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谷的硼砂工廠廢墟
【沙漠風暴】189 死谷的硼砂風雲
硼砂的主要構造成分是硼酸鈉(Sodium Borate),在公告禁止使用前,它在食品加工上被廣泛的運用,用來增進食品的外觀和口感。它能增加食品的韌性、彈性、保水性以及保存性。例如:防止蝦子變黑,使蝦有好的賣相、增進魚丸、年糕、油條、鹼粽、油麵…等等的Q彈口感。其他在清潔劑、化妝品、醫藥製品、和玻璃製品,硼砂都是重要的原料,甚至在製造火藥、核子反應爐,也需要硼砂這種原料。
美國在1864年,開始商業性大規模開採硼砂,主要礦場在北加州舊金山北方約150多哩路程的「澄清湖Clear Lake」,然後逐漸往東部「雪嶺」發展,直到內華達州的西部。
特別是在「南北戰爭Civil War」結束後,許多從戰場上復員返鄉的退役軍人,成為失業人口,他們更積極的探勘尋找礦脈,希望能夠一夕致富。1874年,位於「死谷Death Valley」西北方的「薩琳谷Saline Valley」發現豐富的硼砂蘊藏量,引爆了到「死谷」探礦的熱潮。人們除了全力尋找黃金、白銀、青銅、黑鉛的礦脈,商業虛求日益增加的硼砂,也成為熱門的礦產探勘目標,被稱為「白金White Gold」。
威廉‧柯蒙(William T Coleman 1824-1893)是舊金山的富商之一。出生於肯塔基州,八歲喪母、次年喪父,由阿姨撫養長大。在密蘇里州的「聖路易大學」畢業之後,曾經在威斯康新州的林場工作。1849年,柯蒙加入「淘金客」的浪潮,來到加州,定居於沙加緬度(Sacramento, CA),從事淘金工具的鑄造製作致富。稍後遷居到舊金山,創辦了五金雜貨公司,並於1856年投入運輸業,開辦往返於舊金山和紐約之間的客貨汽輪業務,成為舊金山活躍於政商界的紅頂商人。
1877年,美國發生鐵路大罷工及排華暴動。暴民企圖縱火焚燬輪船公司的碼頭,特別是「太平洋郵輪公司Pacific Mail Steamship Company」,被認為是最大輸入華工的客貨輪公司,更成為暴民攻擊的對象。柯蒙聯合了其他商船公司,組成了自力救濟的「公安委員會Committee of Public Safety,以木棍當武器,來「協助」縱容暴力份子滋事的「舊金山市警局」”維持治安”。1883年,在政客的玩弄下,加州議會通過《排華法案》,暴力攻擊華人的罪行成為「造反有理」,伸張正義的「公安委員會」反而被勒令解散。柯蒙放棄在舊金山的事業和在聖馬刁(San Mateo)的豪宅,轉往南加州的沙漠發展。
1881年,居住在「死谷」附近「Ash Meadow」的溫特夫婦(Aaron and Rose Winters),從他們的訪客史丕樂(Harry Spiller)口中聽到有關「死谷」附近發現硼砂礦的消息,並學會了簡單的測試方法。夫婦倆頓時想起,在他們過去尋找黃金白銀礦脈的挖掘中,似乎看過這種白色的結晶物質。於是他們在「死谷」的「烘爐溪」河床紮下營寨,準備卯足勁兒去尋找史丕樂所講述的白色結晶礦物質。有一天,溫特將挖掘出來疑似硼砂礦石的結晶體,依照史丕樂教他的化學實驗處理後,試著去點燃它。藍色火燄竟然真的如史丕樂所描述的情況,嬝嬝燃起。那一瞬間,溫特夫婦瞠目結舌,興奮得無法言語。他一方面將樣品礦石寄給舊金山的富商柯蒙去做鑑定,一方面悄悄的向「國有財產局」申請「烘爐溪」的水資源使用權,因為他知道缺乏足夠水源,硼砂礦無法開採和提煉。
柯蒙的代表很快就來到「死谷」拜訪溫特夫婦。溫特堅持要先看到$20,00美元權利金支票存進自己的戶頭,才帶柯蒙的代表去看礦場。當這名代表發現礦場是位於鳥不生蛋的荒漠中,內心已經不太舒暢;等到他發現礦場附近的水源已經被溫特奪走,更是不爽。可是老板柯蒙還是決心轉進到「死谷」來發展,這名代表只好再開出一張$2,500美元的支票給溫特,來取得使用水源的權利。於是柯蒙創辦了「綠地岩鹽與硼砂礦業公司Greenland Salt and Borax Mining Company」來進行開掘這個新礦場。
1882年,位於「烘爐溪」源頭的土胚屋的廠房竣工啟用,開始開採曠石、提煉硼砂,稱為「和諧硼砂廠Harmony Borax Works」。同時,柯蒙在工廠附近,那個花$2,500元買到用水權的「烘爐溪」水源地,興建了員工宿舍、行政中心、與後勤支援中心。由於它就位在「烘爐溪」畔,因此被稱為「烘爐莊園Furnace Creek Ranch」,也就是今天「死谷國家公園」內的「烘爐溪度假村」,當地海拔高度:負190呎。
在硼砂的採礦場 華工不缺席
遠眺硼砂提煉廠
硼砂提煉廠廢墟
提煉硼砂的鍋爐
當年硼砂場的盛況
1883年,「和諧」開始營運,以2匹馬、18頭騾子組成的「20騾馬隊Twenty Mule Team」,將「死谷」工廠生產出來的硼砂,運送到「莫哈維沙漠Mojave Desert」邊的火車站,轉運到各地的化學工廠製造成商品。
硼砂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被暱稱為[白色的金子White Gold]
大約兩倍人高的運輸硼砂斗車
後期由火車代替騾馬運送硼砂
為了穿越沙漠 每組騾馬車掛著兩斗車硼砂 和 一大車水箱
從1883到1889年,是「和諧」的全盛時期,幾乎壟斷美國的硼砂市場。但是由於在「死谷」的硼砂礦場漸趨枯竭、轉投資失敗、錯失鐵路運輸的發展,使得柯蒙發生財務危機,必須依賴逐漸釋出「和諧」的房地產來換取現金,支撐「和諧」的持續營運。
1890年,原本「和諧」的員工史密斯(Francis Marion Smith 1846-1931)買斷「和諧」,將它改組為嶄新的「太平洋岸硼砂公司Pacific Coast Borax Company, PCBC」。從此,開啟了「太平洋」的「硼砂帝國」時代、塑造了「硼砂大王The Borax King」史密斯。
出生於威斯康辛州的史密斯,大學畢業後來到內華達州,當一個伐木工人。由於該木材公司的業務主要,是提供木材給附近硼砂工廠在提煉硼砂時所需的燃料,這使得史密斯接觸到硼砂礦的辨識方法和提煉技術。於是轉到「和諧」任職,在哥哥的協助下,開始小規模提煉硼砂、並積極探勘硼砂礦脈。最後擁有豐富硼砂蘊藏量的礦場,買下「和諧」。
他的「PCBC」公司,在奧克蘭(Oakland, CA)建立世界上最大的硼砂化工廠,紅磚建築的廠房和倉庫座落在阿拉米達(Alameda, CA)海軍基地旁;他推出「20騾馬隊」品牌的清潔劑、和「Borax」洗手肥皂,在美國都是家喻戶曉的日用品。除了在「死谷」建立豪華的度假村「Furnace Creek Inn」,還在「死谷」盆地外的較涼爽地區「Death Valley Junction, CA」建立了「太平洋岸硼砂公司」的營運總部,「U」字型的園區建築,包括行政中心、員工宿舍、23個房間的招待所、健身房、檯球室,還有大會堂「Corkhill Hall」。這就是今天我們看到在藝文界頗負盛名的「Amargosa Opera House」。史密斯晚年住舊金山日落區。1931年過世,安葬在奧克蘭的百萬富翁名人塚「山景墓園」。
★【讀行天下】
☆ [Harmony Borax Works] (760) 786-2387
@ Borax Mill Road , 位於CA-190公路旁,Death Valley, CA 92328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