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蓋無邊的大草原, 賦予我生命自由的胸懷> 蒙古 杭蓋
【走進蒙古國】 12 蒙古野馬的前世與今生
2013年10月19日,位於台北市木柵區的「台北市動物園」,新生了一匹「蒙古野馬」寶寶「勇春」,園方和台灣民眾都以歡欣鼓舞的心情,來迎接這個源自蒙古草原的台灣新住民。「蒙古野馬」的祖先曾經遍布整個歐亞大陸,13世紀蒙古「成吉思汗」的鐵騎曾建立橫跨歐亞大陸的「蒙古帝國」,被稱為〝蒙古黑旋風〞的騎兵隊,就是使用草原上的蒙古馬。後來由於蒙古草原環境破壞、人類過量捕殺,到19世紀時野馬已近絕跡, 1969年最後一次被發現野生個體,直到近代才經由動物專家復育後,再將個體野放回到適合牠們棲息的大自然中重新建立族群。「台北動物園」目前所有的「蒙古野馬」都是在動物園內繁殖的,也持續和世界各國的動物園合作繼續推行「蒙古野馬」的復育工作,「勇春」的二哥「勇伯」就是在這狀況下,被送到南韓的「首爾動物園」去建立家庭。
為了紀念「蒙古野馬」滅絕之後再度被人類發現,便以發現牠們的波蘭裔俄國學者的姓來命名重現江湖的野馬,稱為「普氏野馬The Przewalski's horse」,英語化的讀音「ʃəˈvælski」 或是「pʃəˈvælski」、蒙古國語「喀爾喀蒙古語Khalkha Mongolian」稱之為「Takhi」,目前最主要的野放復育區是在蒙古國中央省的「哈斯台國家公園Khustain Nuruu National Park, Takhin Tal Nature Reserve」。
在目前世界上較著名的所謂〝野馬〞來說,「蒙古野馬Takhi」是唯一真正在原生地復育的野馬群,其他地區的〝野馬〞都是從人工飼養的馬群中逃逸出來、或是被刻意野放出來後,逐漸適應大自然環境而存活下來的「野孩子」,牠們的祖先事實上是人類飼養的家畜。北美洲的「美國野馬American Mustang」、澳洲的「澳洲野馬Australian Brumby」,其實是歐洲移民帶進去的,並不是真正的在地原生物種。
根據我個人的經驗,美國地廣人稀,因此「美國野馬」似乎還是很寶貝,受到良好保護,特別是在「猶他州Utah」、「亞利桑納州Arizona」這些沙漠地區,當我們駕車旅遊時,很有可能與「美國野馬」會「不期而遇Unexpected Encounter」。
美國亞利桑納州的野馬Mustangs in Arizona
美國猶他州的野馬群 Mustangs in Utah
Horseback Riding in Southern California
加州的牧場女兒
然而,「澳洲野馬」的狀況則很悲慘。自1930s年代以來,澳洲「大雪山」地區就是他們主要的棲所;然而,從2016年起,「新南威爾斯州New South Wales」政府當局就計劃削減牠們90%的數量,將撲殺大量「澳洲野馬」。根據《BBC》的報導,「大雪山」地區的野馬數量約6000匹,已經對當地生態和原生物種造成嚴重威脅。政府打算在未來20年間使用誘捕、射殺、節育等方式,讓「澳洲野馬」的數量下降到600匹。「澳洲野馬」不是澳洲的原生動物,而是18世紀末期由移民引進,如果實施這項「滅種計畫」,對「Brumby」將傷很大。
澳洲野馬 Australian Brumbies
澳洲野馬 Australian Brumbies
「蒙古野馬」原產於蒙古國西部「科布多盆地Hovd」和中國新疆「準噶爾盆地」東部一帶,是世界上僅存的野馬。牠們的祖先曾經遍布整個歐亞大陸,在歐洲許多國家史前的洞穴壁畫中,形似「蒙古野馬」的畫像遠多於其他的動物,直到14、15世紀,歐洲很多地區還能看到成群的「蒙古野馬」,但是由於自然環境被破壞以及人類濫捕濫殺,到19世紀時,「蒙古野馬」已將近絕跡。
1879年,波蘭裔俄國探險家普攝沃斯基Przewalski,在當時「大清帝國」轄屬蒙古西部的「科布多」首次發現野馬。1881年,這種野馬便以這位探險家的名字來正式命名為「普氏野馬Przewalski's Horse」。由於在此之前,世人普遍認為「蒙古野馬」已不存在,這個發現曾經轟動一時,但是大規模捕獵「蒙古野馬」的災難也緊接著而來。
進入20世紀,由於人類的貪婪捕殺、戰爭的破壞,牧場的擴大、以及草原過度開發,完全破壞了草原生態環境,造成「蒙古野馬」的生活空間急劇縮小。田野紀錄顯示,在1967年人們最後一次看到野生群組、1969年最後一次看到野生個體,在那之後野生的「蒙古野馬」便徹底消失,這個物種的保護狀態也由「瀕危」變為了「野外滅絕」。
在「蒙古野馬」被發現後不久,一些俄、法、英等國家的研究機構和博物館,就開始對「蒙古野馬」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由於成年「蒙古野馬」非常機靈難以捕獲,於是歐洲白人便針對剛剛出生的小野馬下毒手。1899年到1903年間,共有總計約50匹左右的「蒙古野馬」被歐洲白人偷運回歐洲,成為了第一批由人工飼養的「蒙古野馬」。
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人工飼養的「蒙古野馬」數量並未擴大;甚至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蒙古野馬」僅在捷克「布拉格」、和德國「慕尼黑」這二處,總共剩下不到20匹的數量,其中又僅有一半具有繁殖能力,目前全世界各地飼養或野放的「蒙古野馬」,幾乎全都是這10匹(3公7母)「蒙古野馬」的後代;唯一的例外就是烏克蘭「阿斯卡尼亞·諾瓦野生動物園Askaniya Nova National Reserve of Ukraine」,為了重建「蒙古野馬」群組,他們除了從「慕尼黑」和「布拉格」買回幾匹野馬之外,還於1957年,從蒙古國的「國家種馬場」買來一匹真正野生的野馬(1947年捕獲)。
雖然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各國人工飼養的「蒙古野馬」數量持續增加,但是由於整個圈養族群的起源幾乎都是來自當初那10餘匹野馬,造成「近親交配」所引發的基因衰退問題十分嚴重;時至今日,這個問題依然存在。
1977年,「普氏野馬保護基金會」在荷蘭鹿特丹成立了,該「基金會」的兩個主要目標,一是將當前的「蒙古野馬」血統記錄數位化,建立起「蒙古野馬」血統記錄的資料庫;二是倡議將」蒙古野馬」放回歸大自然。1981年,「普氏野馬保護基金會」開始購買「蒙古野馬」,並儘量挑選血緣較遠的野馬進行繁殖。1986年,「基金會」開始和「蘇聯科學院動物進化形態學和生態學研究所」合作,準備共同在蘇聯或是蒙古境內,尋找一個適合野放野馬的草原區。最終於1998年在蒙古中央省成立了「哈斯台蒙古野馬保育區Khustain Nuruu National Park, Takhin Tal Nature Reserve」,面積廣達24,000英畝。
1992年開始,將第一批16匹「蒙古野馬」被運往該「保護區」進行野放,進展順利;該「基金會」陸續又在1994年、1996年、1998年分批將「蒙古野馬」送往「保護區」。2005年,「倫敦動物學會The 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ZSL」正式向「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IUCN」提出申請,將「蒙古野馬」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保護狀態,由原來的「野外滅絕」更改為「極危」、2011年,再調整為「瀕危」。9個不同的保護級別:滅絕(EX)、野外滅絕(EW)、極危(CR)、瀕危(EN)、易危(VU)、近危(NT)、無危(LC)、數據缺乏(DD)、未評估(NE)。
2017年7月1日,我來到了「哈斯台國家公園」。坐在蒙古大哥的越野車前座,我凝視著窗外的草原,邊尋覓野馬的蹤影、邊想著「杭蓋樂隊」的那首歌《杭蓋》,『…沉靜的杭蓋,飄落在遙遠的天邊。悄無聲息的寂靜,瀰漫乳春的芬芳。」試過幾個觀測點都失敗,未看到野馬、最後車子在旱溪邊停下,我們終於找到了野放的「蒙古野馬」群組。
據「保護區」的專員蘇德比里格告知,「蒙古野馬」喜歡群居,一個「群組」約有6至10匹「蒙古野馬」,由一匹公馬、幾匹母馬、和他們的子女組成。每個「群組」都有明確的活動範圍,並以每天3至6英里的速度在草原上遷移,牠們身上都裝置了GPS定位,使工作人員能追蹤他們的蹤跡。全蒙古目前有500多匹「蒙古野馬」、「哈斯台」就擁有超過300匹,分成33個「群組(家)」、其中有70多匹種馬(可交配之公馬)。
[哈斯台國家公園] 遊客中心
[蒙古野馬保育區] 會議室
[蒙古野馬保育區] 禮品店
[哈斯台國家公園] 遊客住宿區
我今晚在草原上的家
出發去找尋[蒙古野馬]
具有鷹眼般的蒙古大哥, 隨時告訴我車窗外草原上的地鼠(旱獺) 野兔 鹿群
蒙古大哥說草地上有[旱獺], 您看到了嗎?
草原風暴, 要下雨了........
果然下起驟雨.....
雨過天晴
On the road again!
草原上的氣象站
蒙古司機大哥開著俄羅斯越野車, 就像跑馬一般衝過路障
縱使是這種路面, 也沒有在怕!
山外山
繼續尋尋覓覓
蒙古大哥說, 山頭上有野鹿群
草原上的[泉眼], 是野馬最有可能出沒的地點
每位團友努力的找, 用力的看.......
這部灰色的俄國製越野車簡直是草原駿馬
找到了! 找到了!
我老妹夠天才吧! 手機沒有Zoon Lense, 可透過望遠鏡頭拍[蒙古野馬].
終於找到[蒙古野馬]! YES!!!
★ 【讀行天下】
☆ [駐台北烏蘭巴托貿易經濟代表處] (02) 2722 - 9740
@ 台北市基隆路一段333號國貿大樓11樓 #1112室
- [駐烏蘭巴托台北貿易經濟代表處 / 駐蒙古代表] 002-0976-11-328705
Taipei Trade and Economic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Ulann Bartar
@ 3rd Floor Taiwan Center, Chingeltei District, Ulann Bartar, Mongolia
旅遊日期:2017年7月1日 完稿日期:2017年8月12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