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3702 100

三峽[清水祖師廟]以木雕, 石雕, 銅雕, 銅鑄的工法精美著稱

 

【三峽紀行】23702 三角湧祖師廟

「三峽長福巖清水祖師廟」位於清水街底,創建於1769清乾隆34,歷經三次重建才呈現目前的規模是三峽地區民眾的信仰中心。特別是1947年開始的第三次重建在藝術大師李梅樹督造下,施工均由名匠大師手工打造精雕細琢,其建築風格大量運用木雕、石雕、銅雕及銅鑄,全是匠心獨運的藝術精品甚具特色。

 

23702 010

三峽[祖師廟]本殿

 

清水祖師廟供奉清水祖師」,俗家本名陳昭應法號普足,1044年(宋仁宗22正月初六出生於北宋開封府永春縣小岵鄉曾追隨文天祥抵抗元兵入侵,其後,隱居福建安溪清水岩;1109宋徽宗9圓寂,葬於福建清水岩。這就是後人尊稱他為「清水祖師」的由來。

1760s年代,福建泉州安溪人來到「三角湧」地區墾殖,請來「清水祖神」的分香祭拜,並於1769年建廟供奉。後來因為受到大地震的影響,第一代的「祖師廟」嚴重受損,於是信眾在1833年(清道光13年)巨資重建。

 

23702 230

 

1895年,清國在「甲午戰爭」中戰敗,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在清國奴才唐景崧、丘逢甲、劉永福等人背棄台灣人逃回大陸後,台灣人展開自力救濟的鄉土保衛戰,以武力反抗來拒絕日本人的登島接收,史稱「乙未抗日」,持續達20多年。

三角湧地區的漢民族組成義民軍與原住民泰雅勇士結盟成「三角湧聯軍義勇營」,協力對前來武力接收的日軍進行襲擾和抵抗。「義勇營」的指揮所營本部設在「三角湧老街」上的媽祖廟「興隆宮」、軍錙糧秣武器後勤補給則設在「三角湧碼頭」旁「清水祖師廟」。

 

23702 140

 

23702 130

 

最著名的戰役便是「恩隆埔之役」(在今天的「客家文化中心」附近),「義勇營」抗日聯軍對日軍的水路運輸輜重予以奇襲,炸毀運輸船,搶得部分日軍錙重物資。惱羞成怒的日軍派出陸路特遣隊,來到「三角湧」地區,焚燒了「義勇營」的根據地「媽祖廟」和「清水祖師廟」,並焚燬了「三角湧老街」地區的商家民宅1,000多戶,準備一路掃蕩到「大嵙崁」(大溪)。但是,在日軍從「三角湧」往「大嵙崁」推進的途中,他們沿著「伯公坑溪」(中埔溪)的溪谷前進時,這裡原本就是漢族墾民往來「三角湧」和「大嵙崁」的古道,也是泰雅族人狩獵的廊道。「義勇營」掌握絕對的地形優勢,佈置了「口袋陣地」,對日軍進行了一場殲滅性的伏擊。如果不是一名漢奸引領殘餘日軍軍官化裝成乞丐,倉皇脫離河谷,日軍特遣隊極可能全軍覆滅,這裡便是「分水崙抗日之役」。

 

23702 110  

已未抗日戰爭時, 三角湧[義勇營]的營本部 -- 媽祖廟[興隆宮]

 

我到「三峽老街」走訪那天,因為犯了致命性的錯誤:在「祖師廟」旁的「徐媽媽」處,就迫不及待買了兩大罐豆腐乳,放在背包內。炙熱的艷陽高照,沉甸的背包重負,當我走到老街「民權路」的街底時,就已經汗流浹背、精疲力盡。雖然看到馬偕牧師當年來這裡興建的「三峽教會」,而「中埔溪」畔的「抗日古道」應該就在附近,但是我實在走不動了,沒辦法去尋找走訪古道,只好循著「民權路老街」折返「祖師廟」這頭。

 

23702 150

馬偕牧師創辦的[三角湧教會]

 

23702 200

於[三峽祖師廟]廟埕

 

1899年(明治32年),擁有廣大信徒的「清水祖師廟」,由地方信眾發起募資重建,並在1901年落成,由艋舺迎回寄放的清水祖師神像奉祀。1937年(昭和12年)7月,「蘆溝橋事變」後,中日戰爭爆發,戰事擴大。臺灣總督府為配合局勢發展,隨即展開進一步的同化政策,全力推行「皇民化運動」,欲使臺灣、台灣人全面日本化;要求臺人穿著日本服,學習日本風俗習慣,奉祀日本神祗等。積極從精神上消滅臺灣人的漢民族意識,並脫離漢民族的生活方式和色彩。

1941年(昭和16年),日本殖民政府強制台灣人在神明桌上奉祀日本神道教天照大神的「太麻」(牌位);接著,各地寺廟也要將最上位讓出,以供安置日本天照大神的神龕。當時三峽的寺廟,除「長福巖祖師廟」之外無一倖免,但日本警察卻無人敢前往長福巖去擺設日本神龕,因為他們對於佔本地人口多數之安溪人所崇奉的「清水祖師爺」,仍有所顧忌,不敢輕率冒瀆,以免招惹眾怒。漢人傳統的民間信仰,並未因「皇民化」的政策而稍減,甚至到了戰爭末期,盟軍飛機開始猛烈轟炸台灣各地的時候,一向反對台灣人參拜寺廟的日本人,也來向「清水祖師」祭拜,冀求保庇平安。

 

23702 240

 

23702 220

 

太平洋戰爭結束後,「祖師廟」由於受到戰火波即毀損,而且年久失修,1947年時遂有修廟之議。成立「重建委員會」,初由陳炳俊擔任主席,後病逝,改由李梅樹教授接任。「祖師廟」為三進九開間殿堂式廟宇,與萬華「龍山寺」相若,同為完中殿居中獨立,與四面之前、後、側殿隔有中庭,而以過水廊與兩廂相連。廟地約600坪,廟身面積約400坪。為了不使木結構受到煙薰,天公爐置於入口的階梯下,而中殿的香爐,則放在丹墀靠近前殿處。這是個聰明的構思,使得神殿內的黃金包飾樑柱,皆依然潔淨閃耀。

 

23702 250

 

23702 430

栩栩如生的金龍 

23702 460

雕工精細的[藻井]

 

「祖師廟」的佈局屬於「回」字形,亦即正殿獨立的矗立於廟宇建築群中央,顯得特別氣派雄偉。從前殿的石階開始,地面、牆壁、和廊柱,全都是用石頭砌築而成,是一座以石為基,以木為頂之廟宇。石雕絕大部份是用深灰色的觀音山石,其他也有用花崗石的材質,無論是圓雕、浮雕或透雕,皆精緻生動、美妙絕倫。

 

23702 300

 

23702 320

 

23702 330

 

23702 340

 

23702 360

 

23702 350

 

23702 370

 

木雕材質則選用檜木和樟木,為防蟲蛀,在圖案雕成後皆貼以金箔。無論花鳥、人物、飛禽、走獸皆出自名家手筆。木雕的題材大多以歷史演義與神話故事為主,如三國演義、東周演義、封神榜。每幅木雕作品都是以一整塊木料雕刻而成,例如前殿內拱的獅子,胸前的垂鍊、鍊子中央的鈴鐺、或是獅子腳踏的球、球內吊飾小球,全都是一木雕成,手工之巧,令人歎為觀止。

 

23702 400

 

23702 410

 

23702 420

 

23702 450

 

23702 440

 

銅雕和銅鑄是「祖師廟」最大的特色。門上的銅雕包括了門神和四大金剛、牆上的銅鑄內容包含岳飛精忠報國、木蘭代父從軍、勾踐臥薪嘗膽、田單火牛陣復國、蘇武牧羊、孔子問禮於老子、黃帝發明指南車、楊震說四知等故事,深具教化及政治意味。

 

23702 500

門扇上的銅雕[福祿壽] 

23702 520

牆上的銅雕壁飾[黃帝指南車] 

23702 510

 

23702 600

銅鑄神像 

23702 610

 

「祖師廟」的石柱、銅柱(花鳥柱、龍柱、點金柱)數量之多,冠於台灣各地寺廟,現已豎立122根,據說全部完工時,將高達165根,是最引人矚目的重點。據導覽員指出,每根石柱均需費時1,000多個工作天才能完成,而「柱頭」亦有特殊「倒捲樹葉」形式的圖案,稱為「白菜頭」,乃是衍自於希臘柱頭的裝飾式樣,非常富有變化的曲線,使傳統的廟柱造型,顯得更豐富多變化。

23702 305

 

23702 210

23702 260

 

23702 270

黏貼藝術也是[祖師廟]的另一項藝術精品

 

清水祖師廟」前延伸著「長福橋」,跨越三峽溪,連接長福街光明路,其牌樓建築古色古香,橋的兩邊裝飾120隻石獅子、及7座嵌琉璃瓦的中式涼亭,橋面規劃為徒步區,橋的另一端通往李梅樹紀念館

 

23701 160   

                                  

 

【讀行天下】

[三峽長福巖清水祖師廟] (02) 8674-3886

@ 新北市三峽區秀川里長福街一號

arrow
arrow

    趴趴虎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