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3703 100 徐媽媽.jpg

醬菜的鹹味和老茶的苦澀, 是我童年舌尖的記憶.

 

【老饞遊記】23703F 三角湧的徐媽媽醬菜茶

我是個在新竹鄉下,湖口農村長大的客家孩子,童年時在大伙房的三合院裡,空氣中總是瀰漫著各種甕缸中飄揚出來的醬菜味。光憑著嗅覺,我就可以清楚辨別出甕缸裡裝的是蔭冬瓜?醬黃瓜?漬芥菜?還是新鮮蘿蔔乾;分辨那些味道更濃郁的老菜脯、梅乾菜、蘿蔔絲,更是易如反掌,我絕對可以像紅酒比賽的「Blind Testing」(國際頂尖紅酒評比時,裁判們需要被蒙上眼罩,避免對品牌先入為主,純粹以味覺來對紅酒品質給分)那樣準確說出醬菜名字。醃漬各種新鮮時令蔬菜、製做成各種不同型態滋味的醬菜,似乎成為每位客家媽媽們必修的學分,而醬菜漬物的鹹味,也就成為我一輩子童年舌尖的記憶。

 

23703 120 醬菜.jpg

 

在「三峽祖師廟」的廟埕邊,我盯著紅磚建築上「三角湧醬菜茶徐媽媽」這幾個金字招牌凝視許久,內心十分澎湃激動,是鄉愁也是懷念。我們林家「西河堂」的第15世祖,從廣東潮州府饒平縣埔子鄉高都村東門外獅子坡,渡海來台墾殖,便是以耕耘茶園維生,我是第20世的裔孫。先後經歷過日本和蔣家兩次殖民政府的剝削和強制驅離,我們失去了農地成為都市邊緣的漂萍1895年,日本殖民政府強制佔領我們的丘陵茶園,建立軍事基地(今天的「湖口裝甲基地」)、1970s年代,蔣介石集團的狗腿子粗暴的摧毀我林家的水稻農地,成立了「湖口工業區」;苦澀的「老茶」滋味,成為林家子孫失去家園後隱忍的苦慟和永遠的懷念。

 

23703 010.jpg

 

走進徐媽媽的店裡,古法精製的醬菜一罐罐陳列在兩側貨架上,地上則放著裝醬菜的甕缸,這些都是我熟悉的器皿貨架上的豆腐乳,除了招牌的原味還有甚受歡迎的微辣紅麴和麻油川味縱使是第一次上門的顧客您也不用擔心難以抉擇哪一種是最好的口味因為只要是店裡有出售的口味,「徐媽媽都會準備一小碟樣品供您試吃只要是您最喜歡的味道就是最好的口味配方我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見獵心喜,忘了後顧之憂,「一不小心」就造成揹著兩大罐每罐840)的豆腐乳逛「三角湧老街」的苦果,炙熱的陽光、沉甸的負擔、疲憊的身軀,讓我幾乎吃遍老街上的每一家剉冰店。

 

23703 165.jpg

 

23703 150.jpg

 

23703 140.jpg

 

其實老實忠厚又貼心的「阿貴姐(「徐媽媽」的本名叫徐陳富貴)」,瞧我一副背包客的穿著模樣,由於當時是大清早小店剛開門,估計我當天還有很長的徒步旅程要走,曾經體貼善意的問我:『要不要先買小罐的?喜歡的話,下次再來』。而我也很「阿莎力」的回答她說『沒關係!就是兩大罐,我確定我很喜歡』。剛走出店門時,因為買到好吃的豆腐乳,又和「徐媽媽」相談甚歡,心情愉快,所以不覺得背包沉重,步履輕快如常。

等到午餐後,逐漸發現背包愈來愈沉、步履愈來愈艱辛。但是想到「阿貴姐」為了替素昧平生的「路人甲」顧客著想,寧可犧牲自己的生意(想當然爾,「大罐」將獲利多些),

居然主動問顧客是否要改買「小罐」。我謝謝「阿貴姐」提醒,也不後悔自己美麗的錯誤。

 

23703 175.JPG

 

23703 180.JPG

 

23703 200.jpg

 

小店內除了豆腐乳還有客家人最愛的老菜脯、梅干菜、油燜筍、榨菜頭及油蔥香,牆上掛著黑松汽水的瓶蓋商標,讓人彷彿走進了那個古老歲月中鄉下的雜貨鋪。我的同伴JC是位手腳靈活的國標舞老師雙腳能踩出曼妙的舞姿雙手能烹調出美食料理徐媽媽介紹如何將豆腐乳做料理調味品,把豆腐乳、豆腐乳醬加上米酒、香油、蔥花、蒜末及冷開水,就可以調成美味的豆乳醬,既可用來當沾醬亦可用來當烤肉醬,或是炒空心菜、海鮮、香菇甚至義大利麵,都非常美味。JC不但心領神會還能搭腔回應,「徐媽媽彷彿遇上知音,相談甚歡,傾囊相授拿起紙筆寫下食譜

 

23703 130.JPG

 

23703 160.jpg

 

23703 155.jpg

 

23703 240.jpg

 

就是這種忠厚貼心、為顧客著想的心思,以及熱心無私、樂於分享的特質,使「徐媽媽」和顧客很容易就突破陌生的藩籬,建立起老朋友般的情誼。因此,她能夠將再平凡不過的醬菜,經營成為一個成功的鄉土產業。除了自己守著「三峽祖師廟」旁的這個看顧了20多年的老店,她的女兒在「深坑老街」、孫子在「金山老街」分別開疆拓土成立分號,讓「徐媽媽」家甕缸的醬菜香,飄揚新北市各地。

 

23703 185.JPG

 

23703 165.jpg

 

23703 170.jpg

 

23703 190.jpg

 

我在傳統的鄉下農村長大,在祖母的教導下,我的伯母和虎媽每年都會依著季節變化,以當令的蔬菜來製做各種醬菜。由於這些農業副產品是一種勞力密集的食品加工流程,我責無旁貸成為小童工,從小就跟母親幫工製做醬菜,熟悉了醃、疊、踏、曬這些程序。

在客家人的灶間,家家戶戶都有醬菜缸,放在屋子的角落默默發酵。它們由婆婆傳給了媽媽、媽媽傳給了女兒,一代傳一代,每個甕缸裡都醞藏著不同家族的專屬滋味。不管生活得寬裕或是辛苦,逢年過節,都得讓嫁出去的三姑六婆、或是在外打拚的兒孫們,人手分一瓶帶走,當家的老奶奶這才心安。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老菜脯(客家話,指「陳年蘿蔔乾」)。客家人善於醃漬醬菜,光是食材白蘿蔔就可以製作出不同風味和烹調用途的蘿蔔乾、蘿蔔絲及蘿蔔錢等型態其中存放多年的蘿蔔乾稱為老菜脯」,堪稱客家人最具代表性平民美食之一農家將賣相不好的蘿蔔製做成蘿蔔乾,發酵處理後的蘿蔔乾把原有的寒性都去除了,客家人將老菜脯拿來燉雞湯或泡茶喝,據說可以補中益氣,並有清肺潤喉的效用,被稱為平民的人蔘

通常老菜脯呈現的是黝黑發亮的顏色,而且會散發一種非常特殊的醇香味,卻完全沒有煙燻或化學防腐的異味。按古法製作老菜脯非常耗時費工,至少都要放上十幾或二十年以上我考大學時祖母還曾取用我出生那年的老菜脯」燉雞湯給我進補)。早年幾乎客家庄每戶農家都會自己製作,現在也許只能到客家庄去尋找這些記憶

 

本名徐陳富貴的「阿貴姐」說,她在「三角湧」這裡出生、成長、嫁人、生子、當阿嬤,從來沒離開過「三角湧」,甚至一直在「祖師廟」的周邊打轉。當年陳爸、陳媽仰賴著廟前「三峽溪」畔的那口麵攤子,拉拔養大一家七、八個兄弟姐妹,而「阿貴姐」則是靠著幾罈豆腐乳起家,創造了「徐媽媽」這個醬菜茶的商號。

 

23703 210.jpg

 

「阿貴姐」原本在「祖師廟」的廟口開一間茶館,叫做「泡老人茶」。小小的店仔厝內,擺三、四張桌子,備些糕點、蜜餞、花生糖之類的零嘴,加上幾壺熱茶,就開門做生意。跌進回憶中的「阿貴姐」,邊說故事邊打量著站在她對面正專注聆聽故事的趴趴虎,她似乎猜不透我的年齡,索性以「大姊開講」的口吻告訴我,以前醬菜和喝茶是分不開的,喝茶聊天的人,嘴巴一動,手就想抓東西吃,而物質缺乏的當時,根本沒有什麼零食,於是她就拿出自己醃漬的醬菜,如蔭瓜、鹹薑、和豆腐乳,給客人當做伴茶食品,居然深受客人歡迎。從此,每回泡茶都讓她想起了娘家的醬菜甕缸和大木桶,最後決定自己開始製做幾甕缸的豆腐乳,擺在店門口開始試賣。

 

23703 235.jpg

 

剛開始時這些沒有包裝,也不見品牌的generic陽春產品,沒有人敢買因為吃慣了工廠罐頭的現代人,一時還不能接受這種『鄰家』做的東西使她為了這些花了成本的積貨滯銷苦惱一陣子。幸好遵循古法釀製的豆腐乳不怕久放,歲月的發酵反而會讓它的香氣更濃。果然在賣出第一罐之後,就陸續有人回頭探問,一傳十、十傳百,規模愈做愈大,產品的種類也就更趨多元化,三角湧醬菜茶終於走出自己的路子

 

23703 220.JPG

 

今天,「徐媽媽不但成為三峽新興的伴手禮食品商號,「祖師廟」旁的本店,雖然店面不大,但是以紅磚砌成的外牆增添幾分古味,應驗了室雅何需大」,加上阿貴姐廣結善緣的人格特質這家賣醬菜起家的小店舖成為老街商圈」中甚夯的觀光景點

老甕缸的鹹香勾引起人們懷古的情懷,使徐媽媽這家店舖內不時擠滿試吃的遊客,貨架上成排成列的玻璃罐散發著琥珀色光澤的豆腐乳,醬菜變身變為耀眼的伴手禮特別是招牌的豆腐乳更是供不應求,使得店家只得在瓶蓋上加註「等待期限」,徐媽媽特別叮嚀客人一定要等到該日期之後才能開封因為豆腐乳封罐後,必須靜待四個月才會發酵成熟,若心急提早打開,就前功盡棄了。

 

23703 230.jpg

 

告別徐媽媽」,「阿貴姐熱情的送我到店門口並且像似大姊般,頻頻的殷切叮嚀我要務必記得回家後千萬不要把背包內的豆腐乳放到冰箱必須放在屋子的陰涼處讓瓶罐內的豆腐乳持續發酵會使得手工製做的豆腐乳風味更好。(這完全顛覆我將工廠量產的豆腐乳放冰箱內保鮮的做法)

 

23703 245.jpg

                    

【讀行天下】

[徐媽媽醬菜茶]

@ 新北市三峽區秀川里長福街12 (位於清水祖師廟的廟埕邊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趴趴虎的部落格 的頭像
    趴趴虎的部落格

    趴趴虎的部落格

    趴趴虎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