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當頭熱翻天, 烏來瀑布掛眼前, 溪流直下百餘呎, 涼沁雨珠直撲面. (趴趴虎 <獻瀑>)
【北橫紀行】 33603 小烏來瀑布
桃園市復興區「小烏來風景區」內的自然景觀以瀑布群著稱,而其中又以「小烏來瀑布」最受遊客矚目。水量充沛的「宇文溪」河流,以雷霆萬鈞的態勢,從大約50公尺高的懸崖壺口奔騰而下,激起濤聲雷動、水珠四濺,使得狹窄的溪谷中水幕撫面、戰鼓隆隆,甚為壯觀。而從瀑布頂端到瀑布底部的步道,更是異常陡峻,被稱為「好漢坡」。一趟峽谷觀瀑的看山讀水健行,絕對是個美麗又難忘的記憶。
這就是[克難坡步道]
[克難坡步道]
小烏來瀑布
「復興區」是「臺灣六都」之一「桃園市」的一個市轄區,面積大約佔桃園市總面積的三分之一,是「桃園市」幅員最廣的行政區;但是人口卻只有約10,913人(2014年),是全市人口最少的區,居民多為原住民族「泰雅族」的「泰雅亞族」(以方言區分)內的「賽考列克系統大嵙崁群」(以祖先發源傳說區分)。他們是在17世紀時(明末清初)由南投仁愛鄉翻山越嶺,遷移到此。
[角板]是泰雅族人的原鄉
清國統領台灣時,巡撫劉銘傳在「大嵙崁」(今「大溪」)設置「撫墾局」,目的在奪取今天「復興區」泰雅人的山林地,開採煤礦和樟腦。1886年,劉銘傳率兵入侵這地區,看到「大嵙崁溪」(今「大漢溪」)兩岸的河階地形如三角板,因此將此地命名「角板」。
日本統治台灣時,沿用了「角板」的地名,行政上隸屬於「新竹州大溪郡」。實質上是由日商「三井株式會社」負責經營管理,推廣種茶,設立製茶廠(今「大溪製茶廠」),製作「日東紅茶」,專供銷售美國。其他重要農特產還有香菇和桂竹筍。由於農業經濟發達,日本人還鋪設了輕軌台車做為運輸工具,從「角板」經「大嵙崁」到「三峽」。直到1945年,中華民國在台灣之後,才將鐵軌拔除,路基鋪上柏油成為公路,也就是今天的「台-7」線,「北部橫貫公路」。
角板山盛產樟腦
日本殖民政府設立[專賣局] 收購百姓製作的樟腦
[角板]至今仍然盛產香菇
當時的主要運輸工具[台車]
1950年時,蔣介石被共產黨踢出中國大陸,亡命台灣,他霸佔了「角板」的「太子樓」(日本明治天皇為皇太子養病而修建的招待所)來做為老蔣自己的「蔣宮行館」。同時將「角板」從新竹縣劃出來,改隸桃園縣,仍稱「角板鄉」。
1954年10月31日改名為復興鄉。蔣介石的走狗們宣稱改名的理由,據當時報紙所載,是『山胞為慶祝總統華誕及象徵國家復興』,而由「鄉公所」決議呈請桃園縣政府核准;同時,走狗們亦將「角板國民學校」改稱「介壽國民學校」,並選在蔣介石生日生效。結果「民族救星」並沒有因此而”萬壽無疆”,在1974年去世;「復興鄉」也一直沒有”復興”,仍是桃園縣轄下地廣人稀的一個窮鄉。
日本明治天皇為兒子在[角板]蓋的[太子樓] 卻被蔣介石做為[蔣宮行館]
2014年12月25日,「桃園縣」改制為直轄市「桃園市」,以便「長官們」的官階可以更高,順便多拿薪水和退休金,「復興鄉」當然也雞犬升天跟著成為直轄市的「復興區」。紊亂無章的台灣國土政策,小小一個2,000多萬人的小島(是許多國家一個都會區Metro的人口數),卻擁有6個中央政府職級的直轄市。台灣人除了要豢養一大堆高薪的高官,他們做的仍是基層的行政工作,台灣人還得莫名其妙去養一大堆,當年「鄉民代表會」廢止後,殘留下來的「代表會大廈」蚊子館,或是不同名目的閒差冗員。
幸好,依照《地方制度法》,「復興區」是個直轄市的原住民區,是個具有公法人地位的地方自治團體,與桃園市其他市轄區的「區長官派」,性質並不相同,享有相當於鄉鎮市的地方自治權。所以,「復興區公所」為其自治事務的行政機關,而非桃園市政府的派出機關。「復興區」仍然設置「復興區民代表會」,來做為其自治事務的立法機關。
近年來隨著原住民自我認同意識抬頭,「復興」名稱實在政治八股、隱含中國中心主義或大漢族主義,這個狗腿名字與原鄉地名毫無關連,因此有了恢復為原名「比亞外」或「比亞山」的呼聲。第一份以泰雅語發音、漢字轉注拼寫的古地名地圖,「桃園市復興區古地名地圖」,已經由「桃園市政府原住民族行政局」在2015年8月1日發行,清楚標註「復興區」內的各部落位置。
2015年8月1日 發行 泰雅族語古地名地圖
「小烏來風景區」位於「台-7線」北橫公路上約22K處,亦即「霞雲坪」到「復興橋」之間的東側山區。許多旅遊書刊都介紹「小烏來」名稱來由,是因為「小烏來」景區內有一個,相對於「新北市烏來區」內,縮小版的瀑布。我個人不完全贊同這項說法。
在泰雅族的語言中,「烏來」是指「溫暖的泉水」的意思,也就是漢語詞彙的「溫泉」;所以,在泰雅族人的眼中,只要有「溫泉」的地方都叫做「烏來」,並不是個專有名詞。
在日據時代,「角板」地區就已經先後開發出了五處溫泉的泉眼,分別為「四稜溫泉」、「新興溫泉」、「高義溫泉」、「巴陵橋溫泉」、和「小烏來溫泉」。除了「四棱溫泉」和「新興溫泉」外,其他的溫泉,由於這裡是「桃園大圳」和「石門水庫」的水源區,在修建水利工程時就先後被淹沒在溪谷中、唯有「巴陵橋溫泉」,於1997年被重新發現,命名為「爺亨溫泉」,借屍還魂。但是,2007年的一場颱風又沖毀了設施,目前狀況不明。個人認為這些溫泉往事才是「風景區」內沒有溫泉旅館,卻被命名為「小烏來」的由來。
雖然不再有溫泉,但是「小烏來瀑布」仍然甚為可觀。瀑布的形成最常見的因素有兩種:其一為河流動向碰到堅硬的岩層,使得河水無法向河床下切,但是頑石後面的河床已被水流侵蝕掉而下陷,於是河水便從堅硬的岩石表面傾瀉而下,注入到頑石後的水潭中。另一原因則是河川的支流進入主流時,由於主流水量較大,河床下切較深;而支流的水流通常較弱,所以河水下切的力道較弱,經年累月下來,支流的河谷較高,當河川支流要匯流進主流時,就會有落差,使得河水懸垂沖刷而下。「小烏來瀑布」的成因主要是屬於堅硬岩石攔阻河水而產生的瀑布。
旅居美國時,我喜歡泛舟(White Water Rafting)。這兩種狀況都是我又愛又恨的地點,它既是噩夢,也是回味,更是吹牛有多神勇的好題材。巧合的是,我在北加州時最常去泛舟的兩條河,一條叫「美國河American River」、另一條叫「俄羅斯河Russian River」。原來美、俄間的「冷戰」都已經搞到加州來了。這可看出美國的泱泱大國風範,和他們忠於史實的自信,當年俄羅斯的皮貨商人就是在這條河,溯溪而上,尋找獸皮,所以才將這條河稱為「俄羅斯人河」。換成台灣,不知道又要有多少學生、政客走上街頭去狂吠抗議,要求「正名」,因為我們已經成為只有激情、沒有真情的國度,社會正義已死。一道"廚餘"被端上端下三次, 都上不了檯面, 早就該丟進垃圾桶的"廚餘", 居然還有台灣人想將"廚餘"回鍋, 第四次端上檯面, 真是夠了。
「小烏來瀑布」位於「大漢溪」支流「宇內溪」的下游,隱藏在青山翠谷之中。若想要遠眺瀑布的全景,以飽覽山水之美,可以從「小烏來產業道路(桃-115)」進入景區後,在已經廢止「風景特定區收費站」旁,有個四層樓高「觀瀑亭」,頂上叫做「寰宇平台」,就可以飽覽瀑布的全景和「大漢溪」河谷。
但是這裡是個錯誤的動線規劃,也曝露政府擺爛的行政心態,因為這裡正好是「桃-115」公路的直角(死角)轉彎下坡路段,交通單位在公路邊畫上不准停車的紅線,用來保障車輛及行人的安全。然而,公園管理處竟在這彎道旁,建了一個誘人的觀景平台,擺明了是鼓勵駕駛人,違規停車在彎道紅線上下車觀景,或是誤導駕車人,將車輛停在公路左轉岔入「義盛部落」的道路邊,然後步行穿過「桃-115」公路的盲點彎道走向觀景台。隨時隱藏著來車撞擊到正跨越盲點彎道行人的危機。這是個何其殘忍的施政疏忽,台灣人的生命真如草芥般不值錢嗎?為什麼「公園管理處」不沿著公路修建封閉式的棧道,直接將遊客從觀景台引到二、三十公尺外,已經存在的「水岸綠廊」行人專用道上去?
這不是經費問題,更不是技術性問題,而是當官者沒把人命當一回事的心態問題。
從「寰宇平台」可以走下「觀瀑亭」,經由「元氣步道(地圖標示這名稱,但是步道上的木樁標示「瀑底步道」,可見公務人員混得多凶)大約20分鐘就可以抵達瀑布的底部水潭,是一段維修良好、簡單易走的步道。但是,缺點是您最好原路折返,否則強行攀爬高難度「好漢坡」,經過公園回到停車場,不適合長輩或有心血管、膝蓋疾病的朋友。
[觀瀑亭]頂層[寰宇平台]
[觀瀑亭] 三樓
應該是[遊客中心], 現在近似[蚊子館]
地圖標示[元氣步道], 現地沿途木樁皆標示[瀑布底步道]
我個人比較願意推薦,從公園停車場出發,步行通過沿著「宇內溪」河岸高懸的棧道,在「風動石」(亦即「天空步道」出口)前通過「宇內溪橋」,沿著小山坡上到山嶺平台。這裡是公園餐廳、衛生間、「天空繩橋」的起始點。在衛生間的旁邊有個階梯步道,在起始點(Trail Head)有座「森林步道」1號樁的標示,這就是通往「瀑布底」的起始點。
在「森林步道」3號樁處,有個休息空地,遵循「瀑布底」的指標來到三岔路口:請選擇「好漢坡步道」3號木樁旁,下山的這條步道(另一條直行的是環公園的「森林步道」)。這裡是「好漢坡步道」從「瀑布底」順行登山的終點出口(所以編號#3)』我是建議您逆行下山,走下坡的「好漢坡步道」前往溪谷的「瀑布底」,比較沒那麼”寸步難移”,因為路程只有410公尺的「好漢坡步道」,它的坡度竟然陡峻到60度以上,有許多路段根本不是「邁步前進」的水平運動,而是像走樓梯一般的垂直運動,非常辛苦,有哮喘、心血管、或膝蓋病歷的朋友,千萬不可以掉以輕心或逞匹夫之勇。
橫跨「宇內溪」、鮮紅色的「長春橋」和「長虹橋」都是鋼樑珩橋,在青山碧水中,顯得格外奪目耀眼。瀑布底、水潭邊則是古樸的石造「元氣橋」,醍醐灌頂的飛瀑、林木蒼鬱的崖壁、怪石嶙峋的溪谷、空氣中飄揚著涼沁的水珠氤氳,水潭邊矗立著一座歷盡滄桑的殘破亭閣,這些元素,不但為酷暑的夏日帶來甘泉的涼意,也營造出如詩的氛圍。
我似乎找到了遺世獨立的桃花源。
【讀行天下】
[小烏來風景區] (03) 382-1235
地址:桃園市復興區義盛里興溪道路
天空步道預約:http://skywalk.tycg.gov.tw/Skywalk/index.aspx
開放時間:08:00~17:00(中午12時至下午1時進行清潔整備,暫停開放)
門票:進入「小烏來風景區」不須付門票、「天空步道」和「天空繩橋」聯合一票到底。
票價:全票NT$50、團體票NT$40、優待票NT$30 (桃園縣民可享優待票價)
1) 搭乘公共運輸前往「小烏來風景區」:
a. [桃園客運] 「大溪站」 @ 桃園市大溪區得勝路1號 (03)388-2002
搭乘 #5105 (大溪-小烏來)線,於「小烏來觀瀑樓」下車,下車後步行約10分鐘
即可抵達「小烏來天空步道」。假日請於桃115.1公里處「大客車停車場」下車。
b. [桃園客運] 「大溪站」
搭乘#5093 (大溪-羅浮-巴陵)線巴士,於「羅浮站」下車。
c. [桃園客運] 「中壢火車站」後站 @ 中壢市新興路118號 (03)427-2567
搭乘#5091 (中壢-上巴陵-林班口)線巴士,於「羅浮站」下車。
d. [台灣好行] (桃客「桃園總站」⇔慈湖⇔角板山行館⇔小烏來)只有假日才開行
一日券全票150元,可多點上下車。
2) 自駕前往「小烏來風景區」
「國道-3」下「大溪交流道」經「台-4」往大溪、左轉上「台-3」往大溪、台北方向,在「和平老街」取道「台-7」線(北橫公路)過「霞雲橋」後,依指標左轉前行即到達。
附註:
-
「復興區」下轄10個里,它們的泰雅語原名稱,以英文字母或漢字轉注發音如下:
-
前山地區
三民里(Kyakopay 基國派)
長興里(Kara 竹頭角)
奎輝里(Keihui 奎輝)
霞雲里(Yo-Habun 優霞雲/哈盆)
澤仁里(Pyasan 比亞桑/角板山,鄉治所在)
義盛里(Ulai 小烏來)
羅浮里(Lahao 拉號)
-
後山地區
高義里(Kagilan 高義蘭)
三光里(Gogan 高崗/合歡)
華陵里(Balong 巴陵)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