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讀水】(108)太平洋叢林市
1906年4月18日凌晨5:12,舊金山發生7.8級毀滅性的大地震,它所引起的焚城大火,將「大淘金」以來新興的木造建築物幾乎全部焚燬,斷垣殘壁,使得舊金山形同廢墟。而更令人嘆息的是,這場地震大火竟然也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意外的毀滅了100哩外蒙特瑞半島上「太平洋叢林市Pacific Grove」的華人漁村。
大約在1853年4月,便開始有華人來到蒙特瑞地區。這些原鄉在中國東南廣東沿海地區的先民,大多具有海上捕魚的經驗與技術,當他們發現蒙特瑞灣多元化的魚類和豐富的魚產,消息傳回舊金山的堂口之後,立即引起更多華人前來蒙特瑞從事鮑魚、蝦米、魷魚、和其他海產的捕獲,並在蒙特瑞地區形成三個華人漁村,分別在Point Lobos、Embarcadero(今Pebble Beach附近)、及Point Alones(今蒙特瑞水族舘西側),其中尤以Point Alones最具規模,不僅有「唐人街」之稱,更是北美西海岸僅次於舊金山的華人第二大社區。1880年,南太平洋鐵路公司勢力抵達蒙特瑞,在華人築路工人的勤奮工作下,很快打通從卡斯楚維爾(Castroville)經蒙特瑞到太平洋叢林市的路段。
鐵路通車助長華人一手打造起來的蒙特瑞漁業,當時從華人漁村經火車運送到舊金山的魚貨每天大約200到800磅,或是每年達到100噸的新鮮海產。此外,華人更以曝曬魷魚、蝦米、魚乾製成乾貨回銷中國。進出蒙特瑞灣的「戎克船junk」中國舢舨,不絕於徒,它帶來華人漁民的生活用品,回程滿載海產乾貨,使蒙特瑞成為繁榮的口岸。
在蒙特瑞半島上的三個小鎮:最南邊依山傍海的「卡媚爾」,炫耀自己綺麗的海岸風光,自稱為「濱海卡媚爾Carmel-by-the-sea」。蒙特瑞則因為華人漁民聚集曝曬魚乾,導致該地空氣中充滿魚腥味,因而被謔稱為「魚腥的蒙特瑞Monterey-by-the-smell」。其實當年「華人漁村China Point」,真正的位置是夾處在蒙特瑞和太平洋叢林市之間沒人搭理的邊陲港灣,也就是今天名聞遐邇的「蒙特瑞水族舘」西側的港澳。
加盟「八國聯軍」侵華,攻陷北京的美軍第15軍團,返抵蒙特瑞後奉令擴建軍區營舍。他們施工的地方,「蒙特瑞軍區Presidio of Monterey」,就在華人漁村南側的山坡上,無形中堵住華人漁村往南方內陸發展的機會。在那同時,白人主持的魚罐頭工廠在與當地的日本人、義大利人、葡萄牙人漁民協商談判之後,決定在華人漁村旁的「新蒙特瑞」設立魚罐頭工廠,形成稍後的「罐頭工廠一條街Cannery Row」。現代化的設備和品管,使華人曝曬魚乾的魚產製造方法變得「不合時宜」,因此『空氣中的魚腥味』成為這批白人新移民排華的藉口,向政客申訴抱怨。向華人收取土地租金的「太平洋開發公司」,也已經等到鐵路通車,地價飛漲的時機,於是惡鄰、政客、地主聯手排擠「華人漁村」。
舊金山大地震之後,失去家園的華人難民紛紛前來「華人漁村」投靠親友。這使得一直想排擠「華人漁村」的暴徒難以接受。終於在1906年5月16日,一場「無名大火」徹底的焚燬「太平洋叢林市」的「華人漁村」,華人先民失去一切,再度流浪。諷刺的是:太平洋叢林市剛在1905年開始,舉辦「燈籠盛宴The Feast of Lanterns」,該項嘉年華活動是以華人的大紅燈籠為主要圖騰,進行高中生選美、博物館社區盛宴、和海灘施放煙火,已經連續舉辦100多屆。今年(2013)舉辦的日期安排在7月20日到7月28日,長達整個禮拜,詳情可洽商會Chamber of Commerce(831)372-4421。
在排華的聲浪中消失,華人先民在太平洋叢林市並未留下可供憑弔的軌跡遺址。座落在「洋景大道Ocean view Avenue」上那些面海的豪宅大院,都是「南太平洋鐵路公司」的子公司亦即華人的房東,「太平洋開發公司Pacific Improvement Company」在驅離華人之後,將土地出售給朱門腐肉臭的大亨們興建而來。從「洋景大道」循山坡往上,幾個路口到「中央大道」和「燈塔大道」,是「太平洋叢林市」的歷史城區,也就是當年華人漁民信仰中心廟宇「Joss House」的所在地和廟埕廣場。
由加拿大南下的帝王蝴蝶Monarch Butterfly以太平洋叢林市為避寒過冬的棲所。該市不僅到處種植吸引蝴蝶的花草如Ice Plant,還設立「蝴蝶保護區」,更於每年10月份,帝王蝴蝶開始抵達時,小鎮還舉辦「蝴蝶遊行Butterfly Parade」炒熱話題,同時小鎮更以「美國的蝴蝶城The Butterfly Town of USA」自詡。
走在「太平洋叢林市」古城區,讀著觀光小冊裡面介紹的「歷史的Historic」商家建築、「浪漫的Romantic」濱海旅舍、「迷人的Charming」古典餐廳,我突然看到小鎮的告示,依單行法(City Ordinance)規定:殘害或威脅到蝴蝶,將會被告發定罪為行為不當,處以$1000元罰鍰。原來在偽善的人權者眼中,華人先民的生命還不如一隻蝴蝶。
「太平洋叢林市」源起於1875年,衛理公會(Methodist)首次在這裡設立了暑期靈修營,出席參加活動的數百人,分別暫住在臨時搭建的帳篷中。從此,這裡空氣中迷漫的松香,和扣人心絃的海岸風光,便傳揚開來,更多各種的「靜修retreat」和「禪修meditate」性質的營隊都以這裡做為場地。1879年,總部設於紐約的衛理公會主日學師資培訓班,將「太平洋叢林」營區納入他們的全美國文教長設機構系統中。那年11月,在蒙特瑞養病的文學家史蒂文生(Robert Luis Stevenson),來到夏令營結束後空蕩的營地。他對當地美麗的風光感到甚為驚豔,在作品<The Old Pacific Grove Capitol>中,他讚嘆的寫道:『我從未到過如此夢幻的地方I have never been in any place so dreamlike.』。
1889年,這個19世紀末著名的靈修度假區正式建政,成立為「太平洋叢林市」。幅員大約10平方公里(其中陸地約7平方公里,水域3平方公里);依2011年人口普查,居民共約15295人。除了在1980s年代,電腦軟體程式設計先驅「Digital Research」,曾將公司的全球總部設在這裡,是小鎮少數近代工商業之外,基本上,「太平洋叢林市」還是停留在歷史的過去中,街頭餐館商家或是民宿旅舘,許多還是座落在19世紀留下來的維多利亞英倫風格舊建築中。史蒂文生稱這裡是個『如夢幻的地方』的地方,一百多年來,這兒的確吸引了許多文人墨客和畫家移入,使當地畫廊林立充滿藝文氣息。
【讀行天下】
☆ [Pacific Grove Historic Downtown] (831) 373-3304
由Hwy-1 south於Monterey Del Monte出口,轉Lighthouse 到Forest 即可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