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俗諺說 [好吃莫過餃子] 可見北京人對餃子的喜愛
【老饞在台北】11501F 南港餡老滿
我不是一個「老外」,三餐老是在外面解決的「外食族」,卻是個標準”無麵不歡”南人北胃的客家人。有人說,「初一餃子,初二麵」是老北京過年的老規矩;對我來說「午餐餃子,晚餐麵」也沒啥子大不了的事兒,不就是過小老百姓的小日子唄。
餃子在中國北方是極普通的食品,用滾水煮熟的叫「水餃」、上蒸籠的叫「蒸餃」、用平底鍋油煎的叫「鍋貼」。北京胡同裡的朋友告訴我,滿族人稱水煮的餃子為「煮餑餑」,它既是主食,又是下酒菜。這引起我對老北京麵食極大的興趣,在北京大學潘兆明教授引領下,我攀上金山嶺長城、鑽進胡同裡的恭王府、前往菜市口去尋覓老北京的味道。
談到北京的餃子,每個老北京都會提起「鴻興樓」餃子館,據說它當年不僅是北京南城最大的飯莊,也有最好吃的餃子。當年開在菜市口的「鴻興樓」以經營餃子為主,由於餃子花色多、手工做得好、售價平民化,在菜市口大有名氣。一般包餃子的菜餡大多是隨著市場蔬菜的季節而定,有時用大白菜、有時用韭菜、有些加入茴香、有些加入大蔥;餃子麵皮大約用一兩麵粉擀出四、五片麵皮。然而,「鴻興樓」最為人們稱道的是它們的內餡花色極多,有肉餡的、有魚蝦的、有素餡的、有甜的、有鹹的、還有彩色什錦的。更令驚艷的是:「鴻興樓」的師傅們,一兩麵粉居然可以捏出20多個皮薄餡滿的餃子。
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使得百年老店被迫歇業。上個世紀的60年代,「鴻興樓」曾經在宣武區北緯路,建起了一座5層大樓,恢復老字號重新經營。那時天橋一帶都是矮平房,就這麼一棟高樓,可氣派了。
一樓是專門的餃子館,裝潢很簡單,四、五百平方米的空間裡,擺放了30多張大圓桌,圓桌旁擺著一圈功夫凳。一到用餐時段,大廳裏全是人頭鑽動,沒地方坐著吃的顧客,便買了一大鍋餃子回家吃。二樓是包間,經營熱炒,同時也賣餃子,卻不如一樓紅火。三樓、四樓可就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進得去的高級宴會廳。特別是在四樓,設有專門的宴會廚房。宴會廳的裝潢可講究了,鋪著大紅地毯,天花板亮著大吊燈,全包木質墻面上掛著名人的字畫。這個宴會廳主要用於接待外賓,很多駐北京的外國大使,都曾經是「鴻興樓」的嘉賓,據說連前美國總統「老布希(George Bush)」都曾光顧過這家餐廳。
1989年,我第一次到北京,也曾經去那兒朝聖。我持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旅行證」,使用我的「外匯券」消費(當時沒有「台胞證」這種證照、非中國籍者不得使用人民幣)。
但是,該大樓在1993年時,被一位台灣商人收購做為其他商用,使得曾經在南城最牛、紅極一時的「鴻興樓」,在我後來的北京旅行中,已無跡可尋。站在菜市口的街道旁,天橋依舊熙熙攘攘,北緯路1號的大樓改為「中國人壽保險公司」。我想不會有人知道這座大樓曾經紅火,更不會知道這兒曾經是南城最大的飯莊,有著南城最好吃的餃子。
面對「新中國」的新市容,我突然有想要去喝碗「豆汁兒」、啐咬「焦圈」的衝動,因為我害怕老北京的滋味會在新市容中消失。
餃子是否好吃,除了擀麵皮之外最重要的是調餡料,所以老北京也管餃子叫「餡兒活」。喜歡吃餃子的我,也喜歡觀看師傅攪和餡兒時的情形。只見師傅一手把著鍋沿、另一隻手順著同一方向努力專注的攪拌餡料,我也會跟著師傅一起盯著變得越來越稠的餡料。曾經有位老師傅告訴過我,調好餡兒後要將它靜放十幾分鐘,因為如果餡兒打得不好,湯汁沒有完全吃進餡兒裏,那麼放上一會兒之後,湯汁就會往上返出表面;但是,如果餡料沒有動靜,那就表示打餡兒成功,湯汁已經進入餡料,水餃或小籠包就會爽口多汁。
在北京,餃子館普及的原因有其歷史典故。不僅中原漢民族喜歡吃餃子,從東北入關的滿族人也吃餃子。特別是老佛爺,「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庄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簡稱「慈禧太后」),甚至曾經降懿旨,將除夕夜包素餡餑餑,當深宮內不可省略的禮儀,堪稱是餃子的忠實粉絲和代言人。
在野史中,我曾經讀到有關滿清末年宮廷過年夜的狀況:
“除夕之夜十二點的鐘點將過,太后命眾人齊至殿上,排好長案後,由御膳房將事先预備好的各種素菜端上桌,眾人一齊下手來做素餡餑餑。於是切的切,剁的剁,大殿之上霎時叮兒亂響。切剁好後,都交到太后面前,由皇后、妃子、大格格等人拌餡兒,口味鹹淡由太后决定。天到亮時,餑餑已包齊。太后命眾人退回更衣,重新梳頭打扮。不大功夫,眾人回到殿上。太后坐在案端,皇后等人站在案旁。太后命宫女把煮好的煮餑餑端上来,太后說:此刻是新年、新月、新日、新時開始,我们不能忘記去歲的今日今時,今天我們能吃一碗太平飯,這就是神佛的保佑,列祖列先的庇護。說完,命大家用膳。大家向太后叩頭谢恩。吃罷煮餑餑,天才大亮。”
雖然慈禧太后吃餃子時,確實是虔誠的謝天、謝地、謝祖宗,只是葉赫那拉氏老太太可能到死都沒有想到,愛新覺羅「大清帝國」的「北洋艦隊」戰艦,竟然會在清日「甲午戰爭」中,成為東夷日本的「煮餑餑」,搞得最後必須簽訂<馬關條約>來了結,使台灣人被迫「皇民化」。而且,「大清帝國」也在她的手中,成為皮破餡漏的煮餑餑,兩百多年的「大餑餑」就這樣玩完了。
2012年,台灣資深的電機業者「東元集團」,把北京的餃子名店「餡老滿」引進台灣。開店前1年,「東元」還特地派5名廚師到北京學藝,然後在台北、台中分別開店。為了引進「餡老滿」,「東元集團」斥資3,000萬元成立了「京老滿餐飲公司」,與北京的「餡老滿」董事長孫晶合作,在台灣發展中式餐飲連鎖店,是近期繼「俏江南」之後,最新「登台」的大陸名牌餐飲。由於過去大陸來的「小肥羊」、「譚魚頭」等餐飲名店,到台灣後都鎩羽而歸,「餡老滿」在台灣的布局和發展,受到台灣人的高度矚目。
北京[餡老滿]
北京「餡老滿」有個顯赫的背景,創辦人楊大煒是慈禧太后御廚的後代,當年他的祖先以餃子贏得老佛爺歡心,獲賜名「老滿餃子」,具有「餡滿」、「滿意」之意。「餡老滿」目前在北京有6家分店,年營業額達人民幣一億元。除供應正統宮廷菜,另一特色料理就是現點現做的手工餃子,共有186種口味,初期先引進11種口味到台灣市場。
台灣的「東元集團」,過去幾年積極從電機產業跨足餐飲市場,目前已開出「摩斯漢堡」、「樂雅樂」、頂級日式料理「高玉」、「小高玉」、頂級鐵板料理「高樂」以及「Miss Croissant」輕食專賣店等6個餐飲品牌,在台海兩岸總店數逾300家。「餡老滿」是「東元」旗下的第7個餐飲品牌。
好友JC是位手腳靈巧的山東大妞,她在家是位烹飪大師、在外則是位國標舞名師。邀約她到餐館吃餃子,如果不是像「餡老滿」這種檔次的餐廳,簡直是在羞辱這位山東大妞的廚藝。走進位於「南港展覽館」對面的「餡老滿」旗艦店,迎面擺放的是一張皇家霸氣的臥榻,用餐區家具使用中國風的木桌椅,天花板懸掛著俗氣的紅燈籠。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是在用餐區底部,以玻璃窗隔間的開放式廚房,顧客可以完全看見師傅在廚房忙碌的狀況。南港的「餡老滿」每天供應13種餡料口味的餃子,其中11種口味是由北京引進來,台灣店自己推出「絲瓜蝦仁」和「豬肉雪菜」兩種蒸餃。
台北捷運#5板南線 [南港展覽館]站
世正經貿大樓
[餡老滿]位於二樓
涼菜部分,除了我喜愛的[醋溜土豆絲],我還點了曾經在北京嘗過的「老北京豆醬」,我很好奇的想知道這道典型的京味小吃,到台灣之後是否會少了「京味」多了「台味」?結果是原汁原味,令我非常滿意。
醋溜土豆絲
老北京豆醬
主食餃子,為了嘗試到不同的新鮮口味,我們刻意在菜單上海選一番,單是餃子我們就點了招牌的「老滿餃子」、「松花皮蛋豬肉」、和「豬肉三鮮」,忍痛放棄「西紅柿雞蛋」、「豬肉茴香」、「豬肉酸白菜」、「牛尖椒」、「羊尖椒」、「牛香蔥」、和「羊香蔥」這些在台灣較不常見的口味。其中「老滿餃子」果然名不虛傳,餃子個個飽滿渾圓,以老母雞湯攪拌韭菜、雞蛋、後腿肉和蝦仁做成內餡,吃來皮薄餡香,即使是吃到餃子的收口處,也不會有吃到厚厚麵皮的口感,反而有類似吃湯包燙口多汁的美味。
飽滿渾圓的招牌[老滿餃子]
清爽可口的[松花皮蛋豬肉餃]
[豬肉三鮮餃]
我和JC原本都不喜歡吃很麻煩、需要剝殼的螃蟹,所以當我點「賽螃蟹」這道菜時,JC驚訝的看我一眼。其實它是以雞蛋、魚肉、老母雞湯等做出仿螃蟹味道。等上菜後蓋子掀開,香氣直撲鼻尖,真有幾分螃蟹味,吃起來卻是貨真價實的蛋香,JC滿意的笑了。
充滿蛋香的[賽螃蟹]
點選「老滿火鍋」,老實說我是被它的美色所誘惑,不但火鍋的菜色「看起來很好吃」,架設火鍋的景泰藍爐子更是美麗奪目,結果我們沒有失望,真的是色、香、味俱全。甜點我們點了「京味核桃酪」和「京饌驢打滾」,也都很滿意。
[京饌驢打滾]
[老北京蔥油餅]
今天的菜餚中,唯一有踩到地雷的感覺的是「爛蒜肥腸湯」,但是我們不但不以為忤,反而嘻嘻哈哈的很開心,因為當初我們在討論菜單時,便異口同聲要點這道羹湯,只為了我們想要知道「到底這道爛蒜湯」有多爛?結果大蒜真的很爛,味道還不賴,只是太油膩。
[爛蒜腓腸湯]
台北「餡老滿」南港旗艦店提供的不僅是原汁原味的北京餃子做法與口味,一個個餃子都圓鼓鼓的「餡滿」,滋味令趴趴虎非常「滿意」;他連計價方式都跟北京相同,以「兩」為計價單位。以「老滿餃子」為例,1兩5顆、新台幣NT$55元(通常我在大陸餃子館點餃子時,須點「2兩」,共10顆),雖然算下來平均1顆要價11元,乍看似乎比台北市面上的水餃每粒$5-$8元貴許多。其實,大陸的水餃每顆重32克,5顆餃子的總重量絕對超過1兩,這是因為在北京買餃子並不計餡料重量,只算餃子皮的重量,而且北京使用的「1斤」為「10兩」,等於500公克,和台灣我們熟悉的「半斤八兩」截然不同。
台灣使用的「台斤」是古代秦始皇定下來的老規矩,採用現代電腦的「16位元進位制」,「1台斤」共有「16台兩」、折合「600公克」;大陸的「1市斤」共有「10市兩」、才折合500公克。
★【讀行天下】
[餡老滿] (02) 2789-3423 營業時間:11:30 am - 14:00 pm
@ 台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66號2樓之2 (「南展館」對面HP「世正經貿大樓」)
搭乘台北捷運#5號 [板南線] 到「南港展覽館」 1號出口向右,步行可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