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呀 你是我的小March
【洄瀾悠遊】 97708 石門洞的小March
位於花蓮縣豐濱鄉「石梯坪漁港」的北方、在「大奇山」和「貓公山」山麓,「石門」的地名係因此處海岸有一海蝕洞,它的形狀有如門口而得名。由於這裡的海岸在地質學上是屬於火山集塊岩,非常堅硬,在海水不斷的沖刷和拍打下,這裡形成了極為壯觀的海蝕平台、海蝕洞、海蝕溝等地理景觀。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在這裡設立了休息區,供過往旅客休息觀賞。
海蝕濱台
海蝕洞
石門
位於「芭崎」山腳下的豐濱鄉磯崎村「磯崎海灣」,早年「阿美族」人稱之為「加路蘭」。當時「阿美族」人利用這裡的天然海灘地勢曬鹽,而且每當狩獵捕魚完畢後,就順道來這裡把曬好的鹽巴帶回家,非常方便。這裡的海岸線南北長達三公里,是個凹進內陸的沙質海灘。冬季時季風較強,海浪上湧將海底火山岩的沙石帶上沙灘,使海灘呈現黑色;但是,夏季時海浪往外淘去黑色砂石,裸露出地表的黃泥沙質,使海岸呈現一片金黃色的沙灘,在東海岸沒有霾霧干擾的豔陽照射下,海灘顯得格外明媚動人。可惜該處海灣目前已經被財團把持佔據,建立了庸俗的觀光度假村,失去天然的原始風味,不推薦。
離開「磯崎」後,台-11線公路在44K處進入了「噶瑪蘭」族人的新故鄉「新社部落」、
在52K處是「阿美族」人的「豐濱部落」、在60K處的「貓公山」山麓,有個海灘稱為「石門」。這一路下來,沿途有許多造型設計新穎、色彩前衛鮮豔的民宿和景觀餐廳。除了古樸的原住民風味建築,它們融入(Blend-In)當地的自然環境與人文背景,可謂適材適所(The Right Things on the Right Place);其他的,所謂『小地中海風情』、『小夏威夷浪漫』,我不苟同。不但「畫虎不成」,模仿不出那氣勢,這種自甘墮落當「老二」的心態,不但做賤自己且汙衊台灣東海岸綺麗風光。除了唬唬自己台灣人,國際觀光客不會來花東海岸找「地中海」或「夏威夷」,他們要看的是原汁原味的「福爾摩沙」。
「九趴總統」馬英九的團隊充斥豬頭官僚,是造成台灣民怨高漲的主要原因,結果便是去年「1129選舉」民眾的選票投向「馬英九的另一邊」,不管對面是哪個政黨或組織。例如:「衛服部」,我們看到「大統混油案」、「頂新飼料油案」、「學生畢業旅行諾羅病毒中毒案」、「慈濟醫院財務流向疑案」,這些傷害台灣人健康、引起台灣社會動亂的事件,全都是「衛服部」該防患或善後的職責。可是,我們只看到被財團打趴的「衛服部」、對諾羅病毒沒有作為的「衛服部」、對「慈濟醫院」多年未稽查的「衛服部」。
在這畢業旅行的旺季、在促銷觀光旅行經濟的台灣,難道「衛服部」不該出來向百姓解釋什麼是「諾羅病毒」?如何防止這種集體中毒的疫情?政府目前對疫情擴散的掌控?
沒有!我們沒有聽到、看到、或感受到「衛服部」捍衛台灣人衛生福利的作為。
在馬英九的這窩豬頭中,「觀光局」算是比較人性化的單位,至少在「台-11線」公路上,我們可以感受到觀光局「東管處」在「休息區」的地點選擇和服務設施,都十分到位。
以「石門休息區」為例,如果您只是想看看海、吹吹海風,您真的沒有必要大老遠跑到地處天涯海角的「石門」,海島台灣,除了南投縣,幾乎每個縣市都有自己的海濱公園。
而「石門」真正的特色在於它的地質特色和地理景觀,可說是一處「地理課」戶外教學的場所。所以,「東管處」在停車場旁設置簡單涼亭,供偶而路過看海吹風層級的遊客;但是,對於有心深入了解地理的遊客,「東管處」則提供方便貼心的服務。除了在低窪的背風處設置了硬木地板的「露營格」,還鋪設了木板棧道直接通到海岸海蝕平台區,既方便遊客進出,又保護根植於砂土的海岸植物,是個合乎人性和科學的設計與措施。
聽海
從[停車場] 右轉 往觀海亭
從[停車場 ]左轉 往海蝕濱台
「石門」海岸一帶是「都巒山層」的海底火山岩塊,因為「造山運動」被拱擠出水面。這些岩塊的特色是色澤呈現黑色,而且異常堅硬不易崩塌。但是,在長期海水的沖刷和侵蝕之下,它們依舊會逐漸的改變了原本的面貌。
這些黑色的火山集塊岩,如果岩塊內部包裹著較脆弱的沉積岩,成份逐漸被海水淘空,只留下堅硬的外殼火山集塊,就被稱為「海蝕洞」。通常這種洞口的四面都會有洞口,是個開放的空間,這就是這個海灘被稱為「石門」的來由,因為門口是用石頭框成的。我探險尋奇的那個「海蝕洞」,寬約18公尺、高約5公尺,洞內的岩壁都是火山集塊岩,而且洞頂、洞壁、洞底,到處可看到海洋生物的遺骸化石。除了三個方向有石門的洞口之外,洞頂約在屋簷的位置還有一個天然「天窗」,通風非常良好,所以洞內十分涼爽。而最有趣的是:其中的一個石門洞口,它的形狀居然和台灣銷路甚廣的小汽車「March」,外型非常神似,特別是在掌握好洞外陽光的投影方向,在洞內選擇適當觀測點,它儼然就是一部虛擬如真(Virtual Reality)的「March」小汽車。歲數加起來總共高達300多「公歲」的夥伴們,竟然童心未泯裝可愛,紛紛「擠上車」合影留念。
您看到甚麼 ?
是不是更明顯 ?
各位乘客 請繫好安全帶
而在屋頂上那個「天窗」,如果您掌握好角度,它會呈現「心型」。如果您夠浪漫,可以想像它是顆海枯石爛的「真心」;如果您碰上我這批加州矽谷回來沒情調的工程師們,他們一致認為那是個「Talk is Cheap」的「空心」。情到深處時,是真?是空?存乎一心。
有人告訴我,透過陽光照進洞裡的角度,長住於此地附近的原住民朋友們,幾乎都可以依照陰影說出非常標準的時間,就如同日晷儀一般。真的嗎?
是海枯石爛的[真心]? 還是花言巧語的[空心]?
除了「海蝕洞」,海水在堅硬的安山岩質角礫岩上,也發揮了大自然神奇雕刻師的角色。潮起潮落,帶走角礫岩中的砂質,留下佈滿一個個「小發糕(或muffin)」般的火山岩集塊,這就是「海蝕平台」,也是大海的秀場舞台。在這舞台上,您可以看到遺世獨立的孤傲傢伙,它無視驚濤駭浪的衝擊,屹立不移,它就是「海蝕柱」,周遭被海水淨空遺留下來的堅硬火山岩柱;還有那陰險的伏地虎,看似不吭氣潛伏,卻在出人意表時來一聲怒吼,還口沫橫飛,它就是「海蝕溝」。堅硬的「海蝕平台」邊,海水切割出一道深邃的溝道,浪濤將海水擠壓進溝道後,突然在縫口以及大的水柱往上噴出,發出怒吼。
海蝕平台
[海蝕平台]暗藏[海蝕溝]
散落一地的Muffins
海蝕溝
Chocolate Chip Muffins
左邊的[海石柱] 與 右邊的[海蝕溝]
明顯的[海蝕溝]
[海蝕柱]
在一片火山集塊岩中 難得看到柱狀節理的武夷安山岩 (澎湖最著名的地標)
武夷安山岩明顯的節理
在海浪不斷衝擊下,海岸逐漸被侵蝕而形成與高潮線等高之平台,稱為「海蝕平台」,而平台盡頭之陡崖就稱為「海崖」。在海水持續的沖刷侵蝕下,「海崖」的基部會發育出海蝕凹壁,形同手掌的虎口,這種地形就叫「海蝕崖」它有可能發展成「海蝕洞」,也有可能凹壁上方懸空之岩層崩落而使得「海崖」後退。於是,海水與岩石之間的互動又重頭開始新的輪迴,最後「海蝕平台」便會不斷的往內陸延伸。特別是,花東海岸本來就因為「造山運動」逐年升高,這種「化滄海為桑田」海蝕平台裸露的效應就更明顯。
已經發展成[海蝕洞]的[海蝕崖]
[海蝕崖]景觀
「石門」的「海蝕平台」也是著名的磯釣場,我到訪那天見到好幾處有釣友面海垂釣。由於「石門」受汙染較少,礁石上長有許多五顏六色的海菜,許多當地人前來採拾海菜;同時,這裡各類海藻蔓生,也是魚蝦覓食之處,成為觀察海岸生物的天然教室。
在這海天一色的「石門」,我看到豐富的海洋生活場景。
★【讀行天下】
☆ [石門洞] 位於台-11線公路南下約60K處,標示明顯易見。
若搭乘「花蓮客運」過來,約90分鐘可抵達,在「石門站」下車即可到「休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