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入門的門檻, 提高品質的標準] 是音樂人對聽眾的社會責任.
【虎爪大溪】 33505 東和音樂體驗舘
1860年,北台灣淡水河口的「滬尾」開港,樟腦和茶葉是這個商港主要的出口貨物。由於洋人大量的收購樟腦,漢人移民便大量的砍伐淡水河沿岸所有的樟樹林,並且溯著淡水河而上,進入大嵙坎溪的原始樟木林,終於激起了泰雅族人守護家園山林的怒吼。
正在 "為台灣拚經濟" 的民進黨立委邱議瑩
多踢壞幾塊門板 沒關係 反正法務部長會買單 由納稅人來付錢
1886年,台灣建省的第二年,清國派駐台灣的巡撫劉銘傳,認為要建設台灣,就必需「興山林之利」。講明白一點就是:台灣人抱歉啦,即使你們不喜歡,但是咱大清帝國急需要銀子,所以砍伐你們的樟樹來製造樟腦是一定要做的,唯有這樣,洋人的銀子才會進入我們的口袋。可是,大嵙崁溪畔的山林地向來是是泰雅族人的家,想要掀掉人家的家,當然就必需「喬」一下,因此劉銘傳在大溪設立了一個專職安撫泰雅族人的基地,名稱叫「撫墾局」,想要恩威並施的尋求與泰雅族人合作,共同開發當地的原始樟樹林。清國果然因此賺到許多白花花的銀子,大溪也從那時開始興起木器製造業,先後繁榮了100多年,甚至今天走在「大溪老街」和平路上,仍可找到昔日木業光環的珠絲馬跡。問題發生在滿清政府對台灣抱持著「掠奪者Predator」的心態,恣意的砍伐原始森林,卻完全沒有配套的造林政策,導致台灣森林被砍伐殆盡之後,台灣的林業便蕭條熄燈。
大溪老街上的木器行
木器行轉型成茶館
座落在大溪老街「和平路」北端延伸出去的「信義路」上(同一條道路,卻有兩個路名),有一家「東和樂器木業股份有限公司」。它是一家由傳統的傢俱木匠,轉型成功的木業製造公司,並且在經營理念上,注入了人文關懷和社區服務。2007年時,該木業公司在「大溪廠區」撥出廠房空間,成立了一個「音樂體驗舘」,讓小朋友們在玩樂當中,走進音樂的世界,也讓大朋友在驚喜與讚嘆聲中,認識知琴、知面、卻不知心的鋼琴。
1960s年代前,生活在「反攻大陸」神話下的台灣人,不但物質生活十分貧困,在精神生活上也極為貧乏。為了要「反攻大陸,還我河山」,我們必須要奉養許多屍位素餐的「國大代表」和「立法委員」,來保持住「法統」這塊神主牌。為了「復興中華文化」,我們被規範不得聽”靡靡之音”的流行歌曲。直到1960s年代,電視機走進台灣人的家庭,成為小老百姓的家庭娛樂中心,台灣人才開始學會興奮與激動,因為許多「一房二廳」的連續劇,公然的把男女主角不食人間煙火,成天在臥房、客廳、餐廳談戀愛的鏡頭,送進尋常百姓家、行俠仗義的布袋戲「雲州大儒俠史艷文」,讓台灣人的熱血開始燃燒、螢光幕越洋傳來「紅葉少棒隊」在美國的捷報,更使得台灣成為一個亢奮激昂的不夜島。於是台灣人把「努力讓家裡擁有一台電視機」,當成比「反攻復國」更具體的生活目標。
位於大溪的「東和」,當時正是一家著名電視機製造廠的木工協力廠,負責生產電視機的木質外殼。這型電視機除了造型模仿傢俱外,最大的特點是它有木製拉門和鎖,可以將電視屏幕關閉在「櫥櫃」中並上鎖。趴趴虎幼年時,家裡的大同電視就是這種「櫥櫃」。
「河合樂器KAWAI」是一家著名的鋼琴製造公司,由日本人河合小市(Koichi Kawai),在1928年創辦於日本靜岡縣濱松市。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工廠焚燬於美軍轟炸的砲火,直到1949年才完成工廠重建。現在由第三代河合弘隆經營,每天能生產出60架鋼琴,是全世界第二大的鋼琴製造公司。
台灣的「東和」於1970s年代,成為日系鋼琴「河合」製造商的台灣總代理,透過維修河合鋼琴,「東和」得到製作鋼琴的技術轉移,因而成為台灣第一台自製鋼琴的誕生地。特別是「東和」開發出由四千多件零件組裝而成的「直立琴」,普及了學習鋼琴的市場,使得鋼琴不再只是豪門擺在客廳炫富的裝飾品,也不再是教會或音樂科系需使用鋼琴者沉重的負擔;台灣自製的鋼琴不但成為專業音樂人的工具,它也走進了普通百姓子女的書房。<給艾莉絲>的琴聲,不但成為許多社區家家戶戶孩子們,傍晚時叮叮鼕鼕的功課,還成為婦孺皆知倒垃圾的訊號。全盛時期的「東和」,每個月生產出600台以上的鋼琴,行銷全台灣,並且在美國「Fender公司」的授權下,每個月製造出7000個電吉他以及配套的音箱,發售到全世界各地。同時,「東和」還推出普及到普羅大眾的口琴、直笛、和木琴等西洋樂器,儼然成為台灣樂器的「發貨中心」。據說,在「東和」的巔峰年代,全大溪鎮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口,都曾經在「東和」服務過。
除了銷售木製樂器,「東和」為了回饋社區、更希望推廣音樂的知識和樂器帶來的歡樂,所以公司的經營階層,在千僖年初就開始規劃思考「如何把樂器工廠提昇為音樂樂園」?他們期待一旦轉型成觀光工廠之後,遊客們能夠從參觀工廠中獲得音樂的樂趣和知識,使「東和樂器」與台灣人的生活更緊密的連在一起。
首先「東和」的專案小組人員前往音樂教育先進的日本和德國考察,對國外強調互動式操作體驗的教學,印象非常深刻;所以他們將未來的夢工廠定調在「體驗舘」,而不是冰冷的「博物館」、「展覽舘」之類。他們築夢在一個溫馨和熱鬧的互動環境中,讓來到夢工廠的每一個人,都能動手操作各個展品,希望遊客們在操作的過程中,去瞭解樂器發聲原理和相關的音樂知識。位於大溪的「東和音樂體驗舘」,就是在這種經營理念下,於2007年11月28日誕生了。
參觀「東和音樂體驗館」絕對是一趟完美的音樂知性之旅,它更是學校團體戶外教學的絕佳場所。在「東和」開放無私且盡心設計的專業規劃下,參觀路線包括:鋼琴大解剖的「音樂體驗舘」,展示鋼琴發音原理的內部機械結構大分解、生產製造樂器的生產線,讓遊客躬身走過鋼琴製作的每個細部流程、以及有趣的「聲音工廠」,它是一處完全由資源回收材料製作成的樂器,旅客通過親手操作樂器,來激發遊客對音樂的體驗與創意。
「東和」認為音樂可以陶冶性情,他們希望由於「音樂體驗舘」的設立,能使得更多人喜歡音樂、學習音樂、培養美學,進而帶動整個台灣社會的藝術氣息和人文涵養。
我和專業音樂人老妹茱麗安在聯繫參訪的過程中,從接電話陳小姐的積極處事效率已經體驗到該公司的動能、繼而在專業又熱心的李小姐導覽中,可以完全感受到「東和」對音樂的熱忱。「東和音樂體驗舘」之行,絕對會是您對真、善、美的體驗之旅。
【讀行天下】
-
【東和音樂體驗舘】接洽參觀 (03) 388-2215 x 210
地址:大溪信義路226號(位於「台-3線」公路 36.3K處)
搭乘台鐵火車到「中壢車站」、在「後站」搭乘「桃園客運」巴士,可直抵「大溪站」。
若是從[大溪老街]「和平路」逛過來,沿途是[老街]最精華的巴洛克建築、大溪豆干店,走到路底遇「康莊路」和「慈湖路」,通過「慈康陸橋」,同一條街道便更名為「信義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