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饞在台北】11401F 台北伍角船板
『伍角船板,是一個女人蓋的房子,特色是用水泥、鐵材、陶塑、漂流木等素材雕塑百個女人所構築。
作品傳達作者追求性靈、情愛、感性和幻想。
最佳欣賞角度:
大門前面(兩個女人雀躍蝶舞)
二樓左右面(魔界場城)
四樓樓間(深隧誘惑)
謝麗香獨特的建築藝術,建築物並不是為了把人監禁在房子中而生,藝術也不是依附於建築的裝飾品,兩者是一氣呵成的工事。他們像是把建築物內裡外翻,呈現出肌理、紋飾和雕鑿的「觸感建築」,這種觸感讓習慣了都會水泥模組的我們,找回身體的觸覺。』
(抄錄自台北內湖[伍角船板]餐廳入口門柱)
第一次「發現」這個造型怪異的建築物,是一個悶熱的夏天,我和小妹美妤一家帶爸媽到「劍潭古寺」爬山後,到「美麗華」地下室的美食街吃刨冰。我本來就是個沒啥藝術細胞的老粗,看到那高大又具螺紋外表的「怪物」,除了好奇,我心裡第一個直覺反應是:[台北人真會搞創意噱頭,雖然看不懂是啥鼕鼕,肯定是主題餐廳之類],我本來就是個「凡事問夫」,經闖關打聽結果,果然是餐廳,叫[伍角船板]。嘿!絕啦!不但屋子搞怪,連名字都取得怪怪的。有趣!我喜歡。
『我沒有名片,也沒有頭銜,大家都叫我「香姐」。』,她,謝麗香,就是[伍角船板]的原創者,全台灣有四家店,分別在台北、台中、新營、台南。它們彼此不是「分店」,因為每一家都是「香姐」親手打造的「本尊」,造型完全不一樣。
台北店的外型是兩個仰著頭,長髮隨風飄逸,穿著沙龍長裙,巨大的女人塑像,她們把水泥房子完全包裹在裙擺內,擺出扭臀跳舞歡喜迎賓的開心姿態pose,客人必須鑽入女人石榴裙下才能進入餐廳,雖有點曖昧的影射,但是視覺的震憾讓你完全沒有「想太多」的空間。走道和牆面則是以鐵絲網噴上水泥構築成粗糙的表面,圖案則有花朵和葉子,象徵女性孕育萬物大地。
大門是很傳統的中式建築雙扇木門造型,還配有大銅環,但是它其實是感應式的滑動開關大門,復古和科技結合,十分有趣。屋內到處是不規則的圓形圖案,據說那代表女性源源不絕的母愛能量。四層樓高的用餐區,卻有一般建築七層樓的高度,中庭底層除小橋流水,還有一艘停靠池邊的蘭嶼木舟。既然是以女性為創作主題的餐廳,「香姊」源源不絕的創作靈感,就表現在作品女性千變萬化的肢體語言,或婀娜多姿,或風情萬種。
「香姊」說:『很多人以為蓋[伍角船板]是為了開餐廳,其實是錯的,我真正要表達的是對建築的想法。但是蓋房子要有錢,也不想讓空間閒置,所以只好開餐廳』。
因此[伍角船板]的菜單非常簡單,根據季節變化,永遠只有十道菜色,也沒有主打的招牌菜,但是因為廚師都來自五星級飯店,手上有幾把刷子幾把刀,沒有誇張到『清水變雞湯』,但是每道菜都高貴不貴,十分爽口。由廚師自由發揮的[創意料理]最為有趣,它們就像「香姊」的個性一樣︰簡單、直接、不受限制,從台幣NT$280的[超值套餐]起,[辦桌套餐]、 [推薦套餐] 、[享受套餐],大宴小酌你自己看著辦,我最喜歡的一道菜是「辣炒蒼蠅頭」,味道美啊而且下飯。雖說[伍角船板]沒有主打的招牌菜,但是卻有[招牌點心],那就是用牛奶製作而成的[蔴糬],冷凍後奶香爽口,深受顧客歡迎,聽說[伍角船板]台中店曾創下一個月光是蔴糬就賣出卅萬台幣的業績。
台灣南部濱海長大的「香姊」喜歡撿拾海漂木,有一天她在海灘上發現一塊破損的船板,上面居然鑲嵌著一個舊式的台幣銅板大伍角,於是她告訴自己:如果我能在一個地方建一個有風格的房子,那名字就是[伍角船板]。
在台北,她以『女人與原始共舞』做為創作意念,完成內湖的[伍角船板],外型以兩個舞動裙擺忘情跳舞的女人為主軸,只有鼻子和頭髮,沒有眼睛、嘴巴、和耳朵,象徵女人不看、不說、不聽,拒絕外頭紛紛擾擾的世界,透露女主人享受獨處的個性;而裙擺內屋子裡,水池和蘭嶼木舟體現原住民的清新風格。
同時以水泥、鐵條、木頭、陶土做為素材雕塑出上百個女人體態的作品,分佈於店內各角落,連廁所的空間也都趣味安排各種風情的泥塑女人,店內這些女人塑像,和門口那位慵懶斜躺在樹幹上的女人,神態都隱藏著不同的故事,等待著你去拼湊解讀。
「香姊」謝麗香的[伍角船板]給你的是視覺與美食的雙重饗宴!
- 讀行天下
☆ [伍角船板]
地址:台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一段32巷8號
電話:(02) 8501-1472
痛苦指數:$$$$$$
浪漫指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