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與海的對話是[朝陽國家步道]的特色
【南澳悠遊】 27208 山海之路:朝陽步道
位於宜蘭「大南澳」的「朝陽國家步道」座落在南澳村朝陽社區南側的「龜山」山丘上,全程長約2.2公里、海拔攀升(Elevation Gain)0-181公尺,步道設有三個出入口,分別在「南澳漁港」旁、「天后宮」前、以及由「朝陽社區」的「朝陽路」轉入「建國路」底的眷村老房子旁。該步道目前由「羅東林區管理處」負責管理維修,也許是台灣的地方選舉已經暫時結束,地方政客不需要搶預算、買政績,因此步道沿途的觀景台、茅亭都已經失修毀壞沒人管理,步道簡單易行(部分的木棧階梯已鬆動,山友請自求多福,觀景不走路、走路不觀景,小心慢行),全程約90分鐘可完成。
台鐵<北迴線>的[莒光號]和[自強號], 都有停靠[南澳車站]
從[台北車站]搭乘自強號火車, 約兩小時可抵達[南澳車站]
從[南澳車站]可步行, 搭免費觀光巴士, 或包租計程車到[朝陽步道]
從[蘇花公路]轉入[朝陽路], 過了[朝陽橋], 就到了[建國路]的路口 (跟著紅漆路面走)
這就是[建國路] (望向[朝陽路])
[朝陽步道]有許多親近土地的小徑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所有官方指南(包括林務局和宜蘭縣)、或是互相抄襲的旅遊網站,都將步道東端(靠近「南澳漁港」)那個出入口列為「1號登山口」,儼然是「主要入口」,其餘兩個出入口列為「出口」。
我不苟同這種行程安排。雖然我沒找到「龜山」的等高線地圖,但是我從步道簡圖的標示看到,「三角點」的位置是在步道全程路線偏東大約是1:2的位置。換句話說,如果我從東端出發,只走全程長度的1/3(700多公尺)就抵達至高點,海拔181公尺、但是我若從西端出發,走全程長度的2/3(1,400多公尺),才會到達至高點;由於「龜山」是一座矗立在沖積平原上的郊山,我假設「登山口」的海拔是近乎零的基準,兩個出發點產生的坡度斜率顯而易見,從東端出發啟程,將會比從西端出發陡峻許多。因此我選擇了較不辛苦的路線,由「建國路」這端出發。
其次,以「投資報酬」的心理因素思考,我寧可選擇「由西向東」,從原始闊葉密林中,豁然開朗走向山海交會的岬角,然後面對大海拾階而下,途中還隨時可暫停休憩賞景;我不喜歡「由東向西」,一開始就是「攻堅」的震撼教育,把自己弄得筋疲力盡,然後需鑽入悶熱的密林中走下山。
官方公布的[朝陽步道]起始點在[南澳漁港]旁
依照官方的路線, 大部分是這種陡峻的木板棧道或是枕木階梯攻頂
請注意[至高點]三角點的位置, 我選擇逆向登山(圖中右端)
從[南澳漁港]上山的路況 (照片JC提供)
從「朝陽社區」的主幹道「朝陽路」右轉岔入「建國路」、到山腳下的轉彎處,有一座涼亭,旁邊是一片簡陋的老房子,我好奇的張望探視,結果看到一位老伯伯正在劈柴。雷老伯是湖北黃皮人,今年95歲,是一位從「反共救國軍」退役下來的老兵,在這個村子已經住了四、五十年。據說最高峰期,這裡曾聚居了上百名榮民弟兄,目前長居的只剩下兩戶人家,其他的都已凋零去世、或是跟著年輕一代搬遷到城裡去了。
雷老伯聽到我聊起曾經去湖北武漢旅遊、曾經去參觀過皖南歙縣雄村的「中美合作所」,(抗日戰爭時美國「中情局CIA」訓練我方諜報人員的學校,也就是後來「國共內戰」時期,「反共救國軍」的起源基地),他似乎有遇見同鄉或同志的興奮,滿臉堆著笑容,笑呵呵殷勤的邀請我到屋內參觀,還將他正在屋內做午飯的兒子叫喚出來見面。
這是一個「大時代」留下來的悲劇,所謂的「退輔會」只供養些敗軍之將,讓它們領著優渥的終生俸、配給予豪宅,卻棄養這些當年曾為國家效命的戰士,任由他們有如秋葉般的在山野中度過風燭殘年。
古人不齒「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但是,我們卻看到台灣人繳稅豢養的郝柏村這批敗軍之將,跑到大陸去「一笑泯恩仇」,酒酣耳熱後,隔海公然唱起”敵營”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回台灣後還指台灣人是「日本皇民」。這樣的軍人武德有比商女更高尚嗎?政黨又輪替了,郝家父子倆去向蔡英文要個當年阿扁給你們的[行政院長]和[環保署長]職位吧!
看到95歲的老伯伯在寒風中劈柴做木工(顯然是為修補房舍),我不禁感到鼻酸想質問「退輔會」,你除了在選舉時要「黃復興」黨部(老兵)的選票之外,平常你的”德政”在哪裡?社會的公平正義在哪裡?
只能說是[老房子], 稱為[老眷村]太沉重!
95歲的雷老伯伯正在[朝陽]下做木工
承蒙雷老伯熱絡接待,
其實我既不是湖北老同鄉, 也不是[反共救國軍]老同袍, 只是[武漢]及[雄村]的過客
村子口的屋子旁邊就是「朝陽步道」的入口,這一段的步道主要是人工構築的枕木步道,較平坦處則保留著原本的泥土步徑,只有在通過「三角點」後的東段,才有木板棧道。「龜山」位於「朝陽社區」,當地居民大多是1920s年代日本殖民政府,從桃竹苗招募過來的客家鄉親,這條步道是客家鄉親上山種植農作物的主要山徑,所以山上可以看到大片的桂竹林,隨風搖曳的桂竹,在挺秀中帶有嫵媚、在硬挺中顯著瀟洒,我體會到了「無竹令人俗」的意境,孩童時代的記憶讓我記得每年3月至5月是挖掘桂竹筍的季節。
[朝陽步道]就在老房子的側牆邊
[朝陽步道] 全程2.2公里 (2K+200)
[小心路滑] 的告示牌似乎應該插在台北市的[凱達格蘭大道]
咦? 在這偏鄉步道也會有電視台播出政論節目嗎? 否則為什麼要注意毒舌毒蜂?
在山上我還看到「月桃花」,我們客家人習慣用它的用葉子來包粽子、或是用來提豬肉。藤幹上長著尖刺的「狗骨刺」(正式名稱「菝契」)是多年生蔓性灌木,它的鉤刺非常的銳利堅硬,是我遊走山林時最痛恨的植物。另外一種便是名為「入地金牛」的植物,它的葉片中間葉脈雙面皆帶著尖刺,葉子掉落在地面時,尖刺朝上,彷彿是個路徑中設置的陷阱,非常恐怖。
入地金牛 (圖片JC提供)
從小至今我不知道被[狗骨刺]戳過幾次?
步道兩旁有茂密的闊葉樹木原始林,我最好奇的是大頭茶純林,路徑上時而看到凋落的雪白花朵,因為季節不對始終沒在樹上找到盛開著的茶花。步道旁的樹幹上,常可看到攀緣性植物「拎壁龍」,它的嫩芽綠葉會以整齊併排的方式沿著共生的樹幹向上攀升,任憑風吹雨淋皆不為所動,因而有「風不動」的別稱,當它攀緣到可以攝取足夠陽光的高度,就會開始開出黃白色的小花朵來。
白雞油 (光臘樹)
楓香樹
九芎仔 (客語)
我看到大頭茶樹和步道上的茶花, 卻找不到樹上的殘餘花朵
拎壁龍
在步道上,每100公尺便設有一個里程木樁。行至「龜山」至高點,有個以木樁圍繞成的小廣場,由於這小台地的森林生態系統完整,是觀察大自然的最佳場所,「林務局」將它設置為「森林教室」,兼具教學及休憩功能。至高點豎立著一座「三角點」石柱、以及一面已被日曬得破損的解說牌。此處標高181公尺,「三角點」是進行三角測量、繪製地圖時的基準點。
森林教室
森林教室
三角點
原本的模樣
攝於 2016年2月13日
攝於 2016年2月13日
原本的[客家茅草寮]檔案照片
螳螂
似乎正側首傾聽我在呼喚她
無題 (您說是啥 它就是啥)
情網 (只靠一根細細的LINE, 卻緊緊的黏住那份情)
不是[清涼照]而是[乘涼照],
從清晨新竹出發的10來度, 到中午攻頂後的近30度,可熱死我啦! (照片JC提供)
我坐著的[森林教室]木樁, 檔案照片是如此分布
這裡是個三叉路口,由此叉路可經由「老楊梅樹」下山到「朝陽社區」的「天后宮」,或是繼續前行,經過「砲台觀景台」,下山到「南澳漁港」。
來到「古砲台」遺址觀景台,根據解說牌指出,這裡是1880s年代,清國劉銘傳派軍隊到「大南澳」來征剿泰雅族人時,曾在這裡修築砲台。
過了[三角點], 很明顯步道開始都是下坡路
同行的Nancy, 剛從美國回來, 看到這個牌子......
突然慨歎說 [唉 ! 這時候能在森林裡沖個涼澡, 一定很棒....]
@#%&* .... 拜託! 小姐您是熱昏頭了? 還是成了[菜中文]?
這是[砲台觀景台]的檔案照片, 目前已蕩然無存
我有些懷疑這個說法,因為這個凸出於海面岬角的山頂位置,如果是個砲陣地,我認為會是個「海岸防衛」的反登陸作戰陣地,居高臨下可扼守北側的「烏石鼻」海灘、兼顧南側「萼溫斷崖」海灘,也就是羅大春於1874年開通的官道「北路」(蘇花公路1.0版),適合用來對付從海面上來襲的敵人。
砲台的北邊是 烏石鼻海岸]
砲台的南側是[萼溫斷崖]下面的[神秘海灘]
相反的,如果這個砲陣地是用來對付西側山腰上的泰雅族人,清兵砲彈的彈道必須穿越闊葉原始密林,才能射擊出去,對觀測與發射皆不符合軍事行動的條件;還將自己曝露在退無死所的海邊懸崖上,只要泰雅勇士發動夜襲,突破沖積平原上平坦的「隘勇線」,不須攻佔山頭,只需要在山腳下到處縱火焚山,清軍就會被困在山上成為山林烤肉。
因此,如果劉銘傳設置砲陣地是針對泰雅族人,我認為他應該將陣地設在「建國路」老眷村的後山鞍部,才可以控制「南澳溪」出海口的沖積平原、與對面大山裡的泰雅勇士對峙。
這是我會選擇的砲陣地位置, 就在[建國路]老房子後山的鞍部, 約在[朝陽步道] 2K+100 處
從「古砲台」遺址俯瞰,我看到「南澳溪」出海口沖積而成的「神秘海岸」,以及座落在沖積三角洲海灘上的「鴛鴦山」與「定情湖」。
盛產雲石的[烏鼻石]海岸
鴛鴦山
沙洲上的[定情湖]
從「古砲台」下山到「南澳漁港」這一段「朝陽步道」,是全程最精采的路段,步道已脫離「龜山」的山稜線,沿著「龜山」面向太平洋的斷崖北側順勢修築,沿途景色非常綺麗,「南澳漁港」近海的「定置漁網」漁場忽隱忽現在樹林間。途中的觀景台,除了可以鳥瞰整個「南澳漁港」、還可往外延伸到「烏石鼻生態保護區」壯觀的海灘、直到「烏石鼻」的盡頭。如果您是根據官方或網路導航,從這段陡坡上山走「朝陽步道」,此刻的您可能會正在頭低低、氣喘喘、舉步維艱的爬樓梯,階梯真的是很陡峻。
回到岔路口, 繼續往[南澳漁港]方向下山
鳥瞰[南澳漁港]
像似鋼琴鍵盤的枕木步道
圖中右下角就是[定置漁網] 詳情請參閱部落格<27207 南澳漁港>
盛產雲石的[烏石鼻]海灘
鳥瞰[南澳漁港]
陡峻曲折的步道
步道沿線有許多坑洞和裂縫,形成這些坑洞和裂縫是因為雨水長期滲透到地層內,造成了「伏流」,使接近地表的地下岩石土壤塌陷,因而產生了洞穴或類似斷層線的裂縫。落葉覆蓋在已空虛的地表,成為鬆軟可怕的陷阱,行走時要特別留意,保持在步道上。
本來我一直很乖, 都走在枕木棧道上,
看到這個警示牌, 開始眼睛亂飄找拍照目標, 反而險象環生.......
這就是其中的一個洞穴, 最危險的是地面上被樹葉覆蓋的地表縫隙
步道的盡頭,也就是官方和網路的「一號登山口」位於「朝陽社區」,緊鄰「南澳漁港」,除了小型停車場,還有由社區媽媽經營的小型餐飲店。最讓我讚嘆的是,這個客家庄的社區營造十分徹底、而且成功,不但完全沒有鄉下亂丟舊傢俱、廢棄物的台灣惡習,他們的排水溝清澈到可以在裡面養殖錦鯉。我看到了我熟悉的客家庄必有的「田頭伯公」,農家子弟的我,脫下帽子,虔誠的合十鞠躬,向「福德祠」內的伯公、伯婆致敬。
剩下100公尺了!
I survived ! (照片JC提供)
[朝陽社區]的嬤媽們經營的販賣部
[朝陽社區] 使用自然工法處理廢水
水溝中居然有魚兒在悠游
[朝陽社區]的土地公廟
★【讀行天下】
◎ [朝陽社區發展協會]
電話:(03) 998-1981 或 常務監事 田春吉 (0921) 078-907
地址:宜蘭縣蘇澳鎮朝陽里朝陽路40號
◎ [朝陽客家文物館] [娜娘文史工作室] [大南澳天后宮]
電話:(03) 998-1949 或 常務理事 李順義 (0912) 588-848
地址:宜蘭縣蘇澳鎮朝陽里朝陽路44號
◎ 搭乘「台鐵」火車「北迴線」前往花蓮、在「南澳車站」下車
步行30分鐘到「朝陽社區」的「建國路」老眷村、或是包租計程車(約NT150元)
計程車電話:「大南澳車行」A浪 (0935) 791-226
◎ 自駕旅遊
在「台-9」蘇花公路,南澳市區,「南澳派出所」前轉入「朝陽路」直行、過「朝陽橋」右轉「建國路」到老眷村。
(旅遊日期:2016年2月13日 完稿日期:2016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