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饞在台北】11202F 北投文物舘
1920’s年代北投溫泉業興起,日本商人在北投興建了許多溫泉旅社,例如「天狗庵」、「松濤園」、「迎松閣」、…,其中座落在北投半山腰、占地800多的「佳山旅舘」是其中最高檔的溫泉旅舘,它的主要業務是經營溫泉旅舘和料亭。據說在1942年時,北投地區一般旅舘住宿一晚約2日圓,但是「佳山」卻要收費6日圓,高官巨賈依然趨之若鶩。
「佳山旅舘」的主棟建築興建時間約在1921年,旁邊做為別舘使用的「陶然居」大約完工於1936年。根據2000年修繕主樓時,在主樓後棟2樓的屋架內發現的「棟札」,後棟2樓增建的時間是1938年。「棟札」是日式建築在上樑儀式時,將該建築的建造過程和日期以及祈福的話語,以筆墨書寫於絹布儲藏於樑上,做為歷史的見證。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佳山旅舘」被日本軍部徵收,做為「日本軍官俱樂部」,實則是供「神風特攻隊」的零式戰機駕駛員們,在出任務前夕可與其愛人共度訣別前短暫纏綿的一宿。戰爭結束,中華民國在台灣,老蔣的「外交部」接收了「神風特攻隊招待所」,改名為「外交部佳山招待所」,『招待』對象屬國安機密,不詳。
之後,外交部將它拍賣給民間,成為私人(何人?不詳!)的度假別墅。在台語片當紅的1960’s年代,溫泉酒店女侍脫衣陪酒,豔幟高掛的北投成為台語片的「好萊塢」,這裡也成為電影場景,最有名的就是電影<<古月莊>>,因此老一輩的北投鄉親直接把「文物舘」這片產業稱為「古月莊」。
1980’s這裡轉為藝術家張木養的工作室,也是他典藏個人收藏文物的地方。其後由從事化工業的企業家張純明承接,與張木養先生合辦「台灣民藝文物之家」,致力保存台灣早期民俗文物。1998年,台北市政府將園區列入市定古蹟。2002年起封舘進行修護工程,到2007年竣工,改名為「北投文物舘」重新開放。目前在「財團法人福祿文化基金會」經營下,它是一處精緻的美食餐廳,也是一處私人博物館,在主樓的南側有常設展出,另有不定期策劃的主題特展。
從「售票處」前換上貼心的防滑襪,走上「怡然居」的長廊(Hall Way),我今天的導覽是基金會的秘書魏吟芳小姐。跟著她進入主樓,首先看到的是走道隔開的兩個天井:方形的叫「水葉庭」、長方形的叫「澄心庭」,兩者都佈置了禪意十足的「枯山水」。「枯山水」又稱「假山水」,是日本一種寫意的園林藝術。它以石頭排列的組合表現「山」,以砂石來表現「水」,並在白砂上耙出紋路來代表流動的水波。
區隔天井的走廊上懸掛了一幅「遊八福佳山」之圖。據魏小姐指出,它是「佳山旅社」時代留傳下來的畫作,描繪了八位福神在佳山旅社泡湯飲宴喜樂的景象,暗喻著佳山旅社這地方是被祝福的風水寶地。
日本「仿唐式」的建築,每個房間分成較小的「前室」(約3塊褟褟米)和較大面積的「主室」(約6塊褟褟米)。室內有設計精美的窗格和「床之間」,面對庭園的廊道則以引入庭園造景為設計特色。
做為1920’s年代最高檔的溫泉旅館,「佳山旅舘」有個非常氣派而且佈置典雅的「大廣間Ballroom」。這讓我回想到昔日我去過幾次的日本伊豆半島熱海溫泉,在溫泉旅舘的大廣間享用美食、小酌清酒、欣賞歌舞伎表演的愉快經驗。
「百福茶壺組」可能是這個私人博物館的鎮舘之寶。原創者盧志松,出生於澎湖西嶼的小漁村,父親是位討海人。他在十個月大時,不幸感染了小兒痲痺,從此失去行走的能力。原本對美術工藝深感興趣的他,長大後選擇了雕刻做為職業。除了使用玉石、壓克力等傳統材質之外,由於地緣的關係,他研究出使用貝殼、珊瑚做為材質的雕刻技法。
在「北投文物舘」展出的100件迷你小壺具微雕作品,他使用了珊瑚做為材質,每件作品的外型和尺寸皆不相同。每件作品的壺蓋都可以開啟,壺身可以注水,完全是茶壺的縮小版,其中最大的茶壺直徑只有1.6公分、最小的僅有0.3公分。據說他因為本身喜歡喝茶,所以有收藏茶具的嗜好;為了收藏品與眾不同,因此自己動手用珊瑚做材料去雕刻茶壺。總共花了兩年多的時間,才完成這組「百壺百福」100件小茶壺作品。
雖然現在的「北投文物舘」並不提供泡湯,但是它的前身「佳山旅社」既然是個溫泉旅舘,必然溫泉池是個重點設施。「文物舘」封住溫泉管路,但保留了大浴槽,由於當年這裡的溫泉是屬於像牛奶般的白色硫磺泉,所以這個景點被命名為「凝脂玉露」。一般的溫泉池像游泳池一樣,採嵌入式設計,也就是池子的邊緣和地面齊平;但是這個大浴槽卻是凸出地面,讓客人可以在池邊坐穩輕鬆泡腳,或是跨入大浴槽浸泡全身「風呂」。
在親切又專業的秘書魏吟芳導覽下,我似乎重遊一次日本京都,對日本建築和習俗都有溫故知新的感覺。在她的協助安排下,我也有機會體驗「在博物館用餐」的經驗,品嚐到他們強調的人文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創意懷石養生料理」。從甘甜的「品茗」開始,所有菜餚食材都強調自然鮮甜,包括「小缽」(佳山豆腐凝)、「冷餚」(當季蔬菜拌主廚特製金橘醬)、「煮物」(野生放山雞細煮玉子蒸)、「強餚」(澎湖鮮車蝦拌咖哩奶油醬)、「食事」(松阪豬和白飯)、「果物」(新鮮水果)、及「甜點」,魏小姐還特地請我品嚐他們佳釀的水果醋。
在這北投泉源路的轉角處,幽雅路旁隱密的園林中,我靜享了一個充滿東瀛和風的下午。
★【讀行天下】
☆ [北投文物舘] (02) 2891-2318 11243 台北市北投區幽雅路32號
台北捷運「淡水線」北投站下車,門口轉搭「#小25」或「#230」公車往陽明山,
在「北投文物舘」站下車,入口就在站牌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