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雅祖靈守護著烏來秀麗的山水
【烏來行腳】23301 走進泰雅
愛珠大姊是泰雅族人,居住在新北市烏來。她能歌善舞,對泰雅文化的傳承和推廣更是非常執著。2014年的「雙十節」前夕,我來到「野要部落」,體驗「泰雅」的一天。愛珠大姊語重心長的感慨說:「我們的祖先在這裡生活了幾千年。荷蘭人來了,我們信基督教、後來西班牙人來了,我們信天主教、1985年日本人來了,取消我們的祖靈祭。我們現在能做的,只有透過部落的活動,讓祖先的智慧和族人的習俗文化流傳下去」。
「泰雅族」的族名「Tayal」(Dai-‘yan),原意為「真人」或「勇敢的人」。考古學家認為在距今五千年前,「泰雅族」就開始在台灣活動,在濁水溪上游曾經發現他們的遺址,年代大約為西元前2000年至3000年間。根據「泰雅族人」的傳說,他們的祖先起源包括三個地方,首先是位於雪山山脈「大霸尖山」、其次是今南投縣仁愛鄉的「發祥村」(Pinsbukan)、第三是位於南投縣仁愛鄉中央山脈的「白石山」。泰雅族的方言眾多,從人類學角度來區分,將泰雅族分為兩大語系,分別是「泰雅亞族」與「賽德克亞族」。後來因族人人口增長,開始分別往西南、東部、和西北方向分散遷移,大約分佈在台灣北部中央山脈兩側以及花蓮、宜蘭等山區。以行政區而言,共分佈台灣中、北部8個縣的13個鄉鎮內。包括南投仁愛、彰化、台中東勢、花蓮秀林、苗栗南庄和泰安、新竹五峰和尖石、桃園拉拉山、新北市烏來。其居住的地域內的高山相當多,例如插天山、棲蘭山、合歡山、大霸尖山、奇萊山等都是。河川則有新店溪、大甲溪、秀姑巒溪等。
在日治時期,泰雅族被稱為「北蕃」,為台灣北部最大原住民族群;台灣南部最大的原住民族群則是被稱為「南蕃」的布農族。目前台灣地區共有原住民16個族群。根據2008年普查,泰雅族總人口85,474人,僅次於阿美族(199,545人)及排灣族(95,767人),為台灣原住民族中的第三大族。另有從泰雅族2004年獨立分離出去的「太魯閣族」29,410人、2008年獨立出去的「賽德克族」8,947人。
居住在新北市烏來區的泰雅族聚落,是全世界「南島語系」居住地中最北方的聚落,被稱為「屈尺群」。大約200多年前,他們的祖先從南投仁愛鄉瑞岩部落「發祥村」出發,在頭目亞維‧波納(Yaui-Punax)率領下往北遷徙,到大嵙崁溪右岸的「宜亨社Jihing」駐足,位置大約是今天桃園縣復興鄉三光村的「爺亨部落」。
有一天,頭目帶領武士壯丁遊獵到今天烏來區「福山里」南方的扎亞孔、李茂岸一帶,發現這裡的溪流魚類豐富,山林多飛禽走獸,於是率眾移居到此地。當他們在狩獵時,忽見溪邊煙霧裊裊,一探究竟之後才發現有滾沸的熱水自岩隙間冒出,於是眾人驚呼「 Kirofu Ulai」。「Kirofu」是泰雅語「燙」的意思,而「Ulai」則意含危險、小心的警語。雖然泰雅語並無「溫泉」這個詞彙,經過比喻及轉化後,也就將「Kirofu Ulai」指漢語的「溫泉」。久而久之,「Ulai」被漢人轉注成漢字「烏來」,成為今天的地名。
由於人口增加,「屈尺群」的泰雅族人再度面臨耕地和狩獵區不足的問題。於是他們沿著「南勢溪」兩側溯溪而上發展,在兩岸海拔約200-700公尺間的山巒鞍部,陸續建立了13個大小不等的部落(生活圈)。在求生存的鬥爭過程中,泰雅族人勢力薄弱時,先兼併鄰近更弱小部落;勢力強大時,則出擊丘陵地上的漢族墾民,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間。這種行徑與自以為”文明”的漢族行為模式完全相同:國勢衰弱時,群雄並起搞窩裡反,自相殘殺;國勢強盛時則往外「進勦漠北、驅逐韃虜」。
經過日本的殖民統治,廢除了多項的泰雅習俗,如宗教儀式「祖靈祭」、「紋面」、「巫術」;接著中華民國在台灣,老蔣威權統治卻滿口仁義道德,以粗暴的方式將原泰雅族語部落五個社的名稱,全改成漢文名字:「忠治」、「烏來」、「孝義」、「信賢」、「福山」五個村,名稱沿用至今。
身上流著獵人血液的泰雅族人,一向以剽悍善戰著稱。「出草」對他們來說不是名詞,而是日常生活中的動詞,跳「出」偽裝用的「草」叢,去抓取賴以為生的獵物。而最讓漢民族聞風喪膽的「獵頭M Gaga」習俗,則是泰雅族人相信被獵首者的靈魂,將加入祖靈的行列,接受膜拜,成為獵者的保護靈,與漢人超度亡魂的超自然庇佑習俗相通。這種協助死者進入靈界的思維,似乎比漢民族的「斬首示眾、暴屍於肆」更為文明。
比「獵頭」更野蠻、更罪孽深重的應該是現代版台灣的黑心商人和無能政府狼狽為奸,以餿水油、飼料油無形毒殺2300萬台灣人。除了業者主演涕泗縱橫的”道歉”老梗戲碼、官僚”深感痛心”的配合演出”譴責”、走狗學者狂吠「劣質豬油無傷健康」助陣,台灣人死得不明不白,或是為了食品安全終日忐忑不安,必須遭受長時間的心理煎熬與凌遲。黑心商人與無能政府勾結,全面殘害台灣人的健康與生命,它比「獵頭」更加野蠻和粗暴。
(本文無特定對象,歡迎官爺學者對號入座)
在泰雅人的文化中,「紋面Patas」代表著已成年,也是一種榮譽的標記。泰雅男女從出生開始,便可以在前額刺縱紋;但是只有成年學會狩獵謀生的勇士,才可以在下巴處刺縱紋,而泰雅女子則必須學會浮紋上衣的織布法,才能在兩頰刺「V」字紋。因此,泰雅族男人以強悍勇猛著稱,泰雅族女子的織布手藝也冠於其他各族。如今,「紋面」的習俗不再,全台灣碩果僅存的泰雅紋面人瑞只剩6位,堪稱國寶級的「泰雅耆老」。
全長 14公里的「新烏路」(亦即「台-9甲」)依傍著「新店溪」修築,是條聞名的景觀大道。這條公路是明治29年(1896),日軍為了建設「烏來發電廠」而開鑿。
早在清國統治台灣時,發現台北到宜蘭之間山區的樟樹極具經濟價值,採樟製腦這個行業相當興盛。在宜蘭墾荒的林泳春等漢族先民,為了將山區樟腦運出外銷,在咸豐年間,捨棄路途較遙遠的「淡蘭古道」(今深坑、石碇一帶),改從宜蘭經坪林、青潭、新店至大坪林,闖出一條捷徑來。光緒年間,劉銘傳擔任台灣巡撫,致力「理蕃」。便將這條小路徑開闢成驛道,設置隘勇,保障行旅安全,此即「北宜公路(台-9線)」的前身。中華民國在台灣後,政府再將這條驛道拓寬成官道,成為當時北部進出東部的唯一孔道。
日據時代曾經規劃「北宜鐵路」,它的路線原本要從台北經新店、屈尺、沿「新烏路」到烏來、通至宜蘭。不過測量完成後,卻發現此路線深入「番地」,山勢險峻施工困難;才轉向改繞自「八堵」起,沿海岸線通往宜蘭。1975年,政府曾計劃從烏來沿著孝義、阿玉山、雙連埤、圳頭到宜蘭的員山鄉,另闢一條「新北部橫貫公路」。由於這條公路所經之處,生態景觀非常豐富,後來因經費及環評影響而遲未動工。因此今天攤開地圖會看到「台-9甲」這條線有頭(新烏路)、有尾(宜蘭往福山植物園這段路),中間卻斷絕的怪異現象。由於北宜高速公路「國道-5」已經通車,「新北橫」已失去交通的急迫性,因此使得「烏來」保有世外桃源的人間淨土。
秋風秋雨的清晨,我搭乘著小巴士,從台北捷運「新店站」出發,沿著「台-9」轉進「台-9甲」公路來到烏來,走進泰雅族人的樂土。泰雅姊姊「久夠」笑盈盈的在吊橋頭歡迎我。走下車,舉目青山綠水,細雨微風輕撫著我的臉龐。我捨不得撐傘,只為享受那份醍醐灌頂的涼沁。「久夠」姊姊指著「南勢溪」對岸山頭稀疏的白房子,告訴我說那裡就是她的部落、她的家。我好想盡全身力量,對著青青山脈大喊「Lo-‘Ga-Su-Ga! Min-Du-Ru ‘Su-Ba-Lai」(你好!你真漂亮!)
【讀行天下】
l [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 (02) 2661-8162 開放時間 09:30 -- 17:00
@ 新北市烏來區烏來里烏來街12號 (亦即位於 [烏來老街]上)
搭乘台北捷運「新店線」到終點站「新店站」下車,轉乘新店客運#849號公車,到終點站「烏來總站」下車,穿過立體停車場,在派出所前即是「烏來老街」。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