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清晨, 對流氣流旺盛, 是搭乘熱氣球升空的黃金季節.
【加州酒鄉】 360 納帕的天空:熱氣球之旅
夏天和秋天的清晨,加州酒鄉「納帕谷」經常可以看到有許多色彩鮮豔的熱氣球,它們飄盪在山谷的低空中,或浮沉在葡萄園的上空,形成一道非常特殊的風景線。但是由於它們出現得太頻繁,當地居民已經習以為常,根本懶得去理會;但是對於我們這些遊客來說,目睹一顆顆色彩絢麗的熱氣球,從充氣撐開、徐徐升空、掠過樹梢、升入空中、滯空飄盪、再緩緩降落,全程大約一個多小時,都是一連串驚喜連連的鏡頭。通常搭乘熱氣球的費用,除了飛翔時間之外,還包括一頓早午餐,因此從報到、充氣、升空、到「任務結束」,大約需四個多小時。從低空鳥瞰,可以見識到非常不一樣的「納帕谷」。
熱氣球掠過酒鄉的葡萄園上空
在納帕谷低空飛翔的熱氣球
做為休閒活動載具的「熱氣球」,是利用物理現象「空氣比重」的原理。當「氣囊(球)」內的氣體密度小於「氣囊(球)」外的空氣密度,「氣球」就會產生浮力;當「氣球」的浮力大於「氣球」及其負載的物體(籃框、乘員和加熱器)合起來的總重量時,「氣球」就可以向上浮起飛行。相反的,當「氣球」內的溫度逐漸降低,「氣球」內的空氣密度就逐漸變大,浮力也相對逐漸的變小,使得原本滯留空中的「熱氣球」,因為不堪負荷自己搭載的物體重力,而逐漸下沉,使得「熱氣球」緩緩的降落。
因此,「熱氣球」本身並不具備推進的動力裝置,完全靠「飛行員」操作「氣球」下方吊艙(吊籃)裡的「加熱器」來調整「氣球」內的空氣密度,達到「氣球」升降的功能;至於「方向」的操作,則依賴「飛行員」的技術,順著風向和氣流,跟著感覺走。
熱氣球包括[氣球]和[籃子(座艙)]兩大模組
[籃子]除了搭載乘客, 還須攜帶燃料
[座艙]頂上的[加熱器]正在使氣球內的空氣乾燥化
起飛前的"充氣" (燃燒使空氣乾燥)
台灣台東的熱氣球施放台地
快要準備好升空的熱氣球
Here we go ! Dude!
雖然西洋人的文獻將「熱氣球」的發明,飲水思源追溯到中國人的「孔明燈」,但是,這項在西元2世紀「三國時代」,由蜀漢丞相諸葛孔明發明,用來傳遞軍事信號的「孔明燈」,發展至今1800多年,也只是淪為觀光客製造環保垃圾和山林大火的「天燈」,並沒有具體的後續研發和驚人之舉。然而,歐洲人在1783年才學會施放「熱氣球」,發展至今才200多年,熱氣球以休閒運動的姿態,已締造人類熱氣球浮升34,668公尺的最高點紀錄、並有冒險家以熱氣球完成單人操作飛翔、環繞地球一周的創舉。
台灣平溪的天燈
台灣平溪的天燈
台灣平溪的天燈
18世紀,法國造紙商「孟格菲兄弟Montgolfier Brothers」,因為看到焚化爐中碎紙屑在火爐中不斷升起的啟發,而做了一個實驗。他們用紙袋將熱氣流聚集起來,使紙袋能夠隨著氣流不斷上升而跟著上升。1783年6月4日,「孟格菲兄弟」利用麻布上貼上紙張製成了氣球、注入熱空氣、成功的在法國里昂完成了無人熱氣球升空實驗(在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的展示中,有一個仿造當年這個熱氣球的模型)。
同年9月,他們受邀在法國巴黎「凡爾賽宮廣場」進行了第一次載有生物的熱氣球飛行,熱氣球的「籃子」裡,搭載的乘客是一隻羊、一隻雞、和一隻鴨子。法國國王路易十六世親率大批文武百官來到廣場,參觀熱氣球表演;10多萬巴黎市民也聞訊趕來湊熱鬧。
這次「孟格菲兄弟」是使用輕質薄紗貼上牛皮紙,來做成一個直徑約12公尺的大氣球,搭載著〝乘客〞(山羊、公雞、和鴨子)的熱氣球,成功的升空、大約8分鐘之後抵達預設的500公尺高空、滯空停留數分鐘之後,受到側風影響,降落在巴黎市郊5公里處。
這次的試飛表演成功,激起了法國人對熱氣球的極大興趣。「孟格菲兄弟」於同年11月21日在巴黎進行載人的熱氣球試飛。由羅契爾和阿蘭德斯操作的熱氣球成功的升空後,抵達預設的1000公尺高度、在空中滯留25分鐘、然後安全的降落在巴黎市區的另一個約3公里附近的降落場。這是人類第一次飛上青天,比萊特兄弟的飛機早了120年。
台北市立天文教育館展示複製人類第一顆熱氣球
1793年,熱氣球飛行被引進到美國,由一名法國裔的飛行探險家布蘭查德Jean Pierre Blanchard在賓州費城的「核桃街監獄Walnut Street Jail」成功試飛。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材料科技的進步使得製作熱氣球的材質和加熱器的裝置與燃料,都有突飛猛進的成果,使得熱氣球飛行更普及,成為不受地點約束、且操作簡單方便的公眾體育項目。
2002年,美國冒險家符塞特(James Stephen “Steve” Fossett 1944 - 2007),成功的完成獨自操作熱氣球環球一周的創舉。出生於田納西州的符塞特,畢業於史坦佛大學經濟系,是一位成功的美國企業家,喜歡冒險。在2002年7月3日,他從澳洲出發,共耗時320小時33分鐘,完成單人操作熱氣球環繞地球一周後,安全返抵澳洲降落,締造了人類首次以熱氣球環繞世界一周的紀錄。雖然烏克蘭牧師康裕科夫Fedor KonyuKhov於2016年以2016年7月11日,以272小時11分鐘的飛行時速刷新紀錄,但是尚未被認證。
因此正式的環球紀錄保持人至今仍是符塞特,不幸他於2007年9月3日,於駕駛輕航機飛越內華達州大盆地後,失事墜機在雪嶺山脈。直到2008年9月,登山客才意外撿獲他的身分證和找到墜機殘骸,符塞特的遺體可能被野獸侵噬,只剩兩根大骨頭。
近年來,搭乘熱氣球鳥瞰「納帕谷」,成為到加州酒鄉旅遊時極為受遊客歡迎的活動。由於黎明時陽光乍現,「納帕谷」的溫度逐漸轉溫暖、使得山谷內充滿了上升的氣流,是飛行熱氣球的最佳時段,各家提供熱氣球飛行服務的公司,都搶在這黃金時段起飛;因此,如果您住在舊金山灣區,想體驗熱氣球飛行,最好起個大早趕往「納帕谷」、或前一晚就入住當地的旅館,大約七點左右(根據季節和天氣狀況,略有微調),接駁車就會到旅館來接遊客前往起降場。
遊客可觀賞到「熱氣球」現場充氣的景觀,然後依照指示對號入座進入座艙「籃子」內。不管「籃子」大小(4-8乘客,據說有16乘客巨無霸,但是我沒見過)都有一名駕駛員,負責操控熱氣球的升降和前進,乘客只需負責驚叫和歡笑,並努力的飽覽從不一樣視野角度看到的葡萄園和酒莊。或許是為了尊重隱私與安全,熱氣球滯空時大都遠離酒廠、住宅、或市區,飄盪在較沒有人煙的葡萄園或山林草地的上空,使得「籃子」外的景觀特別賞心悅目。搭載熱氣球的時間(就座、升空、滯留、降落、離座)全程約1小時多,加上升空前的準備時間、降落後的餐敘(brunch),大約是整個上午的活動流程。這是一項非常值得體驗的另類酒鄉之旅,讓您觀賞到不一樣的「納帕谷」。
納帕谷的熱氣球之旅"大咖" (轄有3個不同價位的子公司執行飛行任務)
清晨開始出發前的[鼓氣]
[籃子(座艙)] 頂上的加熱器
蓄勢待發
Get on Board!
在曙光中出發, 緩緩升空.
我願飛向藍天!
從[籃子]鳥瞰納帕谷
Over the hill!
滯空鳥瞰晨光下的酒鄉
葡萄園中的投影
飛翔在林梢
清晨的酒鄉
準備返場降落了!
Happy Landing !
吹牛自己有多神勇的時刻來臨了! Brunch Time !
2017年的世界大學運動會在台灣舉辦, 以熱氣球傳遞聖火.
石門水庫的[熱氣球嘉年華]
★ 【讀行天下】
- [Napa Valley Aloft] (707) 944-4400
@ 6525 Washington street , Yountville, CA 94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