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坦貝克在Fremont Peak回顧童年的記憶, 也找到他努力在尋找的[美國].
【看山讀水】 003 星星的故鄉:Fremont Peak
座落在加州聖荷西(San Jose, California)南方約50哩的「薩琳娜斯河谷地Salinas Valley」,「費利蒙峰Fremont Peak」在一片沖積平原中非常引人矚目。在加州加盟美國聯邦之前,曾有一位美國陸軍的地理調查隊在軍頭費利蒙(John C. Fremont 1813 – 1900)領導下,闖進了當時屬於墨西哥共和國轄下的這個地區,並升起了主權象徵的星條旗。為了紀念全加州第一個飄美國星條旗的地方,這裡被規劃為州立公園「Fremont Peak State Park」。
1846年,加州爆發「大淘金」的前夕,那時候的「加利福尼亞」是墨西哥共和國轄下的一個省,叫「上加利福尼亞省Alta California」,相對於今天仍然隸屬於墨西哥共和國的「下加利福尼亞Baja California」(緊鄰美國的聖地牙哥)。當時,「上加利福尼亞」的省會設於「蒙特瑞Monterey」。
由US-101岔出到San Juan Bautista, 就可以看到這個三岔路口
前往 [Fremont Peak] 的路上
今天21世紀的強權國家都習慣用『資源探勘』為藉口,針對太空或是海洋的領域進行探勘,其實背後都隱藏著軍事的目的,說穿了就是軍事情報工作的「地形偵查」。150多年前,一支「美國陸軍兵工署」所屬的一支約60人的隊伍,「地形探勘特遣隊Topographic Engineers」,在隊長費利蒙John Fremont的率領下,抵達了墨西哥共和國的上加利福尼亞省蒙特瑞縣(Monterey County, California)東部,也就是「薩琳娜斯河谷」東北角上的「蒼鷹峰Gabilan Peak」(「GABILAN 」是西班牙語「老鷹」的意思)。
位於露營區停車場旁邊的 [Fremont Peak Trail] 是攻頂路線
山友們正在步道上往山頂途中
途中小憩
就像當年侵華日軍對中國東北地區的〝探勘〞,表面上費利蒙的這隊人馬來到這裡是為了『探勘測量薩琳娜斯河谷地區』,可是由他們的裝備火力上,一眼就可以看出來他們是ㄧ支不折不扣的武裝戰鬥尖兵隊伍;同時,他們紮營的場所,選擇在軍事戰略制高點的「蒼鷹峰」,而不是ㄧ般單純測量工作者,通常尋求補給方便的谷地接近民居附近。一支「美利堅合眾國」的武裝部隊,公然深入「墨西哥共和國」的領土來進行探看測量,這一挑臖主權的行為,當然引起墨西哥當局非常的不爽。
駐守在「聖璜堡地斯塔San Juan Bautista」的警備司令部總司令卡斯楚將軍(Mexican Commandante General Jose Castro)就出面下令,要求費利蒙所領導的這一支美軍隊伍,立刻撤出「北加利福尼亞省」。可是費利蒙隊長不但不聽從卡斯楚的撤軍命令,反而在駐紮的山頂附近,利用巨型木條搭建成了一座升旗台,升起了美國的星條旗,來作為對主權的宣示。卡斯楚將軍只好透過外交途徑,向美國駐「蒙特瑞」的總領事舘提出抗議。美國聯邦政府自知理虧,便由美國駐「蒙特瑞」的總領事拉金(Thomas Larkin),親手交一封通知信函給費利蒙,要他立即撤出該山頭,以便平息美墨間的爭議。可是費利蒙隊長卻抗命置之不理;最後,在一個強風吹襲的夜晚,那面星條旗被強風吹倒,費立蒙才帶著他那一幫人馬撤離「蒼鷹峰」。
通往頂峰的階梯
遙望當年升起星條旗的頂峰
鳥瞰電視發射台
向晚黃昏的步道
無言的山丘
回家的路上
美國發行的紀念郵票
費利蒙參選共和黨總統提名的文宣
後來,美國和墨西哥果然爆發了「美墨戰爭」,美國戰勝奪取了加利福尼亞及德克薩斯等遼闊的土地。費利蒙在這場「美墨戰爭」中,曾當過50天的「加利福尼亞戰區軍頭Military Governor of California」,結果因為抗命被撤職並且受軍法審判,後經薄克總統James Polk特赦。後來,他還曾當選美國國會參議員、於1856年角逐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失敗,最後於1890年死於紐約。全美國境內,總共留下了7個以他的姓氏為名的山峰,「費利蒙峰Fremont Peak」(最高的標高13,602呎,在懷俄明州Fremont County, Wyoming、最矮的只有151呎,在緬因州、加州有三處「費利蒙峰,位於「蒙特瑞」的這座標高3,097呎,全美排行第六高。此外,在舊金山灣區有「費利蒙市City of Fremont」,以及加州各大城小鎮都有以他的姓氏為名稱的路名「Fremont Boulvard, Avenue, street,…等等」;最為世人熟悉的加州『金門Golden Gate』這個名稱,就是他第一個喊出來的。
舊金山灣區的費利蒙市市政府
賭城拉斯維加斯的舊城區稱為[費利蒙區]
洲際高速公路I-80在舊金山市區[費利蒙街]的出口
費利蒙創造了[金門Golden Gate]這個名字
那一年, 我們在[金門大橋]的橋頭
所謂[金門]就是[舊金山灣]的出海口
當年費利蒙紮營的「蒼鷹峰」,現在已改名為「費利蒙峰Fremont Peak」。每當夜晚時,原本由太平洋面進入「薩琳娜斯谷地」的霧氣雲層,便會滯留在較低海拔的山谷地區,這種大自然的現象正好隔絕了城市燈光的干擾,使得「費利蒙峰」成為「追星族」觀賞天文星象的最好去處。從1986年起,每年4到10月的星期六傍晚,都會有由義工解說的「觀星象夜遊」導覽,遊客可透過公園內的30英吋的天文望眼鏡,觀賞銀河繁星。
這家人搶占了視野最佳的露營點Camp Site (背後就是雲海)
[費利蒙峰]的雲海
「費利蒙峰」也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史坦貝克(John Steinbeck),童年時期最喜歡遊玩的地方。他的作品大多數以加州為故事背景,特別是他的故鄉「薩琳娜市Salinas);卻有一本書例外,完全是放眼全美國的景觀和人物,那便是《Travels with Charley》(1962)。
他於1960年決定開著他的小卡車改裝而成的休旅篷車周遊美國,他計畫從當時他居住的美國東岸「紐約州塞格港Sag, New York」出發,前往西海岸他的故鄉加州「薩琳娜市」,然後再回到東岸的住所。用他的話來形容,這趟橫跨美國大陸的行程,是『想重新發掘這塊母親大地,省思這個幅員廣大人口眾多的國家』。
史坦貝克尋找[美國]的路線圖
當他回到故鄉,他看到了景物已全非的「蒙特瑞」和「薩琳娜市」;然後,他來到童年的樂園,「費利蒙峰」。站在峰頂上,他放眼望向「薩琳娜谷地」,俯瞰著谷地企圖尋找他的根。他回想到他的老爸是多麼的疼愛他的老媽,他回想起他老爸曾在外公家的一棵樹幹上,刻下了他老媽的名字..。加州的金黃色山坡、農產豐盛的「薩琳娜谷地」,還有那不遠處的海洋,史坦貝克在「費利蒙峰」上鳥瞰著這一切,就在那兒,他終於找到了他一直努力在尋找的「美國」,並將它寫進了這本新書《與查理同行Travels with Charley》。
告別了「費利蒙峰」後,史坦貝克從加州回到東岸的寓所,繼續努力寫作,最後終於在1962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但是,那次告別家園的「費利蒙峰」之行,不料卻也成了他對故鄉的永別。1968年,他病逝於紐約寓所,骨灰安葬於家鄉加州「薩琳娜市」。
晴天時鳥瞰電視轉播天線塔
鳥瞰薩琳娜斯河谷地區
被譽稱為[世界沙拉碗]的薩琳娜斯河谷平原盛產蔬菜 (遠處山頭就是Fremont Peak)
- 【讀行天下】
遊客若想直接攻頂到「Fremont Peak」,進入公園後,請將車輛開到柏油路面底站,停放於「Madrone Picnic Area」、走「Scenic Overlook」步道、0.1-mile到專供露營者使用的「Upper Parking Area」,攻頂「Peak Trail」的Trailhead在停車場的東南角落,不太容易辨認。
這是個環狀的步道,LOOP全程約3英哩,兩小時可完成一圈,風景甚佳。
「痛苦指數」1到10,大約是4/10。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