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頓將軍認為: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沙漠風暴】206 巴頓將軍紀念博物館
座落在南加州沙漠中的「巴頓紀念博物館General George Patton Memorial Museum」,距洛杉磯市區約156哩,取道「CA-60」和「I-10」高速公路向東行,約兩個半小時可抵達。這個由軍事基地改建的博物館,是為了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美軍名將巴頓將軍,和他訓練坦克雄師的秘密基地,「沙漠訓練中心Desert Training Center, DTC」。在北非戰場擊敗德軍隆美爾之後,巴頓將軍率他的坦克雄師橫掃歐洲大陸,奠定盟軍獲勝的基礎。
巴頓將軍與他的愛犬Willie
巴頓將軍(George Smith Patton Jr. 1885 - 1945)出生於南加州(San Gabriel, CA)的一個軍人世家,先祖來自蘇格蘭的格拉斯哥(Glasgow, Scotland),曾祖父是美國獨立戰爭時的一位准將,祖父和父親都畢業於維吉尼亞軍事學院。巴頓在19歲那年進入西點軍校。一年級時因數學不好曾留了一次級,但他對橄欖球、田徑、劍術等都很擅長。1909年,軍校畢業,被派到騎兵部隊服役,軍銜是少尉。。
1917年,巴頓在駐法美軍中參與了美國第一支裝甲部隊的創建工作,建立了裝甲兵的訓練學校,用法式輕型坦克組編成一支坦克旅,經過短暫而有效的訓練之後,巴頓隨同該旅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役。這段經歷使巴頓成為美軍的第一位坦克手,也是美軍中最早的坦克專家。
1919年,巴頓回到美國,被派往坦克訓練中心服務。在那裡,他結識了西點軍校的後期學弟艾森豪(Dwight David Eisenhower, 1890 – 1969, 五星上將、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在歐洲戰場最高指揮官、美國第34任總統),兩人對如何將裝甲兵發展成為一支強大的機動兵種,見解完全契合。但1920年的《國防法案》改組了美國陸軍,把裝甲兵的位階擺在步兵師之下,並降低了裝甲軍官的軍階。巴頓被降為少校,回到騎兵部隊任職。
艾森豪
巴頓將軍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德軍的坦克部隊鋪天蓋地般蜂湧而出,橫掃了整個歐洲,充分顯示了大規模坦克戰的可怕威力。美軍高層預期美國參戰終將無法避免,於是他們想到巴頓,他不但是美軍屈指可數的坦克專家之一,而且唯有他具備指揮坦克戰的實戰經驗。1940年7月,巴頓回到裝甲兵部隊,先擔任第2裝甲師的旅長,不久便升任少將師長。果然在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在夏威夷的軍港「珍珠港」,使美國投入盟國對「軸心國」德國、義大利、日本宣戰。
1942年1月,德軍的鐵騎坦克兵團在「沙漠之狐the Desert Fox」隆美爾將軍(Erwin Rommel, 1891 - 1944)率領下,在北非戰場所向披靡,直逼埃及,企圖控制歐洲盟軍的咽喉「蘇彝士運河Suez Canal」。英軍面對馳騁在北非沙漠的德國坦克兵團根本沒有還手的能力,急需美軍的支援;但是,美軍本身也沒有在沙漠戰場使用坦克作戰的經驗。
1942年2月5日,美軍參謀總長麥克奈爾(Lt. General Lesley J. McNair)批准一項反擊北非戰場德軍坦克兵團的作戰計畫,並命令巴頓將軍立即成立「沙漠訓練中心DTC」,針對北非的沙漠地形和嚴峻氣候,對作戰部隊和車輛運動進行密集訓練。
巴頓將軍來到南加州的沙漠地區勘察地形,結果他遇見了當地的第一位白人居民、也是當地最大的地主齊力雅克(Joseph Chiriaco)。在他的慷慨捐贈之下,巴頓新成立的「DTC」幅員廣達18,000平方哩,立即成為全世界最大的軍事設施和演習訓練場,該地由原本沒有地名的荒漠冠名為「齊力雅克峰Chiriaco Summit」,距洛杉磯市中心約156哩。巴頓在他的報告中,滿意的形容這塊未來的坦克訓練中心『…是我見過最理想的地方,…既荒涼遙遠且人煙絕跡…還寬闊到足夠讓我們進行坦克車野戰訓練的任何陣型運動…』。
1942年4月,「沙漠訓練中心DTC」正式開始運作。受訓的部隊抵達這個嶄新的基地時,阿兵哥們發現『這裡簡直是個被上帝遺忘,鳥不生蛋的荒野』。在部隊入駐的第四天,他們就被命令進行第一次的沙漠作戰演訓;15天內,所有在這個基地內的部隊都逐一完成體驗沙漠作戰的「新兵訓練」、到第23天時,巴頓已經在「DTC」完成13次戰術性的部隊人員和坦克車輛機動演習,有些單位甚至被要求在野外宿營,更接近實戰狀況。
為了專心部隊的集訓,巴頓與部隊住宿在簡陋的營區內,與官兵共艱苦,他的眷屬則被安排居住在30哩外「印地歐Indio」的租屋處。當年7月,巴頓很意外的接獲通知,立即被召往華府統帥部述職。他被告知當局已決定派遣他前往北非戰場,執行《火炬演習Operation Torch》的作戰計畫。他被任命為盟軍在北非戰場的集團軍裝甲兵群司令,率部在卡薩布蘭卡地區登陸,正面迎戰「沙漠之狐」隆美爾的德國坦克戰車。結果巴頓擊敗隆美爾,占領了法屬摩洛哥,擔任駐摩洛哥總督。從此歐洲戰場局勢改觀,巴頓的裝甲鐵騎以運動快速、和火力凶猛著稱,主宰歐洲戰場,因為巴頓認為「攻擊就是最好的防禦」、「浪費彈藥要比浪費生命好得多,造就一個士兵至少要十八年,而製造彈藥只需要幾個月時間」。
在加州沙漠中訓練的美軍裝甲部隊
巴頓將軍在加州沙漠督訓裝甲部隊
[沙漠之狐] 德國猛將隆美爾
在北非戰場上, 隆美爾的手下敗將,英軍統帥蒙哥馬利
美軍中少數懂得坦克作戰的巴頓將軍
1944年6月6日,盟軍展開「諾曼地登陸戰」,布萊德雷(General Omar Nelson Bradley, 1893 - 1981)的裝甲兵搶灘成功,巴頓趁勢發動《眼鏡蛇計畫》,以裝甲騎兵橫掃歐陸,直搗德國本土。1945年12月9日,巴頓在他預定退休返回美國的前夕,在一次車禍中負傷,經醫治無效,於那年12月22日在德國駐地海德堡(Heidelberg, Germany)去世。
電影<坦克大決戰>海報
在[坦克大決戰]中, 空軍支援地面戰車作戰
執行[眼鏡蛇計畫], 以戰車橫掃歐陸, 直搗德國.
美軍裝甲兵統帥布萊德雷率領戰車, 成功搶灘登陸諾曼第].
巴頓的裝甲兵團橫掃歐洲大陸
雖然巴頓在加州的「沙漠訓練中心」只駐守四個月的時間,但是他的裝甲兵作戰戰術和戰略思想,卻深植在這個他一手打造的裝甲兵搖籃。在1944年7月1日基地關閉前,前後約有近百萬名戰士曾在此受過訓練,其中至少包括七個裝甲師和十三個步兵師。目前該訓練中心是由「國有財產局Bureau of Land Management」擁有土地,並由非營利的「巴頓紀念基金會」經營「博物館」。展覽包括館內展示、戶外陳列以及基地遺址,理論上所有演訓場古蹟遺址都開放參觀,問題是許多地點實在太遙遠,除了看照片之外根本到不了那些人煙絕跡的荒野。
燃燒吧! 火鳥.
捷克的戰車
巴頓將軍的Sherman戰車
巴頓將軍的指揮車
沙漠的晚霞 (更多[火燒雲]的照片, 請參閱 #207 <索頓海>)
★【讀行天下】
☆[General George Patton Memorial Museum] (760) 227-3483
On I-10 , 30 miles east of Indio, Chiriaco Summit, CA 92201
OPEN :09:30 – 16:30 7 days a week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