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爪貢寮】22801 話說貢寮
新北市「貢寮區」位於台灣的東北端,是台灣最東邊的一個鄉鎮,面積99.98平方公里、人口13,148人(2014年)。北鄰新北市「瑞芳區」、西連新北市「雙溪區」、南邊鄰接宜蘭縣的「頭城鎮」、東邊為太平洋。為雪山山脈之起點區內群巒起伏,是「雪山山脈」的起點,翠嶺層疊,景緻極為悠美。台灣開發史重要的「淡蘭古道」,從台北(淡水廳的艋舺)到宜蘭(葛瑪蘭廳頭城),穿越本區,登高望遠,海天一色。濱海公路台-2線,蜿蜒在本區綿延長達30多公里的海岸線,奇岩嶙峋、灣岬相間,令人心曠神怡。沿岸鬼斧神工的海蝕地形,與金黃沙灘交錯。青山古道、碧海藍天,本區不啻為登山、賞景、釣魚、浮潛、戲水的天堂,是台灣的「東北角國家風景區」。
過去的數千年,「貢寮」地區是台灣原住民平埔族生活的領域,它的舊名稱「槓仔寮」就是從原住民語言而來。「摃仔」是原住民平埔族巴賽人『KONA』的漢譯,意指捕捉野獸的陷阱。在陷阱附近,為了等候野獸而搭建的草寮就稱為「摃仔寮」。當地的海灣,平埔族人稱之為「基瓦諾灣Kivanowan」,意為”重返登陸”;而「龍洞」是原住民語的「拿當Na-Down(”水洞”之意)」、「荖蘭」原住民語的音譯,為“路”的意思、「和美」以前叫做「蚊仔坑」是原住民語“苦楝樹”的意思、「舊社」以前叫做「龜霧社」,為”帽子”的意思等等,都訴說著「貢寮」的歷史淵源。
芒花盛開的溪流
台灣野百合
西元1626年,西班牙的遠洋探險艦隊航行到台灣,經過此地時,發現有一座山巒聳立,狀似三個山頭和一隻貂。探險隊中有一名為Santiago的士兵大聲驚嘆呼喊,於是便在航海圖上以西班牙文「Santiago 」,來標示這個岬角。後來被轉化成英語「San Diego」。
早期來台墾殖的漢族移民進入這地區以後,捨棄「基瓦諾灣」這個原住民的稱呼,反而接受了「Santiago」這個洋名,將它音譯為「三貂」,並用這名稱來當作整個區域的總稱。岬角山頭就被稱為「三貂嶺」。(現代漢語將英語「San Diego」翻譯成「聖地亞哥」)。
1773年至1795年,福建漳州人吳沙招募一批墾民來到「三貂」這地區開墾,居住在今天貢寮「澳底漁港」的「丹裡(仁里里)」。當時有36社平埔族人散處在靠近港口附近,由於吳沙習得平埔族語言,加上他個性任俠、重信用、講義氣,與原住民通商甚得喜愛。一些窮困潦倒的漢人也聞風前來投靠,吳沙發給每人米一斗、斧一柄,要他們入山採樵抽籐,教導他們學習獨立謀生技能。於是來投靠的人日漸增多,吳沙闢墾的土地也日益廣闊,涵蓋今天「貢寮」的「澳底」、「三貂角」、「鹽寮」整個沿海地區,「槓仔寮」的名稱在當時一直被沿用來統稱這地區。
[澳底漁港] 的民居
1894年,清國和日本的「甲午戰爭」,清國戰敗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
1895年5月29日,日本「近衛師團」在能久親王北白川宮統率下,前來接收台灣。他們從「澳底」(現在的「鹽寮公園」)登陸,並在「澳底」設立行宮(即「仁和宮」現址),台灣人展開史稱的「乙未戰爭」,對日本的接收軍進行武裝抗戰,結果以失敗告終。
北白川宮登陸台灣地點[鹽寮]
日本統治期間,這地區改名為「貢寮庄」;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中華民國在台灣,這地區改稱為「貢寮鄉」,隸屬於台北縣。為了讓更多人升官發財,台灣政府近年流行玩「升格」的遊戲,官爺幹同樣的活,卻自我膨脹「爭取升格為直轄市」,以便能戴一頂更高更大的官帽來自爽。「柑仔店」的老板縱使將店招改名「某企業商行」、自封為”董事長”、”總經理”來自爽,「柑仔店」還是間雜貨店,人還是個店小二。
2010年12月25日,「貢寮鄉」隨著「台北縣」『升格』成為”中央直轄市”「新北市」的「貢寮區」。除了吵得沸沸揚揚的「核四電廠」,使「貢寮」增加媒體曝光率,我們並沒有看到飛上枝頭的鳳凰。貢寮、三貂角、澳底依舊是貧窮落後的農村和漁港,看不出做為”直轄市”的「區民」有啥傲人之處?和「鄉民」的日子有啥不同?只是「長官們」的詮敘官階更高、薪俸和退休金會更豐厚罷了。如果只有「直轄市」才能得到「中央」關愛的眼神,那麼其他縣市的國民都是「二等賤民」嗎?幹嘛不全部跟著吵「要升格」?若「中央政府」”直轄”台灣16個「直轄市」,中華民國就更「強」和更「大」了嗎?
工廠位置在「鹽寮」,核能冷卻系統就在「鹽寮」海灣,佔地遼闊的「核四」發電廠卻被稱為「龍門發電廠」,似乎與「鹽寮」沒有任何關聯(是為了「迷彩camouflage」嗎)。
據一位在該廠工作的「路人甲」告知,廠址規劃裝置六部核能發電機組,現在已完成裝設兩部發電容量各1350百萬瓦特(MW)的「進步型沸水式, Advanced Boiling Water Reactor, ABWR」機組。該型反應爐為美國「奇異公司GE」和日本「日立核能」,合作設計製造的第三代核子反應爐,台電「核四」是除日本外,第一個使用該款核能反應爐裝置的國家。
核能也許可怕,但是由一些政客為反對而反對的偏頗言論,煽動一些冷氣房裡的藝人和模特兒來湊熱鬧,為打開個人的知名度而跟著起哄「反核」。基本上,這種「嘉年華」式做秀的「反核」運動,已經模糊了核能安全的訴求與學術討論焦點,偏偏政府卻屈服於學理不足、喧鬧有餘的「抗爭」,鄉愿的將高度專業性的科學工程,讓民粹的「公投」來表決,這種盲人騎瞎馬的能源政策,才是整個「核能問題」真正的最可怕之處。恐怕在「核能」造成傷害之前,紊亂的能源政策已經使台灣經濟內傷到病入膏肓。「大災難」和「小確幸」竟然是如此的貼近!
核四 [龍門發電廠]
核能發電機組冷卻系統
蓋蓋停停 最後蓋完了就[封存] 台灣的能源政策是什麼
政客玩弄下的核能政策 比核子災難更早造成對台灣的傷害
台鐵的「北迴鐵路(北宜線)」通過「貢寮」,並且設立了「福隆車站」和「貢寮車站」,帶來了觀光旅遊的人潮。濱海的腳踏車道是鐵馬追風騎士的最愛、蜿蜒在山頭上的健行步道:「隆嶺古道」(福隆道石城)和「草嶺古道」(遠望坑到大里)是「淡蘭古道」的北線,是山友們熱門的賞景步道、每年舉辦的「福隆國際沙雕展」和「貢寮海洋音樂季」辦得紅紅火火,這些都是您該到「貢寮」旅遊的理由。See You There!
山海對話 鐵馬追風 是[貢寮Style]
龍門露營區
每年五月份舉辦的[福隆沙雕] 很國際
請與嬌娃進行 [Eye-Contact] 她的眼珠也是沙雕出來的
不要問我從那裡來
讓我們繼續走下去
用餘生去愛台灣這塊土地
★【讀行天下】
☆ [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02) 2499-1115
@ 新北市貢寮區福隆里興隆街36號 (近台鐵「福隆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