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谷]有一座由啤酒瓶建造的房子....因為在沙漠礦區找啤酒瓶, 比找木頭建材容易.
【沙漠風暴】 200 黃金廢墟 Rhyolite
受到1848年加州「大淘金Gold Rush」的影響,人們持續的在美國西部山區尋找礦脈。1900s年代初,內華達州(Nevada)西部邊陲小鎮「碧堤Beatty」附近的山區果然發現了黃金礦脈,使得新興的礦場村落「里奧萊特Rhyolite」迅速的蓬勃發展。雖然今天的「里奧萊特」只剩下幾幢廢墟建築,是個淘金鬼鎮(Ghost Town),但是它的傳奇故事卻繼續被傳誦,而且荒野中廢墟建築散發的淒涼美,吸引著許多攝影家前來捕捉鏡頭。
內華達州西部的「NV-374」公路,是聯繫「死谷國家公園Death Valley National Park」,和沙漠小鎮「碧堤」的主要幹道。它翻越「死谷」盆地東側的「阿瑪溝薩Amargosa」山脊山脈,路況非常陡峭,標高4316呎的「日光隘口Daylight Pass」,是這條全長約26哩沙漠公路的最高海拔點,既是「阿馬溝薩」的東西分水嶺,也是加州和內華達州的天然州界。從這裡往東到「碧堤」,是一片荒涼的高山沙漠,稱「牛蛙坡Bullfrog Hills」。
1865年,美國內戰「南北戰爭」結束,復員的戰士因為全國性經濟不景氣,難以找到適當的工作,許多退伍軍人便到加州邊境的山區,希望能幸運找到礦脈做起無本生意。1904年8月9日,名叫柯羅士(Cross)和哈里士(Harris)的兩名退伍老兵,居然真的在「牛蛙坡」幸運的找到蘊藏黃金的礦脈。消息傳出後,許多老兵爭相湧進這個既荒涼又遙遠的高山沙漠,成為加州「大淘金」之後,另一波的淘金熱、新的一批淘金客。
位於賭城拉斯維加斯(Las Vegas)西北方約120哩的「牛蛙坡」,原本只是個人煙絕跡的邊陲荒漠,自從發現黃金礦脈之後,淘金客和財團相繼湧入尋找財富,造成1905年開始的另一波「大淘金」浪潮,其中「蒙哥馬利秀鄉礦業Montgomery Shoshone Mine」是最大的礦主,當局也成立「牛蛙坡礦物局Bullfrog Mining District」來管理這個新礦場。
1906年,鋼鐵大王史瓦布(Charles Michael Schwab 1862 - 1939)買下了「蒙哥馬利秀鄉」公司旗下的採礦權,他注入龐大的資金、進行積極的開發,使得「里奧萊特」礦區山城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德國裔移民之子,史瓦布出生於賓州威廉斯堡(Williamsburg, PA),高中畢業後就進入鋼鐵業龍頭「卡耐基Carnegie Co.」旗下的「湯普森製鋼廠Edgar Thompson Steel Works」,擔任堆貨機駕駛員,很快的就展現了他的管理才華被提升成為領班。稍後,在他的穿針引線之下,說服了「卡耐基鋼鐵」與銀行界大亨「摩根銀行J.P. Morgan」合作投資,於1901年組成了「美國鋼鐵公司the US Steel Corp.」,當年才39歲的史瓦布,擔任這家全世界最大的鋼鐵公司的董事長。1904年,史瓦布離職創業,組成「伯利恆造船及製鋼公司Bethlehem Inc.」。靈活的生意頭腦和良好的政商關係,使「伯利恆」大發戰爭財,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聯軍的最大軍火供應商。現代大廈建築使用的「H」型鋼樑,就是他不朽的發明之一。2011年,史瓦布列名「美國鋼鐵業名人堂」。
史瓦布於1906年買下「蒙哥馬利」之後,立即大手筆的進行鋪設從「拉斯維加斯」到礦區「里奧萊特」的鐵路、並建造了一座豪華氣派的「里奧萊特」火車站。一百多年後,雖然鐵路已經不再營運,但是這座火車站依然屹立在荒漠廢墟中,做為歷史的見證者。曾經被改裝為旅館和賭館,在適當修復下,這座車站現在成為廢墟中完整的地標建築。
鐵路通車促進安全、舒適、方便的交通,各行業伴隨著淘金客進入黃金山城「里奧萊特」,其中最著名的是「庫克銀行Cook Bank」,據說它也是當地耗資最大、裝潢最華麗的建築;
雖然現在它已經是斷垣頹壁,但是卻仍然吸引遊客和攝影師的矚目,頻頻入鏡。
最高峰時期,這個礦城村落曾經聚居著超過5,000人以上,相關的民生設施也都完善,從廢墟建築中,我們可以看到雜貨店「Mercantile Store」、沒有屋頂的校舍教室「Rhyolite Schoolhouse」、商店建築「Porter Brothers Store」、辦公大樓「Overbury Building」、劇院、以及火車柴油引擎的加油站「Union Pacific caboose」。
最有趣的是一幢「酒瓶屋」,就位在雜貨店的後方。據說它是在「里奧萊特」的「大淘金」年代,由一位淘金客凱立(Tom Kelly)所建造的,總共使用了51,000個啤酒瓶來當屋子的牆壁,並且用土坯來黏合。甚至,連通往屋子的步道,都是用倒置的酒瓶來鋪成。據說有人問凱利:「你為什麼要用酒瓶來蓋房子?」他聳聳肩輕鬆的說:『在這礦場中,找啤酒瓶比去找能用來蓋房子的仙人掌樹幹更容易啊!』凱立花了一年半的時間,用酒瓶蓋出一幢三個房間的住家,總共才花了$2,500元去購買接縫處不可或缺的木材。其中,只有少數是藥瓶,絕大部分的啤酒瓶是當地酒館”共襄盛舉”捐贈的「Busch」啤酒瓶。1925年的某一天,「派拉蒙Paramount」電影公司發現這個「酒瓶屋」,出資將它維修並保留下來。2005年,官方出資加以徹底修護,成為一處有趣的觀光景點。
從這些老建築物,我們可以想像它當年做為黃金山城的繁榮景象;但是隨著礦源枯竭,這個完全倚賴礦業興起的村落也迅速沒落,大約在1920s年代,「里奧萊特」就成為人去樓空的鬼鎮,建築物經不起歲月的摧殘,也逐漸剝落頹塌成為廢墟。
1984年,比利時的裝置藝術家史祝考斯基(Albert Szukalski)來到這地區,創作了一些戶外裝置藝術作品,其中<最後的晚餐>是最大的一件,靈感來自達文西的同名油畫,但是史祝考斯基將它「妖魔化」,將耶穌和12個門徒,以鬼魂的石膏像來表達。
整個「里奧萊特」目前是在「國有財產局Bureau of Land Management, BLM」的託管下,嚴格來說,它是「死谷國家公園」範圍內的一個景點區,所以不需要另外付費參觀。
從「NV-374」上即可看到顯著的標示,順著岔路約五分鐘即可進入村子。但是,廢墟內目前沒有任何店家,所以遊客須準備充足的飲用水、食物、和汽車燃油。探訪廢墟礦城是告別「死谷國家公園」一處有趣的懷古之旅。
★【讀行天下】
☆ [Rhyolite Ghost Town] (760) 786-2392
Off NV-374 from Scotty’s Castle Road at Death Valley National Park, Califor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