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猶如一本書, 而且是一本一旦讀進去就很難放下來的好書.
【上海紀行】 02101 走進上海
中國上海是個移民的城市,也是個多元的城市,由於外來的人口充斥,從這些外來人口進入上海的交通工具,就能夠窺出上海人口構成的多元性。
上海外灘
首先,是一批搭乘飛機,從「浦東機場」進入上海的一群。他們大多打扮得光鮮亮麗,是來自中國各省市、或是世界各地的精英。他們從這個大門進來後,沿著「世紀大道」進入「浦東」的摩天大樓、或「外灘」上的外商公司。他們接觸到的上海,大多是老外口中的『傷害Shanghai』,以「英租界」、「法租界」…等稱呼,來做為城市小區的劃分。上海沒有北京的「中軸線」,只有黃滾滾的「黃浦江」,它分隔了「浦東」和「浦西」,這些人雖然身處在上海,但卻未必真的融入上海,他們即使到了「城隍廟」,仍然只會喝他們熟悉的「星巴客」。
上海, 我來了!
上海浦東機場
浦東機場航廈內提供電動車Golf Cart 轉登機口的服務
待命協助旅客奔波於第一或第二航站內各登機門的服務員
(別太有自信! 先搞清楚您搭乘的班機從哪個航站Terminal出發, 非常重要, 因為距離很遠)
世界上唯一商用營運的磁浮 [上海磁浮列車]
上海城隍廟附近的 [老上海茶樓]
其次,是一批搭火車,從「上海車站」進入上海的一群。「上海車站」是中國老百姓進出上海的主要門戶,隨時都是人潮洶湧,到處擠滿了出差洽商的白領小資、或是幹部,以及在上海打工賺錢,準備返鄉探親的同胞們。他們占上海近兩千萬人口中的大部份,也就是「老上海」口中指的『把本土上海人擠到市區邊緣』的那一群;但是,這群人卻真正的展現了上海的生命力、並且成功的營造了今天上海的繁榮。
[上海火車站] 是中國老百姓進出上海的主要門戶
老上海口中, [把本土上海人擠到市區邊緣]的那一群人
這些人的勞動力造就了上海的繁榮
另外還有一批走「水路」,搭乘著舢舨、小渡輪進出上海的一群人。他們是那些靠勞力掙錢的民工,他們的生活較清苦,ㄧ個月的工資所得,可能只有「浦東人」的一頓飯錢。
今天的 [上海蘆潮港] 是個進出口國際貿易的保稅倉庫區
昔日的[蘆潮港], 是民工進入上海的重要口岸
現代橋樑工程的奇蹟 [東海大橋]
[東海大橋] 全長31公里, 是中國第一座跨海大橋.
滄海蛟龍
2002年6月26日動工興建, 2005年底通車的[東海大橋]
洋山大港
洋山大港貨櫃集散場
我來到孫中山在<建國大綱>裡的<實業計畫>中擬議的[東方大港]
台灣政客連戰在[洋山深水港]留下的錯字 貽笑大方
回程進入上海的路上
在這種分類中,我是挺尷尬的上海過客,因為我不是菁英,卻老是從「浦東」進出、我也不是個「小資幹部」,卻經常光顧「上海車站」、而我很努力想跟「水路」的朋友交談,我卻不會上海方言。
昔日上海人說, "寧要浦西一張床, 不要浦東一棟房", 因為浦東太荒涼.
今天我卻寧要浦東一張床, 因為今天的浦東旅館房間貴得驚人.
(我在浦東機場內的過境旅館 Motel 168)
[上海磁浮] 浦東機場站
磁浮列車的服務員同志
我搭乘磁浮列車進入上海市區
磁浮列車的車廂內部
磁浮列車飆到時速430公里
抵達[龍陽站], 停靠在月台上
[上海磁浮] 的 [龍陽站], 這裡是磁浮列車的終點站
磁浮[龍陽站]外觀
我在這裡轉乘[上海地鐵]進入市區
[上海地鐵] 車廂內部
我要前往[上海火車站]
第一次搭乘高鐵 G7010次[和諧號] 經由[滬寧線]前往南京 (G 表示 "高鐵Gou"
趴趴虎很喜歡坐火車在中國旅遊,但是卻非常畏懼進出中國的火車站,因為我的個性是屬於「笨鳥先飛型」,做任何事必須掌握狀況,才能夠接續反應動作。但是,這些年來,我印象中每次在中國搭乘火車,似乎都在站內和我要搭的列車玩「追、趕、跑」的遊戲,總是邊拖著行李、邊讀著我不太適應的指標,忽然拖著行李上樓,又忽然拖著行李下樓,總是需經過ㄧ番折騰,才能到達我要搭乘火車的月台。許多中國的火車站並沒有電扶梯,但是許多火車站都有又高又陡的樓梯。
印象最深刻的是,每次在「北京西站」出發,都是由「識途老”虎”」的好友「虎妹」甯副總,帶著我跑上天橋、衝地下道、飛奔月台、找到車廂。等一切氣喘喘搞定入座,火車也快開了,只能隔著車窗和她揮手道別,來不及在月台體會被送行的溫馨與浪漫。
雄偉的火車站 [北京西站]
印象最深刻的在中國搭火車旅行,是2007年春,與恩師「北大」潘兆明教授等一行人,從北京搭「京廣線」南下廣州;在「暨南大學」交流後,再由「京廣線」轉「浙贛線」、和「滬杭甬」,最後回到上海訪問「華東師大」後,從「浦東機場」離開上海返回美國。
那一年,中國的鐵路剛完成「提速」、還沒有高鐵動車。我們在「北京西站」搭乘編號T15次「特快軟臥」出發,跨越海河、黃河、淮河、長江、珠江等中國的「五大水系」,路過了石家莊、鄭州、武漢、長沙、衡陽、到廣州,回程經過金華、杭州到上海,縱貫中國中部的經濟帶,行車全程三千多公里。途中最令我激動的是,我居然撘火車走過了我從小學課本讀到的「平漢鐵路」、「粵漢鐵路」。星空下,火車奔馳在華北黃淮平原、經過長江流域中原、穿過五嶺丘陵、長驅直下嶺南的珠江三角洲,我在臥鋪緊盯著窗外,享受著美夢成真的興奮和喜悅;再醒來的時候,是潘教授邀我去拍車窗外的「黃鶴樓」。
中國鐵路的「京廣線」北段原名叫做「平漢鐵路」,興建於滿清末年(1897-1906);而它的南段原名叫「粵漢鐵路」,修建於清末到民國初年(1905 - 1936)。中國建政之後,於1957年10月,「武漢長江大橋」完工,「平漢」與「粵漢」接軌,合稱「京廣線」。
由北京南下的「京廣線」列車編號為「T15」,回程由廣州北上的列車則編號為「T16」。每列車掛19個車廂,「#2」到「#7」號車廂為「硬臥」,每隔間有三層臥鋪,彼此相對,開放空間沒有門、「#8」號車廂為「軟臥」,每四人一個房間雙層臥舖,門可上鎖、「#9」號車廂為「特等包廂VIP Room」、「#10」號車則為「餐車」,三餐皆供應熱食,避免旅客在20多小時旅程中,皆須與「康師傅」長相左右、「#11」到「#14」號車廂又是「硬臥」、「#15 」到「#18」號車廂則為「硬座」,乘客們膝碰膝來肩並肩,不太適合長途旅行、「#19」號車廂則為行李車廂。
您知道什麼是 [RUANWOCHE]嗎? .............答案請詳看照片
[軟臥]車廂
路過[長沙站]
列車長在「#15」車廂,每節車廂設有一位「列車乘務員」,負責控管臥鋪車票與「掛牌」的檢驗,以及安全秩序的維護。播音室在「#11」號車,廣播員人長得漂亮標緻,聲音甜美,晨起七點開始播音,通報行車狀況和到站時間,或播放中港台流行歌曲輕音樂,晚上十點收播。從北京到廣州,單向全程2294公里,平均時速約130公里,行車時間全程22小時16分。
對面的女孩笑過來 笑過來 (準備上崗的[列車乘務員])
2007年4月18日,中國鐵路實施「第六次鐵路提速」,「京廣線」全線行程都在實施提速的「北京環渤海」、「武漢中原」、「上海長三角」、「廣州珠三角」區域內。那次的鐵路提速,部份路段開始使用了時速高達200公里以上的「動力車組」,技術新,速度快,外型類似子彈頭(Dan-Tou),因此列車編號以「D」開頭,被稱為「D」列車,在原來的高檔列車「T」、「K 」、「Y」之後,更上層樓。「T」字頭代表「空調特快列車(Terr)」、「K」字頭代表「快速列車(Kuai)」、「Y」字頭則代表「旅遊列車(Yow)」,有趣吧?
我們在餐車內嗷嗷待哺
廣州車站
基本上,在中國搭「軟臥」較有安全保障,一則是房門可鎖、其次是同房間乘客大多為白領小資或是幹部,少有氓流民工,相對來說素質單純。同時,相對來說「乘務員」對「軟臥」也盯得較緊,安全許多。最重要的是,「軟臥」的「禁煙令」執行較徹底,車廂或走道上不准吸煙,「吸煙區」設在車廂接連處的門口,車廂內沒有二手煙的毒害。
與一群"人類智慧的工程師們"在暨南大學合影
這些年來,由於中國鐵路的高鐵蓬勃發展,鐵路網絡突飛猛進,已經不是本文所敘述的狀況。這篇分享主要供曾經在中國搭火車長途旅遊的同好朋友們,一起來「憶苦思甜」,並為我自己曾經在中國搭火車,路過大江南北最後「走進上海」寫下註腳誌念。
【龍行天下】
- 「黃山旅遊局」 (0139) 0559 - 9711
中國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
(旅行日期:2007年4月10 到 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