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還沒有降落, 我已經愛上藍海 白沙 綠地 的峴港海灘.
【走進越南】 8402 早安峴港
越南中部的「峴港」,擁有綿延30多公里的白色沙岸,被許多旅遊雜誌譽稱為度假天堂。我搭乘的「越南航空」班機正從外海轉進「峴港」海灣,準備降落在「峴港國際機場」,我迫不及待的隔著機窗朝外鳥瞰,眼皮下只見一片藍海、白沙、綠地,那美麗的海岸線,讓我十分興奮激動,在飛機尚未降落之前,我就已經愛上這個港都。
飛機上鳥瞰[峴港灣]
在機場櫃台check-in行李時,航空公司地勤櫃檯的美眉在我的行李箱掛上了「DAD」的識別紙條,我嚴肅的問一句「Where’s Mom?」,她先是一愣、然後嫣然一笑、拋下一句「Have a nice trip!Good luck in Vietnam」,我反而被她挪揶,被當成去找「越南新娘」的台胞。國際民航組織(IATA)將越南中部的「峴港國際機場」賦予代號「DAD」,讓我在旅遊前就感到心情愉快。
位於「峴港」市區南側的「峴港國際機場」是越南的第三大國際機場(僅次於胡志明市的「新山一國際機場」和河內的「內排國際機場」),目前有往南/北一條主跑道、一條平行的滑行道、和一個直升機起降場。
目前由台灣「桃園國際機場TPE」前往「峴港DAD」的航線,由「越南航空」的子公司廉價航空「捷星太平洋Jetstar Pacific」執行直飛定期航班,如果搭乘「中華」、「長榮」、「越南」等航空公司的班機(可以從「桃園機場TPE」、或高雄「小港機場KHS」出發,則需要在「胡志明市SGN」或「河內HAN」轉機。
台灣到越南的飛行時間約需3小時、兩地時差「-1小時」(台灣的中午12:00是越南的時間上午11:00)。另外,從「胡志明市SGN」轉往「峴港DAD」的國內段約需80分鐘,「峴港機場DAD」到市區約3公里、計程車需10萬「越南盾VND」(一張淺綠色鈔票)。
機場啟用於1930s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皇軍佔領了「法屬印度支那半島」(包括了今天的泰國、寮國、緬甸、和越南),皇軍的海軍航空隊修築了「峴港飛行場」來做為「南洋戰區」的主要基地之一。1959年到1975年「越南戰爭」期間,「峴港機場」成為美軍在越南的主要空軍前進基地,將機場擴增到今天的950公頃(2350英畝)、瀝青跑道延伸到3048公尺。直到今天,在滑行道的側邊仍然可以看到當年軍機機堡的遺跡(目測尺寸可能是戰鬥機)。由於這個基地太接近南、北越界線的「北緯17度線」,很容易遭受到來自越共的攻擊,駐越南美軍將台灣台中的「清泉崗機場」做為轉場基地,稱為「CCK Air Base」,不但是駐越南作戰美軍往後送度假時的「後方」,更將威力強大的戰略轟炸機B-52進駐台中,將「CCK」做為後勤補給站和攻擊發起時的前進基地。
美國藝人巴布霍伯, 1969年來到台中[清泉崗空軍基地]進行聖誕節勞軍
與B-52轟炸機合影
「峴港」的越南文「國語字」寫成「Đà Nẵng(音〝打囊〞)」、古語「喃字」寫成「沱㶞」。16世紀時,越南處於「南北朝」分治,這裡是「廣南國」的一位諸侯「阮主Chua Nguyen」的屬地,但是那時候的「沱㶞」只是京城「順化」和港埠「會安」之間的一個小漁村。法國殖民時代,將「沱㶞」的法文名稱音譯作「土倫港」。然後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越南華僑將古文「喃字」的「沱㶞」寫成現代漢字「峴港」,沿用至今。我問地陪越南妹阮氏阿蔘典故,她笑呵呵的敷衍我,因為如果從海面來「峴港」,它是藏在「山茶半島」的山下,所以看到「山」後面就「見」到「港」喽!被打敗!
直轄市「峴港市」,人口754,500多人,是全國第四大城(次於胡志明市、河內、海防),下轄6個郡(市區)、2個縣(鄉下)。其中最特殊的是「黃沙縣(越南語:Huyện Hoàng Sa/縣黃沙)」,又稱「黃沙島縣(越南語:Huyện đảo Hoàng Sa/縣島黃沙)」。
1949年,蔣介石被踢出中國大陸之前,這些「南中國海」西側的群島被稱為「西沙群島」是〝中華民國固有的疆土〞;1949年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裝民兵接收了「群島」北側的部分島嶼;同時,越南共和國(南越)則趁著一片混亂,佔據了「群島」南端的幾個島嶼,並在較大的「珊瑚島」(越方稱「黃沙島」)設立了行政中心。這兩個國家都聲稱擁有群島各個島嶼的主權,中國稱之為「西沙群島」vs 越南稱之為「黃沙群島」。
1974年1月,劍拔弩張的中、越兩國終於爆發了一場「西沙海戰」。中國海軍大獲全勝,奪取了「西沙群島」所有島嶼的主權,設置了中國南海省「三沙市」來轄理,人民政府設在「永興島」。這個新建置的城市,轄區包括「南海」的「中沙」、「南沙」、「西沙」各群島,島嶼總面積13平方公里、海域200多萬平方公里、常住3500人、流動人口25,000人,是全中國面積最大(占中國國土陸地面積1/4)、人口最少的城市。
1975年「越戰」結束,南、北越統一後的「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政府,則於1982年12月19日,批准在「黃沙群島」(亦即「西沙群島」)設立「黃沙縣」,隸屬於直轄市「峴港市」下面的市轄縣。但是越南目前並未實質控制「黃沙群島」中的任何一個島嶼,因此,依照越南法律原應設在「黃沙島」(中方稱為「珊瑚島」)的「黃沙縣縣政府」,其辦公地點目前設在「峴港市」的市區。
2018年3月5日,美國航空母艦「卡爾文森號USS Carl Vinson」訪問「峴港市」,艦上的5500多名官兵,在度假勝地「峴港市」停留5天。這是自1975年「越戰」結束後,美國駐越南的文武官員和僑民,搭乘軍艦從「峴港」撤出之後,43年來首度美國軍艦再度駛進「峴港」;而且,當年美軍開始介入「越戰」時,第一批高舉著星條旗的美軍就是在這個口岸登陸。
峴港的歷史天空,總是佈滿南海風雲的詭譎。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日本皇軍從這裡飛向南洋戰場、越戰時期的美軍機艦源源駛入「峴港」,現在中、美兩個強權又在「峴港」的門口展現肌肉,爭奪商機。中國在積極打造「永興島」的同時,美國的石油公司「Exxon-Mobil」正和越南的控股公司「CNN Vietnam Joint Stock」在「峴港」門口進行著海上油田天然氣開發《藍鯨計畫Blue Whale Gas Field Project》,準備投入45億元、花5到10年時間、去開發估計1500億立方公尺的蘊藏天然氣。這可能才是「卡爾文森號」訪問「峴港」秀肌肉的真正目的,而不是來緬懷1975年那次不太光彩的撤軍行動。
停泊在[峴港灣]的美國航空母艦[卡爾文森號] (新聞照片)
根據台灣「東森電視」引述國際知名旅遊網站「TripAdvisor」,於2015年由使用者評價,分析出《世界十大爆紅旅遊景點》,其中亞洲城市占了五個名次,第一名就是由「峴港」奪得,第二、三名則分別是柬埔寨施亞努市(Sihanoukville, Cambodia)及賽普勒斯利馬索爾市(Limassol, Cyprus),泰國喀比府南灣(Ao nang, Thailand)則位居第四名、日本沖繩那霸(Naha, Japan)位居第六名。
遊走在「峴港」的市區,讓我有穿梭在台灣東海岸城鎮的感覺,舉目都是熟悉的陽光、藍天、碧海、及青色山脈;然而當我漫步在「峴港」的海灘,我又覺得彷彿置身於美國夏威夷的威基基海灘(Waikiki Beach, Hawaii)、或是南加州的聖塔摩尼卡(Santa Monica, California),柔軟細緻的白沙灘、蜿蜒幽靜的濱海步道、隨風起舞的椰子樹,這一切的景觀都是渾然天成。
我入住在「峴港」濱海「武元甲路Vo Nguyen Giap」的「芒青飯店Muong Thanh Luxury」,飯店名稱的越南語發音為「猛湯」,是一家五星級的新開幕觀光飯店(另有一家四星級的「猛湯」位在市區「韓江」邊上)。「峴港」的「武元甲路」有如「威基基海灘」旁的「Kalakaua Avenue」、或是「聖塔摩尼卡」的「Ocean Avenue」,是一條濱海的交通幹道,許多的觀光飯店、休閒渡假村都座落在這條大街上,它的東側就是碧海藍天的「東海」。
我入住的「猛湯飯店」,隔著馬路、對面就是「美溪海灘My Khe Beach」,它是南北長達30多公里「峴港灣沙灘」中的一段,北邊是屬於公共公園「東方公園East Park」一部份的「范文同海灘Pham Van Dong Beach」、南邊則是被財團霸佔的「山水海灘」。
我投宿的[芒青飯店] / [Muong Thanh Da Nang] 越南話發音為 "猛湯打囊"
曙光下的[芒青飯店]大廳
到「峴港」旅遊沒有住宿在海灣的濱海地區,可能是一種遺憾;如果已經住宿在濱海的旅館,卻錯過到沙灘上看日出,則可能是一種浪費。
五月初,「峴港」的日出時間為05:25左右(建議您提早到海灘,不是為了「卡位」,而是不要錯過日出前絢麗的黎明景觀)。由於越南的夏天非常酷熱,因此越南人的白天很早開工,咖啡廳和攤販大清早6點左右就開始營業,商店則是8點左右。因此,清晨5 點鐘的海灘上,已經聚集了許多晨起運動的民眾,有人在海水中晨泳、有人在水岸邊慢跑、有人在沙灘上練瑜珈、更多人在曙光中守候「東海」升起的朝陽。(越南人稱呼的「東海」亦即華人「南海」的「西沙群島」附近海域)。
[美溪海灘] 看日出 攝於2018年5月5日 05:25
在歷史上,「打囊」(峴港)只是國都「順化」和港埠「會安」之間的一個小漁村;但是,今天的「峴港」,由於有許多國際旅行的直航班機、度假飯店如雨後春筍的興建,許多國際品牌飯店不斷進駐、加上許多現代化的Spa,推出一面眺望海景,一面進行紓壓理療的套裝行程,成為當下到越南度假旅遊的新潮流,使得「峴港」已成為中部越南觀光旅遊產業的領頭羊,許多國際旅客(包括在下)都以「峴港」為住宿點,進行附近景點的「一日遊」,例如,「巴拿山渡假村Bana Hills」、「順化皇城」、「會安古鎮」、「迦南島竹筒舟」,都是很熱門的觀光景點。「峴港」的旅遊業正如冉冉東昇的旭日,終將發光發熱。
向北眺望[范文同海灘]
峴港的摩托車陣
粉紅色教堂
韓江市場 (在地人最喜愛的傳統市場)
加油站
韓江大橋 (圓形橋墩可以90度旋轉橋面, 讓航行在[韓江]水道中的船隻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