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優秀建築和上海本幫菜, 是[上海老站]的最大特色.
【老饞在上海】 02104 上海老站
上海市的「徐匯區」原名叫「徐家匯」,是上海市高知名度的商業中心,它不但是上海的「四大副中心」(「徐匯區」徐家匯、「楊浦區」江灣五角場、「普陀區」真如、和「浦東新區」花木),也是上海的「十大商圈」之一。由於「徐家匯」形成始於大明王朝的末年,至今已有將近400年的歷史。由於保留有許多古蹟,是一處可幫助遊人快速了解上海的過去、現在、和將來的地方。在咫尺之間,人們就可以發現大批不同年代、不同風格的建築比鄰而立。雖然「上海老站」只是一個消費歷史的商業炒作,並不是真正的老上海的火車站;可是,它的確是一幢歷史建築物,是一個很有故事的餐廳。
[上海老站]原本是個修女院
目前(2016年),上海市共有15個「區」(人口稠密的商業和住宅社區)、和一個「縣」(人口密度較低的農業社區),它們分別是:
7個「中心城區」:「黃浦區」(原來的黃浦區、加上原來的南市區、和盧灣區)、「靜安區」(原來的黃浦區部分、加上原來閘北區)、「徐匯區」、「長寧區」、「楊浦區」、「虹口區」、和「普陀區」;
1個「半中心半郊區」:「浦東新區」;
7個「郊區」:「寶山區」、「嘉定區」、「閔行區」、「松江區」、「青浦區」、「奉賢區」、和「金山區」;
1個「郊縣」:崇明縣。
從整體來說,「浦東新區」是上海最富裕的社區;浦西的市區中,則以「蘇州河」南岸的「黃浦區」、和「蘇州河」北岸的「楊浦區」最富裕。這似乎應驗了「上海來自海上」、上海因水而生,因此「浦」字輩就代表了金錢和權力,也是上海人文歷史的寶庫。如果以名人匯集量和居民財富來區分,所謂的上海"蛋黃區",較有名的富人區則包括「長寧」的古北新區、「楊浦」的新江灣城、「浦東」的碧雲社區、「松江」的佘山別墅、和「靜安」的高檔公寓區。
黃浦江畔的浦東新區天際線
上海的四個「城市副中心」中,徐匯區的「徐家匯」、和楊浦區的「江灣五角場」,都是上海最繁榮的社區;浦東新區的「花木」、「聯洋」、「碧雲」則是上海最高檔的住宅社區;至於普陀區的「真如」,則因為受到港資財團的囤地被套牢,幾年前我去該地訪友,除我的朋友「小芳」居住的小區是高級住宅大廈,其他的舊紡織廠(「五.卅暴動」現場)附近、或「莫甘山文創」一帶,都還是蠻破舊,可能是「四個副中心」中最差的一個。
普陀區的一隅
廣泛地來說,「徐匯區」泛指北到「廣元路」,東到「宛平路」、「宛平南路」一線,西到「宜山北路」,南到「南丹路」及「斜土路」的地段。行政區內不但有許多經營奢侈品、高檔服飾、以及3C電子產品的賣場,還有各種娛樂、餐飲等商家。地面下的「徐家匯」地鐵站,出口四通八達、並連接地下商店街到各個路口;地面上則著名古蹟、雄偉建築、和耀眼商場林立,熱門的購物商場如「東方商廈」、「港匯廣場」、「匯金百貨」、進駐上海的台灣商城「太平洋百貨」、以及娛樂與3C產品商場「美羅城」,都設在這裡。
上海地鐵[徐家匯]車站
徐家匯 (圓球即為[美羅城]商場)
「徐家匯」的形成可上溯至大明王朝末年。大明王朝末年擔任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是的徐光啟(1562 - 1633)是「南直隸松江府上海縣」人,出生地「太卿坊」,據考證是在今天上海市黃浦區喬家路的「九間樓」。他曾銜命前往澳門向葡萄牙人購買洋槍大砲,用來抵禦滿族金兵奴爾哈赤的南下進犯。在這次軍事採購的出差中,徐光啟和義大利天主教神父利瑪竇(Mateo Ricci 1552 - 1610)成為好朋友,並且對方被吸收成天主教耶穌會的教友,回到中國後便展開傳教的工作。
徐光啟精通儒學、西學、天文、數學、水利、農學、和軍事,他曾在家鄉上海這裡興建農莊,從事農學實驗,並著書立說。他在北京去世後,也千里迢迢將靈柩送回這裡安葬。他的後裔族人就在盧灣附近的這個小村落聚居、繁衍生息,逐漸形成市集稱為「徐家庫」;由於這裡地處「蒲匯塘」、「肇嘉濱」、和「李漎涇」三條河流的匯集處,大約在清康熙年間,「徐家庫」改名為「徐家匯」;由於徐光啟的遠因,這裡成為上海的天主教發源地。
1868年,天主教的「拯亡會」和「獻堂會」在「徐家匯」興建了「聖母院(修女院)」,來做為培訓修女的場所。1910年,天主教耶穌教會在法國租界內的「徐家匯」建立了「徐家匯天主教堂」,是上海最大的天主教堂。同時,於1929年,在教堂隔著「漕溪路」的對面,重新興建了一幢燬於大火的「聖母院」來培訓修女;並於1932年竣工啟用,新建的鋼筋水泥大樓樓高四層、外牆白色,二樓的禮拜堂具有濃厚羅馬教堂風味。稍後,因日本侵華、中國戰火不斷,「聖母院」建築被閒置。
[修女院] (上海老站餐廳) 的入口長廊Hall Way
二樓[禮拜堂]的屋頂
1953年,天主教「拯亡會」的會長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驅逐出境。1955年,「獻堂會」也被要求停止傳教活動。1958年,「聖母院」內的一部分修女遭受遣散,剩下的一部分則與其它修會的修女合併,成為「上海教區修女院」。20世紀末,徐家匯「上海教區修女院」的修女,全部被遷移到唐墓橋「露德聖母堂」,原本的「聖母院」建築公告出租。2001年,「聖母院」被改裝成「上海老站」餐廳至今,建築物被登錄為「上海優秀歷史建築」。
[上海老站]的用餐區
[上海老站]的用餐區
今天的「徐家匯」已經成為上海人主要的購物中心和「盪馬路」的要地。與「淮海中路」那些高檔、卻天價到不切實際的精品店相比較,「徐家匯」這裡的商圈主打「檔次不高、東西不貴、適合當地人口味」的口號,「上海老站」餐廳就在「徐家匯」地鐵站出口旁。
台資企業 [太平洋百貨]
它屬於老饞我歸類的第三種,「老房子、新餐廳」,但是它卻和鐵路交通一點關係都沒有, 如果您看到餐廳的後院停放了兩節火車車廂,就浪漫的以為這是一家老火車站改裝成的餐廳,那是你想太多了!實際上後院的那兩節「車箱用餐區」和蒸氣火車頭,都是餐館主人標購來的。
先射箭, 再畫靶. 先有[上海老站]餐廳, 然後才買進火車蒸氣車頭, 停放後院當裝飾.
編號97318的車廂,是由德意志聯邦的「漢諾威車輛廠」建造於1899年,於同一年被運抵中國,做為大清帝國慈禧太后的宮廷座車。那一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1911年,中華民國成立後,這節皇家御用的火車車廂成為「北洋政府」的高官座車,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由「哈爾濱鐵路局」調用為「滿州鐵路」沿線職工的宣傳教育用車;停駛之後,被「上海老站」餐廳標購收藏,車身漆成暗紅色和黑色。
慈禧太后的專用列車車廂
另一節編號97431的車廂,則是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19年,向俄國「葉卡捷琳娜車輛廠」專門訂購的公務車廂;1922年運抵中國後,做為中央政府要員外出用車。1949年,新中國建政後,這節車廂成為「國家副主席」宋慶齡的專用車廂;直到使用年限屆期,才被撥交做為鐵路緊急救援時的宿營車廂。1999年,這節車廂被「上海老站」標購到,成為用餐車,車身油漆成墨綠色、並鑲嵌著金邊。
孫中山老婆宋慶齡的專用車廂.
2010年,為了參觀「上海世博」我來到上海,再度造訪「上海老站」。一行四人坐定後便開始研讀菜單。由於我是識途老馬,便由我先發難,點了他們的招牌菜(也是上海的本幫菜代表菜色)「清炒河蝦」、「紅燒鮰魚」、「草頭圈子」;雖然鴨肉是我的最愛,但是他們的招牌「八寶鴨」需要事先預訂,我們今天才飛抵上海,所以我點了「醬鴨」。這時候,小竺萍開始有意見。面對三個話語不多、又不太苟言笑的大哥哥,她像似一個受欺負的小妹妹,怯怯的小聲說,「我沒有吃過陽澄湖大閘蟹,我能不能叫一隻就好?我自己付錢。」我們都被她的模樣給逗笑了。
「清炒河蝦」是到上海來必嚐的一道本幫菜,好吃的道理就在它光滑晶亮、嫩中帶脆、而且它必需沒有腥味,當然師傅勾芡上漿的的技術,也是很重要的。
晶瑩剔透的[清炒河蝦]
鮰魚號稱是”長江四大名魚”,「紅燒鮰魚」的做法是去頭去尾、只留中段,並且上火40分鐘,端出後服務員交待要趁熱吃。最精華的是鮰魚的魚皮,它很有韌性,肉質也很細嫩鮮美;可惜的是魚刺太多,十分難搞。
長江鮰魚
人為刀鉏 我為魚肉 (讓人聯想到台灣蔡英文與日本有關[冲之鳥礁]的海洋漁權談判.)
逢中必反 逢日必媚 逢美必讓 的台灣綠蠅, 下場可能就是中國 日本 美國 強權角力下的[紅燒愚]
「草頭圈子」這道菜,我很神氣的把他們三人給考倒了,他們根本不知道這是啥子菜色?其實說穿了不值錢,「草頭」就是類似豆苗類的青菜、而「圈子」就是橫斷切的豬大腸, 姑且不管膽固醇的問題,這道紅燒過的豬大腸,還真是軟糯好吃!
上海本幫菜 [草頭圈子]
至於「醬鴨」,算是今晚我們踩到的地雷。從美國舊金山過來的我們,以為中國的鴨子會像我們在舊金山灣區濕地看到的加拿大野雁那麼大一隻,所以我們只點了「半隻」;結果,端上來之後才發現,它根本像是美國公園水塘裡的鴛鴦ㄧ般大小,「半隻鴨子」只像似麻雀大小,根本吃不過癮。一向溫和的小華首先發飆,我們現在就去訂八寶鴨!
誤觸地雷的 [醬鴨], 真的需要很好的EQ來"降血壓"
竺萍點的「陽澄湖"大"閘蟹」終於端上桌了!小華和任迪兩個臭男生很陰險的在偷笑; 竺萍則睜大朦朧的瞇瞇眼、瞪著那隻一百多塊人民幣還「保證足四兩」的「大假蟹」;我差點脫口而出,「喂!喂!喂!妹子啊!妳幹嘛點一隻大蜘蛛來吃啊?」哈!哈!哈! 『大螃蟹啊!爪八個…』我實在忍竣不住笑出來,突然很想教竺萍朗誦這首童謠。
可憐的小竺萍在服務員同志的舞鉗弄叉服務下,還必需壓下滿肚子受騙的窩囔氣,依照服務員面授機宜的「大閘蟹吃法」,配合演出「吸爪子裡的肉」、「啃蟹殼下的膏」,這些「高難度」的動作,因為那隻「大蜘蛛」啥都沒有,那來蟹肉?更別指望蟹膏。真難演!
「大閘蟹」是淡水毛蟹的一種,特點是青背白肚、金爪黃毛,產地以「陽澄湖」的最佳, 掛有原產地的小片金屬認證。因為供不應求的結果,經常出現山寨版「陽澄湖大假蟹」,據說,現在不但有「大假蟹」、連「認證掛牌」的掛牌都有了造假的山寨版。
吃「大閘蟹」非常講究節令,吃母蟹最好時節在農曆九月,這時蟹黃結實,蟹殼內滿滿的蟹黃;若是吃公蟹,則要等到農曆十月,這時公蟹的體內蟹膏豐腴、蟹肉甜美。一般烹調「大閘蟹」,大多加紫蘇清蒸,吃的時候要沾烏醋去腥,吃完後喝些薑湯袪寒氣。
[上海老站]有出售[蟹禮盒]
大閘蟹
我不吃螃蟹, 傳說中的[大閘蟹]據說是這個樣子.
★ 【讀行天下】
☆ [上海老站]
地址:中國上海市徐匯區漕溪北路201號 電話:(021) 6427-2233
痛苦指數:$$$ 浪漫指數:㊣㊣㊣㊣㊣㊣㊣㊣
(旅行日期:2010年4月10日 修訂日期:2016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