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9309a

看山讀水93)紅橡號的故事

「紅橡號SS Red Oak Victory」雖然只是一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被美國海軍徵調做為運輸艦的貨輪,但是她的一生卻是精彩多姿。在巾幗英雄「焊工溫蒂Wendy the Welder」們日夜趕工下,「紅橡號」在北加州的列治文「凱撒造船廠」(Kaiser’s Richmond Shipyard)被這些娘子軍們,只花卅天的功夫就製造完成。隨即投入西太平洋的戰場,擔任軍需的運輸,直接支援美軍特遣艦隊對抗日本帝國海軍的作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她先後參加「韓戰」與「越戰」,歸建後被封存在芮珊灣(Suisun Bay),成為「幽靈艦隊mothball」的成員之一。最後在「娘家」列治文居民們的奔走下,「紅橡號」得以脫離「幽靈艦隊」,回到故鄉「娘家」列治文,停泊在她當年誕生的港口碼頭區。今天的「紅橡號」成為列治文的市一座水上博物館。

 9301 灣區步道                  

 

大約從五千年前開始,列治文市和許多濱臨水邊的北加州城市一樣,就有原住民奧隆尼印地安人(Ohlone Indians)在這裡成立聚落,過著漁獵生活。直到歐洲白人殖民帝國侵入這個地區,教會文明摧毀印地安文化和社會制度,白人帶進來的傳染病造成印地安人種族滅絕。

184912月,加州立法會議在加州首府聖荷西(San Jose, California)舉行,代表舊金山的藍道夫(Edmund Randolph)成為州眾議員。藍道夫出生於東岸維吉尼亞州的首府列治文市(Richmond, Virginia)。1854年時,西太平洋鐵路的「聖荷昆到舊金山」段(San Joaquin Valley and San Francisco Railroad)正在尋找鐵路西端的終點站。由於思鄉情切,他便公器私用,利用自身立法委員的身份,關說聯邦地理測量人員,在鐵路公司選定的終點站位置命名為「列治文Richmond」。1899年出版的鐵路路線地圖,果然出現「列治文Point Richmond Avenue」,還特地開闢一條大馬路做為聯外道路,稍後這條路更名為「巴勒特大道Barrett Avenue」,成列治文的主要商業大街。接著,艾奇森Atchison、托丕卡Topeka、聖塔菲Santa Fe各鐵路公司也都先後將列治文做為西岸得終端站。聯邦於1900年核准在列治文成立郵局。1905年,列治文正式建政為市。

9304 造船廠第三號船塢

由於地緣接近釀酒葡萄的產區納帕、索諾瑪、馬林等縣,以及港口和內陸鐵路網的優勢,列治文的釀酒業曾蓬勃發展,在1919年美國頒布「禁酒令」之前,列治文曾擁有全世界最大的釀酒廠,至今仍可看到酒莊「Winehaven」的遺址廢墟,籬笆圍在摹拉特區的西大道旁(Western Drive in the Point Molate Area)。

1901年,標準石油公司選定列治文設立煉油廠,一百多年後的今天,如果您開車往來東灣到馬林縣之間的I-580「列治文大橋」,在這座雙層鐵橋的北側,仍然可以看到山坡上林立的油槽和煉油廠仍在運作的濃煙,那便是「雪弗隆煉油廠Chevron Richmond Refinery」。趴趴虎曾在夜晚開車過橋,發現鐵橋南側海面有一小島狀建築物,島上燈火通明,我自作聰明認為是個「新發現」的海上餐廳,決定去為我的「老饞遊記」找素材。摸索半天找到目的地,其實它只是「雪弗隆」的遠洋油輪卸油碼頭。是我想太多了!

9302 Richmond & Chevron Oil

完工於1957年的I-580「列治文大橋」,全長5.5哩,跨越「聖帕布羅灣」。由於它位於航道上,所以部份橋面必須高高聳起,鋼架外形看起來像雲霄飛車,行車其上也是高低起伏,因而被謔稱為「雲霄飛車橋The Rollercoaster Bridge」。

9310a

9310 被稱Rollercoaster Bridge的大橋

9310b 

1930s年代,福特汽車公司曾在列治文設立裝配廠,稍後遷到南灣的「美而不大市Milpitas」。在列治文港邊留下的雄偉壯觀大廠房,於1988年被登錄為「國家歷史建築」。目前該建築物被規劃為大型活動的場地。

9303a

9303 福特汽車廠 

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美國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了對付日本的帝國海軍,美國急需大批火力強大的戰艦和提供後勤補給的運輸艦。列治文北岸的「媚兒島海軍造船廠」已經不敷使用,於是由民營鋼鐵公司「凱撒Kaiser Permanente」,立即在南岸設置了「凱撒造船廠Kaiser Richmond Shipyard」,四座造船碼頭,共27條生產線船塢水道,同時向全美國徵聘造船工人,準備全線、全編制額、24小時施工。

9308 夕陽下的紅橡號全景

政府與造船廠為了提高婦女加入造船業的意願,也提出許多配套的福利措施,讓這些支援前線作戰的後勤巾幗英雄能安心投入國防製造工業。首先,許多美國南部和中西部傳統農業州的非洲裔勞動人口,特別是男性去從軍後,留下在家鄉的非洲裔婦女,更是聯邦政府積極鎖定徵聘的主要勞工來源。她們被大批大批的遷入灣區,安排住進列治文,和鄰近的柏克萊、阿巴尼等地的住宅區。為了方便她們能通勤到造船廠,政府特地鋪設輕軌鐵路,從以上三個城鎮的住宅區直接通往造船廠。為了讓這些家庭主婦能安心全力造船,由政府出面組織了「看護制度daycare system」,也就是由少數專業婦女負責,全職看護所有造船媽媽們的子女,這便是今天美國社會中兒童看護制度的由來。另外,針對這些造船媽媽們的醫療保建,特地成立公立醫療團隊「Richmond Field Hospital」,並規劃出一套完整的健保措施,衍生成今天的「凱撒健保Kaiser Permanente HMO」。

9305a

9305 造船廠零件倉庫 

這些被照顧得無微不至的造船媽媽們也很爭氣。她們精準的焊接鋼板,熟練的操作造船器械,超高造船生產率的身手被暱稱為「焊工溫蒂」。三年多的戰爭期間,她們在列治文船塢完成747艘運輸艦,數量排行全美第一。列治文船塢生產兩種運輸船艦,較大型的稱「勝利級Victory」,除了當貨輪,因航速快、載重量大、還很方便架設機槍,常被軍方徵調做為運輸艦;另一型則為較小型的「自由級Liberty」貨輪。列治文的造船媽媽們平均每卅天可以完成一艘船艦的製造,最佳紀錄是五天內造出一艘「自由級」輪船。

9309 港灣內的紅橡號依然威武 

「紅橡號」是列治文造船媽媽們完成的第558艘「勝利級」貨輪;也是造船媽媽特地為軍方改裝,使她具有自衛武力的十艘武裝「勝利級」運補艦之一,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線海戰烽火中,唯一存活下來的「勝利級」運補艦。更稀奇的是,據船上海軍退休的美軍朋友告訴我,當初美國設計製造「勝利級」,純粹是為了急迫去打第二次世界大戰,所以鋼板焊接以「能用」為指標。許多軍艦迷們都很訝異,加工趕製出來的「紅橡號」竟然連闖「世界大戰」、「韓戰」、「越戰」毫髮未傷,未曾被砲火轟及,甚至晚年退役,停泊回列治文碼頭,六十多年過去了,鋼板焊接縫隙竟然依舊完好,沒有殘破老態。

9306 紅橡號側舷

「紅橡號」全長455呎、寬62呎,於1944119日上午10:00時在列治文港下水啟用。隨即於1944125日被軍方徵調為運補艦,賦予番號「USS Red Oak Victory (AK-235)」,並在舊金山港裝滿軍需品,航向珍珠港,轉往美國海軍在南太平洋上的神秘基地「幽里地Ulithi」。該地位於東京東南方1300浬,是個珊瑚礁,可停泊700多艘軍艦,是當時世界上最大海軍設施,「二戰」期間,美軍一直以此為秘密的前進基地。

9306a Red Oak

「紅橡號」在「第十聯勤指揮部」統御下,進出菲律賓群島無數次,為美軍特遣艦隊進行運補。她也曾投入美日海軍決死戰的「雷伊半島海戰」,以及緊接著略過台灣,直取硫球的「跳板攻擊」登陸戰。「紅橡號」參與了每個戰役,從未失手,甚至毫髮未傷。「韓戰」期間,「紅橡號」受命擔任運補任務,航行於日本、南韓、巴基斯坦、印度、星加坡之間。「越戰」時,則以軍郵非戰鬥艦艇身份,航行於日本、越南、菲律賓。

9307 紅橡號上的機槍

1968年,正式被除役歸建,封存於北加州的「芮珊灣」,加入「幽靈艦隊」(其實真正法定名稱為「國防後備艦隊National Defense Reserve Fleet」)。經過列治文地方人士奔走爭取,國會於1996年,同意將「紅橡號」移交給非營利的「博物館協會」。歷經烽火洗禮的「紅橡號」,終於在1998920日榮歸故里列治文港。目前她是由非營利的「列治文歷史博物館」出面,由一群熱心的海軍退役志工負責保養維護,另一群社區志工執行營運管理,成為列治文市國家紀念公園「Rosie the Riveter / WW II Home Front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的一部份,開放給民眾登艦參觀。

9301a

9311

 

★【讀行天下

[Richmond Shipyard / SS Red Oak Victory] (510) 237-2933

1337 Canal Blvd., Richmond, CA 94804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趴趴虎的部落格 的頭像
    趴趴虎的部落格

    趴趴虎的部落格

    趴趴虎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