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佛水庫]是美國現代土木工程的奇蹟.
【沙漠風暴】202 胡佛水庫
座落在著名賭城拉斯維加斯(Las Vegas)東南方約30哩的科羅拉多河(Colorado River)上,「胡佛水庫Hoover Dam」在1936年完工時,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結構和發電設施。1955年,被「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列為「美國現代土木工程奇蹟」、1985年,美國國會通過列為國立歷史地標。現在它每年吸引全世界各地的遊客,高達800萬人次前來參觀,成為一個重要的景點。
攔截[科羅拉多河]而建的[胡佛大壩]
發源於洛磯山脈(Rocky Mountain)的科羅拉多河,全長1450哩(2330公里),長度與中國南方的珠江(2400公里)相近。它的上游發源於懷俄明州(Wyoming)的高原峽谷,叫「綠河Green River」,向南流進入科羅拉多州(Colorado)的「洛磯山國家公園Rocky Mountains National Park」後,與高山上的融雪併流,注入「火焰峽谷水庫Flaming Gorge Reservoir」。從這個水庫的洩洪道開始,河流才稱為「科羅拉多河」。
雙線通車的壩頂
1540年,西班牙探險家狄亞斯(Melchior Diaz),從太平洋的出海口溯溪而上進行探險。,他發現這條河流穿過的地區多為丹霞地形的峽谷,混濁的河水由於夾雜著大量的砂質,而呈現出紅褐色,於是他將河流命名為「紅河Rio Colorado」(西班牙語”Colorado”為”紅色”的意思)。1861年,美國國會拒絕「猶他領地(Utah Territory)」的摩門教徒獨立建國的要求,「科羅拉多」於1876年8月1日,正式被國會通過成為美國聯邦的一個州,西班牙語的「紅河」,也正式改名為英語的名稱「科羅拉多河Colorado River」。
發源於落磯山脈的[科羅拉多河] (照片顯示低水位旱季)
千萬年來,「科羅拉多河」從發源地「洛磯山脈」,流經猶他州(Utah)、進入「大峽谷Grand Canyon」,然後和來自內華達州(Nevada)的「維京河Virgin River」匯流,成為內華達州與亞利桑納州(Arizona)的界河,通過「黑色峽谷Black Canyon」之後,這條河又成為亞利桑納州與加州的界河。在「猶瑪市Yuma」附近進入墨西哥共和國後,最終注入墨西哥「下加省Baja California」和「索諾拉省Sonora」之間的「加利福尼亞灣」。
正常水位應該在白線的頂部
全程1450哩的流域,涵蓋了美國7個州、34個原住民印地安人部落、以及墨西哥國的2個省,靠這條河流提供民生用水和農業灌溉的總人口數高達3,000萬人。每年春季及夏季,溶雪流入河中,豐沛的河水固然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也造成沿岸低窪地氾濫成災,使生命、農作物、及財產遭受嚴重損失。一旦到了夏末秋初,河流乾涸得祇剩一條細流,無法引用來灌溉。因此,為了保障較低的下游平地不遭淹沒,和保證全年穩定的供水量,必須要控制這條河流。
連年旱災造成水庫的水位新低
1922年,美國境內「科羅拉多河」流域的七個州(懷俄明、科羅拉多、猶他、內華達、亞利桑納、新墨西哥、加州)召開協調會議,簽訂了《水資源分配協定》,以亞利桑納的「李斯渡船頭Lees Ferry」為界,將「科羅拉多河」分為上、下游兩段供水區,彼此在配額內限量汲水,防止某一州攔截河道堵死河流,造成下游完全枯竭乾旱。
1928年,美國國會通過《圓石峽谷工程法案Boulder Canyon Project Act》,授權聯邦政府在「科羅拉多河」上興建一座跨州水壩。工程由美國內政部墾務局(The Bureau of Reclamation, U.S. Department of Interior)主持,於1931年,在第31任總統胡佛(Herbert Hoover)的任內動工。為化解國內經濟不景氣的高失業率、及加速促進美國西南部的繁榮,施工單位一舉雇用5000名工人積極興建,結果比原計畫提早2年竣工。1935年9月30日,由羅斯福總統主持竣工儀式,配套的水力發電工程也在1936年竣工發電。
國道US-93原本行駛在壩頂, 經常擁擠, 另架新橋, 改道越過科羅拉多河
大壩高達221公尺,接近70層樓高,底寬200公尺,頂寬14公尺,堤長377公尺,它不但是全美國最高的水壩,也是當年最大的水壩,同時是好萊塢電影《變形金剛》拍攝的外景地點。據導覽員解說,工程所使用的水泥總量,260多萬噸,足以用來鋪蓋一條從舊金山到紐約橫貫美國東西的雙車道公路。為了運輸這麼大量鋼筋、水泥建築材料,當年還特地鋪設了一條貨運專用鐵路。
"凌亂的電線", 下方即為水力發電廠
這座大壩豎立在亞利桑納州和內華達州之間「科羅拉多河」的「黑色峽谷」,東半邊屬亞利桑納州,西半邊屬內華達州管轄,因此大壩的東端屬於「洛磯山時區」、而西端則屬「太平洋時區」,時差一小時,分別有塔樓標示自己的時間,形成有趣的畫面。
大壩的東端, 屬於亞利桑那州
壩頂上內華達和亞利桑那的[州界]界碑
大壩的西端, 進入內華達州
水壩興建之初,原本是攔截「科羅拉多河」的「圓石峽谷Boulder Canyon」河段河水,然後排入「黑色峽谷」,因此這水壩工程原名叫「圓石水壩Boulder Dam」;水壩建成後,陸續安裝發電機組,1936年第一部發電機組運轉發電,直到1961年才完成最後一部,第17套發電機組投入商業營運,能產生135萬KW電力,足夠供應50萬戶家庭及賭城吃角子老虎機(Slot machine)一年所需的用電量。每年總發電量共40-50億千瓦電力,足夠150 萬人使用,造就了拉斯維加斯和洛杉磯市的繁華。
這座水壩不但是當年全世界最的水壩,至今仍是世界知名水利工程,其豐沛的蓄水,供應亞利桑納州、內華達州、及加州的民生和農業用水。1947年,為紀念胡佛總統當年對大壩工程的支持,改名為「胡佛水庫Hoover Dam」,使用至今。
胡佛水庫展覽館
[胡佛水庫]遊客中心
水壩攔截「科羅拉多河」形成的水庫,以當年「墾務局」局長(Reclamation Commissioner)密德博士(Dr. Elwood Mead)的姓氏命名,稱「密德湖Lake Mead」。湖岸線長885公里,面積640平方公里、水深152公尺,是全美國最大的人工湖。湖區共有6個遊艇碼頭,湖光水色、紅岩映照,景色非常優美,是操舟、滑水、釣魚、露營的渡假聖地。從拉斯維加斯經由國道「US-93」高速公路,約僅30分鐘車程即可抵達「胡佛水庫」,並可以在這裡繼續前往「大峽谷」,或是前往「哈瓦素湖」的英國村「倫敦大橋」。
由於「胡佛水庫」及其它大壩的興建,使得「科羅拉多河」水量銳減,造成下游河水的含鹽度急速上升,釀造成南加州和墨西哥國的農業衰退沒落,衍生出水資源的國際糾紛。,最終導致美國與墨西哥於1974年簽署了《科羅拉多河鹽度控制協議The Colorado River Basin Salinity Control Act》,由美國花費了納稅人6.6億美元來整治河水,其中2.56億美元專款專用在「猷瑪」建造一座河水淡化工廠,是世界上最大的、最昂貴的河水脫鹽廠。
前往參觀大壩內部的發電設施
大壩底部, 洩洪道旁
正在洩洪時, 雷霆萬鈞的水柱從左右岩壁出水口噴出
大壩底部全景
導覽大壩內部的發電設施
發電渦輪機組
共17套發電機組, 年發電量40-50億千瓦KW, 足夠150萬人使用
★【讀行天下】
☆ [胡佛水庫Hoover Dam] (702) 397-2088
about 30 miles from Las Vegas on US-93 south,
每天08:30 – 17:45 在[遊客中心] 可登記參加導覽。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