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大龍峒[保安宮], 是台灣唯一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獎項的古蹟建築.
【大龍峒玩古】 10302 獲聯合國古蹟保護獎的保安宮
2017年8月,「第29屆世界大學運動會The 29th Summer Universiade」在台北市舉行。運動會於8月30日結束之後,各國選手紛紛在台灣各地旅遊參觀。其中風靡全台灣的荷蘭水球隊員,於8月31日,與該國的游泳隊員連袂一起來到台北市大龍峒,參觀了曾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頒發「亞太文化資產保存獎」的大龍峒保安宮,並前往參觀大稻埕的霞海城隍廟,受到台灣粉絲們熱情的歡迎。
世大運荷蘭水球隊參觀[保安宮] (中央社新聞照片)
荷蘭水球隊的名氣,來自「駐台北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的精明〝促銷〞、以及台灣媒體記者的庸俗無知。幾乎所有台灣人都會承認一個事實,水球在台灣並不是一項熱門的運動,根本引爆不起群眾追星的激情。於是精明的荷蘭官方看準台灣人盲從物化性別的心態,在他們的水球隊抵達台灣之前,就在臉書上放選手們的照片,照片中每位選手只穿著泳褲展現自己的六塊肌。於是,沒有運動素養的台灣體育記者,在沒有能力報導水球運動的戰情狀況下,便很低俗的將焦點轉移到外國選手的肌肉身材和五官面貌上去做文章、寫新聞。因此,原本的體育競技活動,被台灣的體育記者們誤導成觀看肉體和評比五官的行為。這些「洋鮮肉」的照片在網路上被沒品味的台灣人瘋傳,讓不少物化性別的台灣民眾瘋狂,甚至有台灣女子廉價到在臉書分享與外國選手的幻想性愛。
粉絲們和媒體記者們以爭睹「洋鮮肉」的心態,在大龍峒的「保安宮」等待水球隊選手。這些「洋鮮肉」一到,民眾就拼命地拍照留念。「水球隊」的隊長琳霍特(Robin Lindhout) 不但配合合影還接受訪問。他坦白指出,『雖然有一點不習慣,但是看到粉絲感覺很好,因為在家鄉沒有人這樣地為我們如此激動』。
"家鄉沒有人為我們如此激動" (中央社新聞照片)
荷蘭水球隊在[保安宮]上香 (中央社新聞照片)
大龍峒「保安宮」位於台北市大同區哈密街,是一座祭祀保生大帝的台灣民間信仰廟宇,由於當初集資建廟的大眾為來自中國的福建同安人,因此取名「保安」有「保佑同安」的意思。目前大龍峒「保安宮」、艋舺「龍山寺」、艋舺「清水巖」合稱「台北三大廟門」。
1742年(乾隆七年),渡海來台墾殖的福建同安人來到凱達格蘭人的居住地「大浪汞」,並將同安人的守護神「保生大帝」乞靈分火帶來「大浪汞」祀奉。當時人口稀少,僅為簡單木造小庵,1755年(乾隆二十年)才正式蓋廟,歷經五年完成。隨著墾殖地擴大人口逐年增加,1805年(嘉慶十年),才選定目前的廟址擴大重建,施工耗時25年,直到1830年(道光十年)才竣工。
大龍峒[保安宮]前殿
[保安宮]前的四十四坎老街
[大龍街]與[哈密街]路口
通往大龍峒美食市場的[哈密街]巷道
[鄰聖苑]花園與[保安宮]隔著[哈密街]相望
[鄰聖苑]花園內的[保生文化祭]舞台
[鄰聖苑]內的[紫薇閣]
[保安宮]的[內廟埕]
後經幾度改建,才發展成目前3000坪的「三殿三進式」大廟。殿宇座北朝南,平面呈現「回」字型,由「前殿」、「正殿」、「後殿」等三進式,以及左右「鐘樓」、「鼓樓」及延伸的「護龍」所組成。兩側的「護龍」由「前殿」連通「後殿」,形成了對「內埕」和「正殿」之間開敞的迴廊,將「正殿」圍繞在內廟埕的中央,更顯得重檐歇山屋頂的「正殿」獨立突出,氣勢萬千。
[護龍]迴廊
[護龍]與[正殿]間的通道
[鐘樓]側的[護龍]迴廊
[鐘樓]
[鼓樓]
壯觀的「前殿」面寬五開間(兩根柱子之間的空間稱為「一開間」),中央三開間闢三個大門,左右各有一座山門。中央入口設置八角蟠龍石柱、和嘉慶年間所雕的石獅,所有牆體皆為石材,呈現十分雄壯渾厚的氣勢。屋頂採用了「重檐歇山」的工法,使得整座的「保安宮」屋宇高低錯落、屋簷翼角飛揚的視覺效果。進廟堂的階梯,採用的是台灣著名的唭哩岸石板、貫穿廟埕的「哈密街」則採用螺紋石板鋪成路面,和「保安宮」的古蹟建築相互輝映。
[保安宮] 前殿 (望向[四十四坎]老街)
[保安宮] 前殿正面五開間
[保安宮]香爐
從[前殿]望向[正殿]
從[正殿]回首[前殿]
「正殿」位於內廟埕的正中央,是一幢壯麗的主建築,殿內供奉著主神「保生大帝」。1917年(日據時代大正六年)那次的整修,正殿的屋頂分別由來自廈門的陳應彬、和大龍峒本地的郭塔兩位匠師,分別從殿堂的左右兩側展開施工,各顯神通,造成了今天的屋頂「剪黏」造型不對稱的趣味性。屋頂「剪黏」俗稱「剪花」,使用磁瓦片來黏貼出神獸、靈物、或神仙的造型,是「保安宮」最具代表性的建築裝飾藝術。
[保安宮]正殿
從[正殿]眺望[前殿]
屋頂的[剪黏]藝術裝飾
[剪黏]藝術裝飾
蟠龍石柱的石雕
蟠龍石柱
「正殿」四周走廊牆面上共有七幅「彩繪壁畫」,是台灣本土彩繪大師潘麗水(台南人,1912-1995)的曠世作品,分別呈現「韓信胯下受辱」、「朱仙鎮」、「代父從軍」、「三戰呂布」…等中國民俗故事內容,可能讓全心「去中國化」的民進黨台獨份子氣得吐血。
「正殿」的內牆靠門邊,有兩幅巨幅的「龍虎堵」交趾陶,栩栩如生,最令我印象深刻。它們是1917(大正六年)重修廟宇時,來自廈門鷺江的匠師洪坤福先生的作品。此外,「正殿」的重簷「斗栱」(支撐棟樑)與樑木「雀替」(懸樑交接處)都是許多木雕作品,「飛龍」和「鰲魚」的造型,象徵著祈求風調雨順、和鎮壓祝融火災,都是藝術精品。
交趾陶
木雕
石雕
光雕
「後殿」是一幢「單檐硬山」式建築、呈「九開間」,木結構的部分與「前殿」、「正殿」相同,都採用「三通五瓜」式,雄壯渾厚、木雕精美的「通樑」、「瓜筒」、和「雀替」,展現了木結構的力學之美,與我看過的美國四方紅木、日本圓筒檜木,都非常不一樣。
「後殿」供奉神農大帝、孔老夫子、關聖帝君、和玄天上帝。有趣的是,「正殿」主祀保生大帝,是「醫神」、「後殿」主祀神農大帝,是「藥神」;現代人推動的醫與藥雖屬同源、卻又專業分科,前頭看醫師、後頭拿藥劑,原來是師法我們老祖宗的思維。
已封閉的[金爐]
1985年,「保安宮」被中華民國內政部認證為祠廟類「國家二級古蹟(今直轄市定古蹟)。
1995年,為了配合緊鄰的街道區擴建,「保安宮」也展開自籌經費的大規模整修工程。這次的整建從1995年開始、到2002年完成,非常的耗資費時,歷經了李登輝、陳水扁兩任總統。一向耗費納稅人的錢不手軟、被稱〝國立散財童子〞的〝文化部(前文建會)〞,這次並未給予這個「國家二級古蹟」任何經費資助。因為一旦廟方接受了政府的補助款,就要依照政府比價發包的方式,找最便宜的廠商,同時還要遭受台灣禍源「利委」們的關說紛擾。 廟方認為修建廟宇是打造一件藝術品,藝術與文化應該以施工技術為考量、不應該以「最低價」來選擇廠商。因此,廟方決定自行籌款整建、自己找優秀工匠師、自己找來澳洲的壁畫修復技師、木結構的部分,也請台大森林系專家學者來檢測材質,以便決定是否要更換樑柱?一切以專業為依歸,沒有政治考量、也杜絕「利委」關說,少了豬頭政客的干擾,「保安宮」終於為台灣贏得唯一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獎項。
獲獎紀念碑
UNESCO頒發的獎牌(plaque)懸掛在[正廳]牆面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獎牌 (plaque from UNESCO)
整修「保安宮」的工程主要是採用傳統工法。牆面磚塊與磚塊間的接縫或裂縫,若使用現代工法將會是填上水泥;但廟方決定採用傳統石灰當黏著劑,「養灰」之後才糊上去,使得新與舊的材質與工法都一樣,熱漲冷縮的係數也都一樣,避免將來修補的裂縫,會沿著修補的部位產生更大的隙縫。遺憾的是,「保安宮」雖興建於1742年,但是史料中找不到當年「保安宮」的原始圖文資料,唯一保存下來的是日據時代大正6年(1917)的照片,因此這次的修復工程就以「大正時期」的圖文,來做為修復廟堂的標準指標。
「保安宮」的用心被「聯合國國際教育科學文化組織UNESCO」看到了。2003年,UNESCO為了表揚個人及組織於私人領域內,在保存或修復超過50年以上的建築物,所做過的最大努力,而獲得成就和貢獻者給予表揚,主辦了「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競賽」評選活動,大龍峒「保安宮」從來自9個國家的22個參賽專案中脫穎而出,獲得優勝獎章。
這是台灣地區第一次獲得這項殊榮,在提升台灣重視文化古蹟保護的國際形象上,具有重大意義。可惜的是,當時執政的民進黨「陳貪腐」團隊,正忙著A錢經營「海角七億」,無暇顧及這件沒錢可撈的「小事」(廟方自籌整修經費,「利委」根本沒有〝審查預算〞的機會)。既然一向〝助民收割〞的中央政府已然冷漠相待,廟方只好將贏來的獎牌,懸掛在不太起眼的正殿外側正面牆角,讓有興趣知道的社會大眾隨緣來分享這項殊榮。
2014年10月8日,馬英九的「書呆子團隊」算是長了知識,知道贏得「教科文組織」的獎項是一件很厲害的事,於是將「保安宮」收編為「第三屆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獎」的得主之一,以便讓「文化部」來收割〝政府很重視文化保存〞的假象。沒料到一向官威很大的龍應台居然踢到一塊大鐵板。「保安宮」認為,當初整修廟宇時就是自籌經費,沒有接受「文化部」的補助、2003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獎項後,12年來政府公部門也從未聞問、甚至馬政府舉辦「第一屆國家文資保存獎」時,也未曾主動聯繫。拖到2014年無能的馬團隊已經引起民怨沸騰,舉國心灰意冷,誰都沒有興趣去當花瓶,出席〝馬英九總統主持頒獎典禮和文化部午宴〞,廟方決定「把獎項留給需要鼓勵的人」,婉拒接受表揚。
★【讀行天下】
☆ [大龍峒玩古半日遊]
從台北捷運「圓山站」2號出口、取道「庫倫街」步行約10分鐘即可抵達「台北孔廟」
à「台北孔廟」@ 大同區大龍街275號、週一休館、(02) 2592-3934
à「保安宮」@ 大同區哈密街61號、每天06:30-22:30、(02) 2595-1676
à「四十四坎」@「保安宮」旁的「哈密街」上
à「大龍峒295麵擔」@ 大同區重慶北路三段293-4號(295巷口)、10:30-20:30
à「大龍峒肉羹」@ 大同區重慶北路三段297號、週二至週日06:30-14:30、(02)2596-7090
à「重慶豆漿」@ 大同區重慶北路三段335巷32號、05:30-11:30、(02)2585-1096
à「紅茶屋」@ 大同區重慶北路三段335巷56號之一、06:30-22:30、(02)2585-775
【旅遊日期】2017年9月9日 【完稿日期】2017年9月20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