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飛飛說 [大溪...一個永遠被我稱為故鄉的地方]
【虎爪大溪】 33502 大溪的女兒鳳飛飛
1978年秋天,我到美國奧本大學(Auburn)唸書,疼我的娥姑給我寄來許多國語流行歌曲的卡式錄音帶,其中我最喜愛的是當紅「帽子歌后」鳳飛飛的專輯。例如,清柔的<<月朦朧鳥朦朧>>、輕快的<<流水年華>>都是當年膾炙人口的歌曲,它陪伴我在異國寒夜的孤燈下苦讀,也是牽引我思鄉情懷的一道彩虹。
在那崇尚字正腔圓北京腔「國語」發音的年代,我偏偏喜愛鳳飛飛在演唱歌謠時,常不自覺在歌詞中夾帶「台灣國語」的腔調,和ㄓㄗ不分、ㄔㄘ混淆的可愛台客口音。其中最經典的莫過於<<祝你幸福>>發音成「ㄗㄨ4 你信湖」、「不管你在何”醋”」、「汗”租”」、「創”照””信湖”」。語言本來就是相約成俗,縱使威權統治的狗腿子強制推行「說國語」,誰說台灣人一定要用標準的「北京腔」來說話?可笑的是老蔣自己和他的狗腿子郝柏村的「國語」就不及格,還不如許多[皇民]台灣人的北京話說得字正腔圓呢!
鳳飛飛的本名林秋鸞(1953-8-20 – 2012-1-3),血型A型、獅子座,身高165公分、體重49公斤。出生於台灣桃園大溪老街「福仁宮」旁的小巷子,草店尾2巷19號,進入歌唱界走紅成名後,舉家搬遷到大溪老街和平路105號。巷內的舊宅,門窗緊閉;不遠處有口被石板蓋住的古井。我自己也在鄉下長大,所以我可以想像她在物資缺乏的當年,與街坊鄰居的兒時玩伴圍繞井邊,汲水沖涼嬉戲的童年光景。
從[老街]通往後巷的通道
和平路老街上的房子則是一幢三層樓現代建築,夾處在老街「巴洛克」老建築中,無論造型或顏色都十分凸出。樓上是「鳳二哥」一家子的私人住宅,樓下店面則出租給商人開設冰品店販賣刨冰,在老街商圈頗有名氣,尤其是蔴糬豆花刨冰最受歡迎。雖然曾有大溪的文史工作者建議,將和平路上這座樓房改裝成「文史舘」,用來放置鳳飛飛的戲服、手稿、和個人資料展出。但是顯然計劃另有修正,目前該建築物只有低調的在冰品店內,貼一張鳳飛飛的海報,生意人想借力使力,在海報下方寫上一句『歡迎光臨我的家』,想要消費巨星歌后的超級人氣吧!
金字塔 三角湯圓 (@ 中央路181號)
鳳飛飛童年時就讀於大溪老街商圈「登龍路」上的「大溪國小」。「鳳爸」早年是砂石車司機,家境小康。1965年7月,「大溪國小」第62屆畢業生拍畢業照,長相乖巧清純的林秋鸞,留著那個年代女生的標準清湯掛麵髮型,非常榮耀的被安排坐在第一排中央的位置,雙腳倂攏、雙手平放膝蓋,中規中矩的儀態中神情帶有幾分靦腆害羞。在左右一整排的小朋友都穿著學童制式的黑鞋白襪行列中,我們林家的小阿鸞因為家境清苦,要買雙鞋襪不容易,只好穿著高筒雨鞋來拍照,沒想到卻更加顯眼。
大溪國小 林秋鸞 1965年畢業
大溪國中 林秋鸞
「大溪國小」創立於1896年,日本殖民政府在這裡設置「台北國語傳習所大嵙崁分教場」,隔年改名為「大嵙崁公學校」,做為當時台灣學子的初等教育學園。隨著大溪居民日漸增加,於1900年正式興建教室,定名為「大溪公學校」,二次大戰結束之後改現在名稱「大溪國民小學」。雖然校舍經過徹底拆卸改建,但是「巴洛克」式的牌樓仍然被保留下來,當時縣長朱立倫在落成完工時題字『我們在創造歷史,我們也在保留回憶』。
創校已經百餘年的老牌坊
這種高品質的施政人文涵養,絕不是蔣家武大郎官僚集團在修建新竹「糊口工業區」時,以履帶推土工程車,鏟除所有地上建築物,既粗暴野蠻又文化白癡的行為所可以比擬。大溪國小校園內至今仍保留一幢日據時期教職員宿舍,文史單位正在籌劃古蹟修繕維護的施工,就是這種熱愛鄉土又珍惜文物的高素質人文「大溪精神」,保留下了大溪豐富的歷史文物,使大溪贏得2012年網路票選「台灣十大觀光小鎮」第一名榮銜。
大溪國小羽球隊實力堅強 承辦台灣區運紀念碑
大溪國小 日式教職員宿舍古蹟
由於大溪傳統上木器業興盛,鎮民也特別愛玩陀螺,所以鎮上打陀螺的風氣特別盛行。從長輩耆老到青少年兒童,都有各年齡層的「陀螺俱樂部」,「大溪公園」內還有專用的打陀螺練習場。就在鳳飛飛上學的「登龍路」上「大溪國小」附近就有一家陀螺專賣店。每當節慶時,在「福仁宮」前的廟埕總會有許多人轉動大陀螺,使得「大溪陀螺」這項民俗運動更加名聞遐邇,市區內也處處可看到陀螺的地標。
大溪公園
在純樸的鄉下,每次廟會盛大「做鬧熱」,都是所有孩童共同的歡樂回憶。在鄉親口中少女時期的「小阿鸞」,也經常遊走在巷口的「福仁宮」,和大漢溪渡船頭旁的「普濟堂」。上個世紀1900s年代初,大嵙崁溪的河水被「桃園大圳」攔走之前,溪水量非常充沛;台北到新竹的「縱貫鐵路」鋪設完成之前,大溪是台灣最內陸的河港,也是北台灣重要的港都,是「新竹州」(含今天桃竹苗三縣)內陸城鄉前往淡水、台北的重要交通門戶。而「大溪港」最繁華的地區就是濱臨大嵙崁溪的「草店尾」,其中以茶商和腦商(樟腦)最為雲集,因為這裡可以通往「渡船頭」,貨品裝船直通淡水港,轉往唐山、歐美市場。
沒有公德心的商人將店招掛在文史說明牌上
這種沒有公德心的商家也能列入[銀質級]???
日據時代在「草店尾下街」進行「都更」,在這條「大溪港」邊的商業區興建了許多造型華麗壯觀的「巴洛克」建築,做為商場和商家住宅。至今在「大溪老街」仍然可看到許多這些百年歷史的歐風建築。只是街道的名稱已經失去原本古樸草根性的名字,因為蔣介石集團被踢出大陸後逃命到台灣,1949年6月21日進駐「大溪賓館」,狗腿子粗暴的將原本鄉土味的「草店尾下街」改為莫名其妙的「和平路」。
位於「普濟路」南側直到大嵙崁溪畔的山坡地,是林木蒼鬱的「大溪公園」,公園內有一座「大溪公會堂」,第一代「公會堂」修建於1921年(大正十年),預備做為裕仁皇太子「巡啟」台灣時的招待所。現在看到的第二代「公會堂」改建於1932年,成為大溪民眾的聚會宴客場所。建築採紅磚和白色水平灰泥帶裝飾,屬於英國「安妮女王式」建築風格,可見日本的「明治維新」師法歐洲文明的徹底和深入。同一時期大清帝國也在搞「變法維新」,卻是白目桀傲,處處以「天朝」自慰,終走上敗仗連連、割地賠款、天下玩完的結局。
1909年, 日本人創設的[大溪公園]
1949年, 蔣介石的殘兵敗將被踢出大陸, 逃命到此. 展開大肆搞破壞.
搗毀[忠魂碑], 建立[復興亭]
[大溪公園]原本的[相撲場]
[大溪公園]仍有濃厚的日本風味
大嵙崁溪上的[崁津橋]
大嵙崁生態公園
建於日據時代的[大溪橋]
竣工於 1934年
全長 280公尺, 現在為行人專用
老蔣被踢出大陸後,鷹犬們將「大溪大會堂」霸佔為「蔣宮行館」,1957年10月31日,蔣介石在這裡度過70歲生日、同年12月1日老蔣夫婦在這裡慶祝結婚30周年、1959年3月12日,老蔣在這裡接待約旦國王胡笙、1971年10月26日,老蔣在這裡獲知他的「漢賊不兩立」徹底失敗,中華民國被踢出「聯合國」,從此「漢不立,賊恆立」。1975年,老蔣去世後,「大溪賓館」才歸還給大溪民眾使用迄今。
[台電]是台灣天際線的殺手, 拙劣的線路施工毫無人文素養, 處處可見
[登龍路]上 榕樹下的[老阿伯滷豆干]是一家人氣很旺的小店
1932年, 日本人興建的[大溪公會堂Convention Hall]
1949年, 蔣介石被踢出大陸後, 逃亡台灣, 霸佔[公會堂]做為[蔣宮行館]
1975年, 蔣介石去世, 大溪將[公會堂]收回, 做為藝文中心
雖然「民族救星」「萬壽無疆」的神話已破滅,可是大溪的舊街名卻沒機會得到平反,依然掛著反共八股的「得勝路」、「中正路」、「和平路」,這些與鄉土歷史完全沒有關聯的名字,倒是鳳飛飛出生的故居「草尾巷」,依然保有在地歷史影子的草根街巷名字。
興建於1935年的[武德殿] 是一幢傳統日本式寺殿建築
日據時期作為劍道和柔道館
蔣介石霸佔[大溪公會堂]做為[蔣宮行館]後, 他的鷹犬爪牙駐守於此,
老蔣去世後, [蔣宮]廢除, 鷹犬撤走[武德殿]還給大溪,現為[大溪圖書館展廳]
1968年,小阿鸞以鳳飛飛藝名出道加入演藝圈,「鄰家小女孩」一般清純的甜美型像,和她在演唱時自然流露出的「臺灣國語」咬字唱腔,使她深受歡迎很快走紅,被暱稱為「國民歌后」、「平民巨星」,更由於經常在舞台裝上戴頂帽子,而被謔稱為「帽子歌后」。
[帽子歌后] 1972年於[華視]
鳳飛飛在歌壇上有亮眼的成績,除了奪得1979年「民生報」舉辦的「金嗓獎」最佳歌星和最受歡迎歌星兩項大獎之外,她還在1983和1984年,兩度連霸贏得國家級的「金鐘獎」最佳女歌星獎的桂冠。
1983年8月7日,鳳飛飛的歌迷們自發性在台北「喜來登飯店(當時稱「來來香格里拉飯店」)」,為鳳飛飛慶祝30歲生日,特別成立了「鳳之友聯誼會」,為台灣第一個非商業性、不是由唱片公司主導卻具有組織的歌迷團體。稍後於2001年1月1日起改名「鳳友會」,歌迷們稱鳳飛飛為「鳳姊」,自稱為「彩虹」,緣由是鳳飛飛前後近20年,陸續擔任過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彩虹」系列:包括1978年「中視」的<一道彩虹>、1984年「中視」的<飛上彩虹>、1987年「台視」的<我愛彩虹>、以及1997年「台視」的<飛上彩虹>。此外,鳳飛飛還參與過多齣電視劇的演出:1972年「華視」<開漳聖王>、「中視」<女神龍>、<西螺七劍>、<包公傳>、和「華視」的<鳳山虎>。
2012年情人節的前夕,由香港傳出一則震驚港、台及北美華人社區的噩耗:鳳飛飛已於那年1月3日病逝香港,骨灰安厝於家鄉大溪寶塔寺。鳳飛飛的故鄉父老,在桃園縣政府文化局的主導下,於2月25日到4月8日,在大溪的「武德殿」舉辦了「掌聲響起 – 向鳳飛飛致敬」追思活動,展出大溪的女兒鳳飛飛近年來公開演出時的秀服和照片,桃園縣並在那年3月7日「婦幼節」前,追頒鳳飛飛為「傑出縣民」。總統馬英九也於5月16日頒布褒揚令,在總統府發布的新聞稿中稱:『庶民歌后鳳飛飛(本名林秋鸞)蘭心蕙性,穎秀高華』、『寄鍾情於樂音,託摯愛於演藝,清歌雋永,風格獨具,尤以<掌聲響起>、<我是一片雲>、<祝你幸福>等經典歌曲稱道』、『簫韶傳唱,天籟悠遠』、『洵為台灣崢嶸歲月之集體記憶,沾溉沁潤,深植人心』。這份新聞稿和總統府褒揚令,為當年那位穿著雨鞋拍小學畢業照的大溪小阿鸞,寫下了她在歌唱專業領域上的歷史定位。
【讀行天下】
[大溪國小] 大溪登龍路
[大溪賓館] 大溪普濟路21-3號 (03) 388-6461
[大溪武德殿] 大溪普濟路33號
前往「大溪」地區旅遊,可搭乘「台鐵」火車到「中壢車站」下車,在「後站」出口旁,搭乘「桃園客運」前往「大溪」方向的所有班車,直接到「大溪站」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