 330 釣魚碼頭釣螃蟹.jpg

一根根繩索下面都是螃蟹網, 簡直是中元節的普渡

294 340 螃蟹漁獲.jpg

好像頗有斬獲

294 350.jpg

來此度假的人們卻成了忙碌的一日漁夫

294 360.jpg

醉漾輕舟舟自橫

294 370 挖掘象拔蚌的塑膠筒.jpg

這種塑膠管是挖掘象拔蚌的重要器材

294 380 探勘目標區.jpg

正在探勘[目標區]

294 390.jpg

您看到獵物了嗎?

由於「目標區」是在剛退潮的沙灘上,所以沙子仍含有大量水分,經常開挖幾鏟之後,沙子便開始崩塌或積水,這時候兩端打通的塑膠圓筒便派上用場。可以將圓筒插入鎖定的「目標區」,發揮隔絕的作用,使已開挖的圓洞的邊壁不會崩塌回去。到了大約50公分的深度就需要格外小心,因為您已經接近獵物,您可以開始用手去摸索探討,以免大鏟子將「象拔蚌」的貝殼挖破、或是剷傷了「象拔蚌」的〝鼻子〞,都是很可惜的事。如果幸運的摸到〝象鼻子〞,就順藤摸瓜將整個帶殼的「象拔蚌」摳出來;如果還是積水和和泥沙,就用瓢子將水搯乾後用小鏟子繼續往下挖,只要您當初判斷的「目標區」沒有誤判,它是跑不了的。

294 400 努力開挖.jpg

這位老兄顯然是有備而來, 準備了一個大口徑的塑膠管(目標區可擴大些)

294 405.jpg

這位老兄顯然是隨機起意的游擊隊, 居然徒手開挖

294 410.jpg

習慣集團軍作戰打群架Team Work的老美

294 415.jpg

休息是為挖更深的洞

294 420.jpg

混水可以摸魚, 爛泥可以掏象拔蚌

294 425 摸索獵物.jpg

功拜垂成. 這位老兄掏出象拔蚌的殼(左手指尖旁), 卻鏟斷了美味的"象鼻子"

294 430.jpg

被象拔蚌拉進去了???

294 440.jpg

有樣學樣

294 435.jpg

狗狗也來湊一"腳" (我很懷疑牠知道人們在忙著挖什麼?)

294 445.jpg

完勝!!!

294 450 戰利品象拔蚌.jpg

挖到了"殘兵敗將" (象鼻子"好像怪怪的)

294 455 戰果.jpg

似乎沒幾個完屍

294 460 返航.jpg

這個好!!!

294 470 象拔蚌.jpg

帶著戰利品, 踏著夕陽歸去!

(切記! 千萬別將您的工作服丟進洗衣機, 否則你喊老婆的名字, 她不會理你. 趕快搶著洗碗吧!)

事前的準備包括,在水岸邊的「Lawson’s Landing」那家釣具店購買一張加州漁獵局的一日執照「Fishing License」、自備鏟子水瓢塑膠圓筒水桶以及適當的工作服裝一張執照約$15元、每張執照可挖取10枚「象拔蚌」、戰利品不用另外付費(當然摃龜一隻都沒挖到,也不能退費)。由於開挖的海灘是位在退潮後的沙灘上,潮水愈後退的沙灘,尋獲「目標區」的機會愈大,所以務必掌握漲潮的時間和撤退路線。

294 500 釣具小商店.jpg

294 510 釣具店.jpg

294 520.jpg

【讀行天下】

[Lawson’s Landing]   (707) 878 - 2726

137 Marine View Drive, Dillon Beach, CA 94929

arrow
arrow

    趴趴虎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