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905 010.JPG

如果當年荷蘭人繼續修復[海堡], 鄭成功能打勝[登台第一戰]嗎? 能"收復台灣"嗎?

府城台南】 70905 四草的荷蘭海堡

法國巴黎的凱旋門」、中國北京的「天安」,都是舉世聞名的「門」;但是台灣台南的「鹿耳門」,卻不是一個實質的「門」,它是台灣與世界接軌文史上的一個「台灣之門」。同樣的,台南市安南區四草里的「荷蘭海堡」,也不再是一個實質碉堡,它只是紅毛番荷蘭人留在台灣的一個歷史胎記,訴說著大航海時代蒼海一隅福爾摩沙「大員」的故事。

70905 020.JPG

17世紀初日本處於藩主割據的幕府時代」。當時的葡萄牙和西班牙雖然無法在大明王朝公然經商在日本卻很受歡迎因為藩主們都想從這些洋人的身上得到先進的武器來擴充自己的實力同時他們也積極從洋人那裡習得造船和航海的技術最重要的是幕府將軍們開始有了國際觀除了吃窩邊草繼續在日本內鬥他們開始放眼天下

於是旁邊的鄰居就開始倒霉了先是琉球王國接下來是高麗朝鮮,都成了武士刀下的冤死鬼。1609年起,幕府將軍為了拓展勢力,曾三度將武士刀砍向台灣的「大肚王國」。但是天佑台灣,這些日本傻蛋們根本搞不清季風和洋流的方向,許多商船和戰艦,根本還沒看到福爾摩沙的婆娑倩影,武大郎們就被風浪震得七暈八素,最後以沈船告終或是成了海上漂流木《漂向北方》。

70905 100.png

由於荷蘭人和日本德川家康幕府的關係最為緊密,使得17世紀初荷蘭人幾乎完全取代葡萄牙和西班牙在日本的利益。類似國營的「荷蘭東印度公司VOC」設在長崎的「商館」館長(權力形同總督),注意到日本幕府侵略台灣失敗的事實,除了偷笑日本的水兵和船艦實在很菜之外,更悄悄地向阿姆斯特丹的大老闆報告,建議拿下台灣這個黃金地段店面,以獲得角逐東南亞商業戰的先機。

70905 200 VOC flag.png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旗幟

70905 205 VOC warship.jpg

17世紀荷蘭人的戰艦模型

1620年開始荷蘭與大英帝國開始組成聯合艦隊巡弋台灣海峽,專責捕捉葡萄牙的商船以及走私中國與日本之間的中國商船同時因為吃味葡萄牙取得中國口岸澳門與大明王朝做起生意來得心應手吃香喝辣英的聯合艦隊」,更於1622年兩次對澳門用兵,未能達陣,反而傷筋斷骨,失望之餘轉攻澎湖,建築城寨,以做為貿易據點。

問題是,那時候的小明跟今天的小英不一樣對這些侵門踏戶的洋人,「小明毫無畏懼,立即命令福建當局聚集了舟師,斥令荷蘭人退出澎湖而今天的小英」,卻擺著紀德艦當裝飾品(一艘紀德艦的火力就足以將匪律兵在島上紅燒加海上清蒸),任由匪律兵在台灣南部門口島嶼插旗屯兵,實在令人不禁低吟大壯的《我們不一樣》。

幾經折衝,荷蘭人只好問大明說,那我們去福爾摩沙好不好?在大明沒有Say No的狀況下,1624826日(天啟四年七月十三日),荷蘭人毀寨退出澎湖,在宋克艦隊隊長Martinus Sonck率領下,兩艘兵艦嘟嘟嘟的航向福爾摩沙。他們首先登陸「北汕尾」,但因該地腹地狹小、又是個沙洲缺乏淡水,於是轉進到「大員(今安平)」去當據點構築了城堡,初稱「奧倫治城Oruente」,後來因宋克艦隊長擔任首任「大員商館」館長,(殖民政府總督,便以他來台灣時的座艦名字重新將城堡命名「熱蘭遮城Zeelandia」。

70905 210荷蘭人所繪福爾摩沙 1640.jpg

荷蘭人於1640年繪製的福爾摩沙地圖

70905 220.jpg

荷蘭人的[大員商舘]地圖

70905 230.jpg

[熱蘭遮城Zeelandia] 模型

荷蘭人佔領台灣的最大目標是追求地利之便、展開對中國大明王朝的貿易,希望能獲得中國的絲綢、砂糖、瓷器轉運往日本及世界各地;因此保護商館的警衛保障既得利益就格外重要

1624荷蘭人以竹子、木材在北汕尾南端興建商館、接著,1626荷蘭人就在北汕尾」的北端動工修建了軍事碉堡海堡Zeeburg。該軍事碉堡完工於1631位置在鹿耳門水道的右方台江內海濱的安平港舊港)」西北3600公尺、位於當時的鹿耳門港」南方4000公尺,主要功能在鹿耳門水道防衛作戰、確保行政中樞「大員」的安全

但是由於當地屬於台江內海陸化而成的鬆軟海埔新生地,又是潮汐海水升降最明顯的地帶,漲潮時海水倒灌沖進「鹿耳門溪」,使得坐落在沙洲上的「海堡」於剛修建完成的第一年,1631年,就發生了海水倒灌進堡內,開始有崩落的現象。16567月的一場暴風雨,高水位的海水倒灌徹底摧毀了建立在沙洲上海堡」。事後荷蘭人放棄重建,任其荒廢。

荷蘭人的這個失策,給了後來的鄭成功率領海軍、從「鹿耳門溪」溯水登陸「北汕尾」、在「台江內海」灘頭殲滅荷蘭守軍、奪取台灣的最佳機會。如果當年荷蘭「大員」當局仍然在「北汕尾」另外擇地興建「海堡」、佈置重兵,鄭成功「登台第一戰」能否成功?是否能驅逐荷蘭人,建立台灣的第一個漢人政權?都是很值得懷疑的事。

70905 300.JPG

70905 305.jpg

70905 310.JPG

70905 315.jpg

70905 320.JPG

70905 325.JPG

昔日在四草的「海堡」已經徹底消失在四草的土地上,只剩一塊石碑在提醒人們的記憶。搭乘著竹筏慢遊在昔日的運河水道(今天的「四草綠色隧道」),我注意到了水道邊豎立著「海堡遺址」的牌子。依循著文史資料,我走過「四草綠色隧道」上方的「海堡橋」,找到了「荷蘭海堡遺址」石碑。它悄悄的矗立在潟湖池邊的角落裡,似乎在訴說著一個典型在夙昔的故事。

「從哪裡來?」、「要去哪裡?」,一直是陌生人見面寒暄時沒話找話說的話題。我曾在機場等班機時,仔細的思考這問題。「要去哪裡」,沒有人能決定人生旅程終點落在何處?但是,「從哪裡來」卻可以在歷史中找到答案。

70905 330.jpg

70905 340.jpg

70905 345.JPG

70905 350.JPG

70905 400.JPG

70905 410.JPG

【讀行天下】

  • [四草綠色隧道生態旅遊]               (06) 284-0959

    @ 台南市安南區四草大眾路360購票亭在大眾廟

              竹筏隧道旅遊全程往返約40分鐘票價每人NT$200

              固定航班為每天10001430、假日視人潮機動加班

  • 交通

    台鐵」在「台南車站」轉「台灣好行#99」公車、在「大眾廟」站牌下車即到達

  • 70903 900.JPG

    70903 910.jpg

    70903 920.JPG

arrow
arrow

    趴趴虎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