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讀水】(91)歷史的見證者:大黃蜂號航母
1944年3月15日,美軍二十四艘「艾塞克斯Essex」級航空母艦之一的「大黃蜂號USS Hornet (CV-12)」,悄悄的駛離位於夏威夷的母港「珍珠港」,航向西太平洋,目標是向美國海軍快速打擊部隊(Fast Carrier Task Force)「第58特遣隊TF-58」報到,開始她往後18個月在太平洋上與日本帝國海軍纏鬥的烽火生涯。「大黃蜂號」除了配屬的驅逐艦、巡邏艦、補給艦等護衛戰艦,她本身搭載著100架戰鬥機,以及作戰乘員共3448人,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上武裝部隊。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2年10月20日到25日,發生於南太平洋「索羅門列島Solomon Islands」海域的「聖塔克魯茲戰役The Battle of Santa Cruz」,日本歷史稱為「南太平洋海戰」,是以美國海軍為主的「盟軍」與日本的「帝國海軍」,繼「珊瑚海」、「中途島」戰役後,最大型的殊死戰。從戰略的眼光來看,「盟軍」雖然輸了這次戰卻在三年後贏得整個戰爭,因為她的第一艘航空母艦「大黃蜂號CV-8」,在這次海戰中被「帝國海軍」擊沉,因而激起美國人積極「抗日」的同仇敵愾,加速戰艦的製造。從此掛著星條旗的美國海軍艦艇,縱橫在太平洋水域上,如同在自家領海內。而贏得那場被稱為「丕利勝戰Pyrrhic Victory」的「帝國海軍」,卻因為航空母艦被擊毀,以及訓練精良的艦隊官兵大量喪命,導致「帝國海軍」幾乎解體,無法立即恢復戰力,造成戰場局勢開始潰敗。而首當其衝的,就是殖民地的台灣人開始直接被捲入戰火。我的伯父被「徵召」投入南洋戰場,我的父母親被迫中綴學業,「奉工」鋪設機場戰備跑道。據說我家鄉的「新竹機場」,是當年「神風特攻隊kamikaze」的重要基地之一,所以經常遭受到「盟軍」美國飛機的密集轟炸。
在菲律賓的雷伊半島海戰之後,日本開始節節敗退。以美國為首的盟軍則乘勝追擊,由18艘航母,及附屬巡邏、驅逐、運補等戰艦組成的快速打擊部隊,「第38特遣隊TF-38」,開始由南洋向北挺進,準備直逼日本的本土。「TF-38」轄屬3個「戰鬥群Task Groups」,每個「戰鬥群」分別都擁有數艘航空母艦及附屬戰艦,所以「TF-38」的「戰鬥群」既能實施聯合作戰,也能獨當一面分頭進擊。因此,就在擔任正面佯攻的「38.1戰鬥群」進攻高雄,「38.4戰鬥群」負責戒護,防制佔領中國沿海的日軍,越過台灣海峽對美軍反撲的同時,1944年10月12日,特遣隊成員之一,隸屬「38.3戰鬥群」的航空母艦「大黃蜂號」進入了指定的戰鬥位置,北緯22度44分、東經122度54分,也就是大約在台灣東方75浬的太平洋海面。她被賦予的任務是:利用艦載的戰鬥轟炸機,奇襲北回歸線(北緯23度)附近,台灣島上日軍在嘉義和台中的機場。整個TF-38的1000架戰鬥轟炸機,從10月12日到10月15日,同時對台灣進行四天的密集轟炸攻擊,使日本在台灣島上損失500多架戰機。這不但替日後的登陸琉球、轟炸東京清除障礙,也相對削弱侵華日軍的倚靠,使得中國軍民的抗日局勢有了逆轉的機會。而台灣民間,對於「媽祖婆裙揮美軍砲彈,拯救蒼生」的神跡,也就是指這次的美軍空襲台灣。
當「大黃蜂號」一路由琉球向日本本土九州Kyushu、四國Shikoku,往東京逼近時,日本派出他們的超級戰艦「大和號Yamato」迎戰。但是「大黃蜂號」在艦載戰機掩護下,不但毫髮未傷,並且向七萬兩千噸的「大和號」送上四顆魚雷和三枚炸彈,使得這艘巨艦帶著她的2488名帝國海軍葬身海底。如同發瘋的困獸,日本軍部發動所有能攻擊的火力,投擲向「大黃蜂號」,她卻依然屹立不搖。
直到戰爭勝利的前夕,1945年6月5日,一場颱風夾帶的海水,竟然沖垮她的飛行甲板前緣。這迫使「大黃蜂號」減速到18.5節(knots)的航速緩行,並在十天後脫離戰場,回到美國本土西海岸,進入加州的海軍船塢進行修理。兩個月後,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將軍Douglas McArthur,登上停泊在東京外海的「尼米茲號USS Nimitz (CVN 68)」航空母艦上,接受日本投降。因為對日作戰而誕生、並在烽火中戰功彪炳的「大黃蜂號」,卻因天災而失去見證歷史的機會和殊榮,真是天意不可測。
在「大黃蜂號」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18個月服役期間,她曾遭受過59次敵軍日本的猛烈攻擊,但是她卻從未被日軍炸彈、魚雷、或「神風特攻隊」的自殺飛機直接擊中過。相反的,她的艦砲和艦載戰機卻給予日軍沉重打擊:擊落纏鬥中日機668架、炸毀停機坪上的日機742架、擊沉日本艦艇73艘、另37艘「擊沉或失蹤」、擊傷日艦413艘。
在舊金山的「獵人岬角船塢Hunter’s Point」(今「燭台球場」旁)修整後,「大黃蜂號」曾執行五次「魔毯演習Magic Carpet」,運送從關島和珍珠港復員返鄉的美軍戰士。然後在1947年1月15日,被除役封,暫時存在「獵人岬角」。直到1951年「韓戰」爆發,她在裝上現代化武器和通信系統後復役,加入「韓戰」。並在1960s年代的人類探月之旅中,扮演回收「阿波羅Apollo-11」太空船的任務。至今「大黃蜂號」的統艙中仍展示著保留下來的「隔離艙」,讓遊客緬懷太空人阿姆斯壯的一小步、卻是人類一大步的「探月之旅」。
經歷烽火硝煙浪濤後的「大黃蜂號」,如今平靜祥和的倚偎在阿拉米達歷史的港灣內。對曾經在艦上服役的官兵來說,她是一輩子的感情和回憶。對曾經在她的艦載戰機炸彈威脅下的台灣人來說,也是一種「戰爭與和平」複雜的歷史情懷。
★【讀行天下】
☆ [USS Hornet Museum] Pier 3, Alameda Point, Alameda, CA 94501 (510) 521-8448這艘戰艦博物館停泊在原本「阿拉米達海軍航空站」的軍用碼頭區,從南灣聖荷西北上,或是從舊金山市中心聯合國廣場開車過來,都大約僅需二十分鐘行車時間。在I-880高速公路「奧克蘭市」路段,從「Alameda / Broadway」出口下高速公路,沿著「Alameda」的路標,進入「Webster Street」隧道西行,到「Atlantic Avenue」向右轉,循著「大黃蜂」的標示,即可抵達軍港碼頭區。若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可以從舊金山搭乘「越灣渡輪Alameda/Oakland Ferry」或是「灣區捷運BART」,在阿拉米達渡輪碼頭,或是捷運車站,可以搭乘免費接駁車,每三十分鐘一班車的AC Transit Line #50,直接送抵軍艦停泊碼頭區的停車場。開放給遊客登艦參觀的時間為每天早上十點至下午四點。附近值得參觀的景點還有:奧克蘭市區內的「加州博物館」、港邊美食購物區的「傑克倫敦廣場」,是很好的「灣區一日遊」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