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7002 010.JPG 

南方澳年產鯖魚3 - 4公噸, 被暱稱為[鯖魚的故鄉]

【蘇澳悠遊】 27002 花飛魚躍南方澳

多年以前有一部老電影,陸小芬主演《看海的日子》。那部片子裡,有一段是陸小芬搭著火車想到漁港找人,拍攝場景是宜蘭縣蘇澳鎮的「南方澳」。電影一開始場景由南方澳漁港帶入,藉由鯖魚魚群的到來,帶出了追逐魚群的討海人、以及追逐討海人的娼妓,這兩群人與其他為了魚群而來的小販、港區的孩童,在港口邊交織出一片熱鬧的情景。

27002 020 看海的日子.jpg 

<看海的日子> 劇照

27002 030.jpg

漁業開發甚早的「南方澳」,是台灣面積最大的陸連島,發展的過程中,人口種族十分多元,除了原住民和漢族墾民,日據時代有計畫的移民政策下,遷入許多日本漁民,和聞風而來的琉球人。因為黑潮流經此處有多種魚類洄游於附近海域,形成了漁獲量非常豐富的近海魚場,是台灣由中央「農委會」直轄的九個「第一類漁港」之一;特別是當地海域盛產鯖魚,幾乎一年四季皆有漁獲,因此「南方澳」又被稱為「鯖魚之鄉」。

27002 090.jpg 

27002 040.jpg 

27002 050.jpg 

[南天宮]

根據中華民國的漁業法規,臺灣的漁港分成二類:「第一類漁港」使用目的屬於全國性或配合國家漁業發展政策特殊需要者,主管機關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這類漁港共有9處,分別是基隆市「正濱漁港」、基隆市「八斗子漁港」(包含「碧砂港區」、宜蘭縣「烏石漁港」、宜蘭縣「南方澳漁港」、新竹市「新竹漁港(或稱「南寮漁港」)、臺中市「梧棲漁港」,台南市「安平漁港」,高雄市「前鎮漁港」,屏東東港「鹽埔漁港」。

27002 060.jpg

港邊巡邏的[海巡]弟兄 

27002 070.jpg 

[第一漁港]邊的[筆架山]

其他不在以上名單內者稱為「第二類漁港」,主管機關為當地縣市政府農業局,這類型的漁港在全台灣有215處,許多著名的”吃海鮮”勝地都屬於這類型漁港,例如新北市「淡水」「富基」、桃園「竹圍」「永安」、彰化「王功」、嘉義「東石」「布袋」、台南「安平」「將軍」、高雄「鼓山」「旗津」、台東「富岡」、花蓮港、宜蘭「梗枋」「大溪」。

27002 080.jpg 

從[第一漁港]遙望[筆架山]

27002 280.jpg 

碼頭邊上曝曬蝦仁

臺灣的漁業大致可分為遠洋、近海、沿岸及養殖四大版圖。「南方澳漁港」是臺灣東部最大的漁港,除具有天然的港灣優良條件外,並有「黑潮」洋流從菲律賓往北流經臺灣東部水域,由於溫暖的「黑潮」與海底「湧昇流」及大陸棚「沿岸流」匯集,造成臺灣東部海域的海洋食物鏈(Food Chain)多元且豐富,經年吸引著中、表層性的洄流魚類來這裡覓食,例如,近海的鯖、鰹、鰆魚等中型魚類、與外洋性的鯊魚、旗魚、鮪魚等大型魚類,都會在台灣東部海域依不同季節洄遊,使得這裡的漁場資源異常豐富。

27002 100.jpg 

27002 110.jpg 

27002 130.jpg 

27002 140.jpg 

27002 150.jpg 

「南方澳漁港」的漁獲以鯖魚、鯊魚、和鬼頭刀等最為大宗,因此當地的漁業製品和地方美食就和這三種魚類息息相關。例如,鯖魚紅燒或煮湯或製成的魚罐頭、鯊魚製成的「沙魚煙」、鬼頭刀(又叫「飛虎魚」)製成的「飛虎魚丸」,都是當地的風味美食。特別是「南方澳漁港」鯖魚的年產量約3萬公噸,約佔全漁港總漁獲量的60%。早在1923 年「南方澳」開闢「第一漁港」時起,就有專門從事捕捉鯖魚的特殊於法、1950年,由日本引進「巾著網」、1997年,引進日式「大型圍網」來取代「巾著網」,全國唯一捕鯖魚大型圍網,就是以「南方澳漁港」為根據地。

27002 160.jpg 

27002 170.jpg

近年來又推出「扒網〈三腳虎〉」漁法的加入,縱使漁場天然資源日益萎縮,但是由於捕魚法和捕魚工具不斷更新有效,使「南方澳」全年鯖魚的產量維持在4萬公噸左右,佔蘇澳區全年產量8萬多公噸的一半,而南方澳地區全年鯖魚漁獲,更佔全臺灣鯖魚的漁獲量90%以上,因此「南方澳」享有「鯖魚之鄉」的美譽。

27002 400.jpg 

27002 410.jpg 

[扒網]捕魚的[燈船]

鯖魚俗稱「花飛」或「青飛」,是一種非常良好的蛋白質來源,價格平實。可分為兩種「花腹鯖」(腹部有藍黑色花斑)和「白腹鯖」(腹部呈銀白色,沒有任何紋路)。在台灣的魚市場中,兩種鯖魚都可以看到。

27002 120.jpg 

花腹鯖魚的產卵場位於澎佳嶼、龜山島附近水域及東海南部海域。春、夏季於東海北部覓食洄游,秋、冬季則洄游到台灣北部及龜山島附近海域過冬。台灣所捕獲的鯖魚主要就是以這系群的鯖魚為主。根據「農委會」的資訊指出,蘇澳地區之8組「大型圍網」及「扒網」,每年約有捕獲6萬噸左右「花腹鯖魚」的實力,南韓則每年有捕捉20萬噸的實績,中國大陸的捕獲量估計約35-40萬噸間。值得注意的是,花腹鯖魚並不是他們主打的魚種,「白腹鯖魚」才是他們的主要目標。相對來說,日本比較沒像朝鮮那麼「匪類」,他們實施管制措施,限制圍網漁船船團的數目來保護漁場。1970s’年代以來,日本每年約捕獲4 - 8萬噸,1999年達最高也不過捕捉8.8萬噸。

27002 420.jpg 

27002 425.jpg 

27002 450.jpg

圍網漁船歸航靠港 

27002 460.jpg 

卸下漁獲

27002 470.jpg 

整理漁網

另外,在台灣海峽南部另有一批越冬的「白腹鯖魚」與「花腹鯖魚」,他們也會於3-4月間北上洄游,4-5月時在福建北部和浙江南部沿海一帶產卵。這一小群體是否為獨立的鯖魚系群,和宜蘭外海釣魚台水域不同全屬,還有待魚類學專家進一步研究該群屬之粒線體DNA核甘酸序列組織,是否與釣魚台海域的鯖魚相同。

27002 300.jpg 

不管他們是否同宗?對台灣漁民而言,台灣周邊的海域都可以捕捉到「花飛」就是好事,當然「南方澳漁港」依然是老大,他們的「花飛」漁獲量全台第一名。他們使用的捕魚法以「巾著網」(也就是俗稱的「牽網」)、「大型圍網」、和「扒網」為主。

最初的捕魚法「釣花飛」筏釣漁法,是從屏東的小琉球引進來後改良成的;1950’年代,南方澳漁港的陳火土和陳東海堂兄弟兩人,從日本引進「巾著網」牽網漁法,使得鯖魚產量大增,也成為「南方澳漁港」最具代表性的漁法。在全盛時期的1980s’年代,單獨在「南方澳漁港」,就有228組這樣的漁具裝置。

27002 430.jpg 

27002 435.jpg 

由於鯖魚如同多數的魚類都有「趨光性」,漁家利用夜晚圍捕鯖魚,只要在船上點上好幾千瓦的燈,就會有成群的鯖魚來報到。於是「南方澳漁港」的船老大們研發出「扒網」捕魚法,也就是以兩艘船為機動作業小組,前面那艘在漁船上掛滿燈光,在漆黑的海面上緩緩的移動,稱為「燈船」,主要職責為將水中魚兒騙到燈光下來聚集;後面悄悄的跟著一艘「網船」,張開漁網,將追逐「燈船」的魚群大小通吃全部「扒」進漁網裡來。

27001 650.jpg 

27001 660.jpg 

27001 670.jpg 

燈船 (現在大多以兩艘燈船, 引導一艘網船, 形成[三角虎]的陣勢作業)

每年4、5月和10月是盛產期。據「船大哥」指點”撇步”,到了秋冬之際,這時的鯖魚脂肪快速增加,脂瞼也跟著增厚,鯖魚眼睛就會變成瞇瞇眼、視力減弱,行動不如春、夏季來得敏捷,因此特別容易上釣或上網,這就是為什麼「南方澳漁港」在秋冬時會有那麼多的鯖魚,而且這季節的鯖魚是一年中最好吃的季節!

27002 200.jpg 

[祝漁大] 的3-D壁畫

27002 270.jpg 

漁家孩子心目中的哥哥爸爸真偉大 (南安國中)

27002 290.jpg 

同時,到市場選購鯖魚時,扁身型的比圓身型的好吃,扁身的鯖魚屬「白腹鯖(日本鯖」,體型較大,肥滿度高;而「花腹鯖(澳洲鯖)」,身軀較圓、但肥滿度較差。鯖魚有多種吃法,鹽漬鹹魚、製成罐頭、或是清蒸、油煎、煮湯、燒烤、油炸都行,我特別喜歡燒烤後擠上檸檬汁、沾著椒鹽,滋味特別鮮美。雖然也可剖片成新鮮生魚片,但是魚腥味較重,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鮪魚、旗魚、和鮭魚製成的生魚片。

27002 310 鯖魚.jpg 

魚市,  我們同在一起

27002 600.jpg 

27002 650.jpg  

我的最愛

27002 620.jpg 

27002 610.jpg

旅居美國時 ,  我最常購買這兩個牌子的鯖魚罐頭


27002 630.jpg 

每年深秋九降風起,黑潮與東北季風交互作用形成巨浪,似乎是在向「南方澳」漁家的兒郎呼喚,因為大洋性巨型魚類旗魚,他們原本生活在海洋的中下層,這時將隨波逐浪洄游來到宜蘭外海,這就是捕魚郎乘風破浪,高踞鏢台「鏢丁挽」獵捕旗魚的季節。

27002 700.jpg 

27002 720 黑皮旗魚.jpg 

旗魚

據說這是由1920s’年代日本漁民帶進南方澳的捕魚法,操作方式是由但任正副「鏢手」的站在漁船船艏約3米高的「鏢台」上、手執長約5米的「鏢竿」、虎視眈眈的注視著水中若隱若現的旗魚(船家俗稱「丁挽」)或鯊魚、隨時準備出手射殺漁獲。雖然這是一項令冰冷海水都彷彿會沸騰的狂熱激情,每個人都凝神注目著獵物的動向,等待鏢頭刺進獵物的瞬間,其實這不是個人英雄、而是團隊分工。除了第一線主攻的正副「鏢手」,輪機室掌舵開船的「大車」(輪機長)、指揮「大車」追蹤獵物路線的「二手」(船長)、站在船舷邊協助搜索魚群動向的船員,每個人都有崗位上的職責。

27002 710.jpg 

<鏢丁挽> 木雕  (攝於[討海人文化館])

(27002 715.jpg 

27002 740.jpg 

漁家孩子的海洋世界  (南安國中)

27002 750.jpg 

怒海雄風

風浪雨勢愈大、旗魚出來覓食的機會就愈大、捕魚郎就愈需要頂著強風巨浪出海作業。站在浪頭抬起的船首「鏢台」上,需要過人的膽識和精湛的技術。這讓我想起當年服役受傘訓時,深刻體會『勇者不懼』是騙人的文人夢囈,誰不是母親懷胎十月生出來的?不管是從塔台還是從機艙躍出前,怕不怕?當然怕!而且怕得要死(只是沒尿失禁)。問題是,這是任務!必須達成的任務!所以沒有怕不怕的選項,只有成功與失敗的選擇。於是我瞭解到,並不是勇敢的人就什麼都不怕,而是你明白知道這是一條險惡的路子,你還是沉著穩定的邁出步子,去面對、去處理,這才是真正的勇者,也就是台灣著名的棒球電影《KANO》的主題曲《勇者的浪漫》所咏唱的境界。

27002 725.jpg 

27002 730.jpg 

27002 780.jpg 

27002 782.jpg 

27002 784.jpg 

27002 786.jpg 

隨著初冬的寒流來到,宜蘭外海的旗魚逐漸消聲匿跡,這一季的「鏢丁挽」告一個段落,漁船紛紛回港停泊。我在「南方澳漁港」的「第二漁港」看到許多「鏢丁挽」的漁船。高聳的「鏢台」在深秋冷冽的季風中顯得格外蒼茫,我想像著捕魚郎屹立在上面的雄風,期待來年下一季的九降風再起,漁家大哥將再屹立「鏢台」,風雲再起。

27002 770.jpg 

27002 760.jpg 

27002 755.jpg 

鏢台

27002 765.jpg 

27002 800.jpg 

觀海秘境的[南安國小]

27002 805 力爭上游步道.jpg 

孩子們每天上學的[力爭上游步道]

27002 810.jpg 

學校坐落在[白鶴山]山頂上

27002 820.jpg 

從[南安國小]眺望[南方澳跨港]大橋, 橋拱中可看到停泊在軍港內的軍艦

27002 830.jpg 

鳥瞰[南方澳第二漁港]

27002 840.jpg 

遙望內埤海灘[情人灣]

27002 845.jpg 

[筆架山]外, 太平洋上航行的軍艦

27002 850.jpg 

海角伊甸園的[南安國中]

★【讀行天下】

◎搭車:從台北捷運「圓山站」一號出口「圓山轉運站」搭乘「國光客運」#1879巴士,

「圓山轉運站 --南方澳」線,中途停靠「南港車站」、「五結」、「羅東」、「蘇澳」,

終點站「南方澳」下車就在「第三漁港」邊。全程行車時間約100分鐘。

平日每個整點兩端對開發出一班車(07:00、08:00、09:00…..)

週末及假日除整點、另有加班車。票價:單趟NT$180(往返NTS$340)

◎「海洋20米.咖啡.簡餐」 (03) 997-3818

@ 宜蘭縣蘇澳鎮南方澳漁港造船路108號 (就在「內埤海岸」或稱「情人灣」)

(從「國光客運」南方澳站牌,步行約25-30分鐘可達)

◎「三剛鐵工廠文物館」(03) 996-22465

@ 宜蘭縣蘇澳鎮南方澳漁港漁港路81號(就在「第一漁港」邊)

(從「國光客運」南方澳站牌,步行3-5分鐘可達)

  • [旅行日期:20151215完稿日期:20151220]
arrow
arrow

    趴趴虎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