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杉林溪的美, 需要一顆質樸閒逸且能品味寧靜的禪心
【虎爪竹山】55701 瀧瀑騰飛杉林溪
南投縣竹山鎮的「杉林溪」原名叫「溪底」,和另一個著名的風景區「溪頭」,有如一對孿生兄弟,都有著極富草根性的名字,和如夢似幻的山林景觀。昔日先民為了討生活,披荊斬棘上山尋找生活的用材,用來製作耕田的犁材、或是做蒸籠、水桶、棺材的木料,或是上山耕茶園、摘竹筍。他們走出的山林步道,今天稱為「越嶺古道」,在1970年代曾經是青年學子山野健行時,熱門的「溪阿縱走」(溪頭到阿里山)路徑,我也曾經在這條山路上滴下我的汗水。倏忽間幾十年已經過去,青山依舊,歲月卻染白了少年頭。
從「溪頭」到「溪底」前往「阿里山」,有兩條步道頭(Trail Head),一條叫「大彎嶺」,從「溪頭」的「大學池」穿過孟宗竹林到「崙心」、另一條叫「落溝嶺」,從「溪頭」的實驗林後面,沿著「神木山麓」到「崙心」與第一條步道會合。然後經過「峰頂雞胸」、越過「三層嶺」、走下陡坡,就可到達平緩寬廣的「溪底」,也就是今天的「杉林溪」。公里數不清楚(那年頭還沒有GPS),輕裝健行大約需五、六個小時。
1973年,擔任南投縣議員的劉安定先生,發起組織「杉林溪遊樂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打算開闢「溪頭」前往「阿里山」的公路,並租用台大實驗林地、修築連外道路、興建餐飲住宿設施。在台灣,民意代表這種「包山包海」、與公權力掛勾的情形,不足為奇,因為民代或「利委?的背後,都有龐大的財團、開發公司、營造商,等著「發包」牟利。
1978年起,道路工程開始分五區發包施工,共有三家營造公司獲得分食大餅、1979年,旅社餐廳動工,又有一批工程公司嘗到甜頭。如果沒有民代的牽線,官與商就無法掛勾。
1980年1月,「溪阿公路」從「溪頭」到「杉林溪」的17公里路段竣工通車,佔地約40公頃的「杉林溪森林遊樂區」也開始營運。在蔣經國、謝東閔、林洋港、孫運璿等政要先後「巡視」的加持下,「杉林溪」迅速成為知名景點,可見商與官勾結有多重要。甚至連「陳貪腐」都沒忘記要來湊一腳,於2003年來主持「安定隧道」的通車典禮。
有管道的政客, 到綠色的桶子, 去民營機構當[門神]或卡位國立大學當教授;
沒管道的小政客, 輪替以後到粉紅色桶子, 準備到"全日空"回家吃自己.
海拔高度1,600公尺的「杉林溪」,保持了原始自然的風貌,經常有雲霧繚繞,特別是下午時間,15:00以後行車於山路間,需格外特別注意行車安全。「杉林溪」河谷內的年平均溫度大約是20℃,四季皆適合旅遊。
聯外大眾運輸的終點站設在「聚英村」廣場旁,下車就在「主題會館」階梯前,它是個多功能的「遊客中心」,既是遊園詢問櫃檯、也是住宿旅館和餐廳、更是園區的販賣部,出售書刊與茶葉(在廣場的周邊還有一家「甘草谷禮品店」,比較像小雜貨店)。
是[遊客中心], 是餐廳, 也是旅館
[聚英村]廣場
在地生產的「杉林溪高山茶」生長在海拔1,600到1,800公尺的山丘,終年雲霧繚繞、採摘後又經過歷練的製茶師傅精心製作,因此成為在地獨特的「高山烏龍茶」,甚受品茗雅客的喜愛,因而有了「杉林溪高山烏龍」是好山、好水、好茶、好心情的說法。
據店長小姐告知,泡「杉林溪茶」最好用陶製茶壺、先以沸水溫壺、再將茶葉依個人喜愛濃淡適量置於壺底、然後以大約90℃的熱水沖泡。第一、二泡,約50秒即可倒出茶湯飲用,第三、四泡可延長10秒左右。趴趴虎提問,我經常晨起泡一壺茶,然後將茶湯倒進保溫杯內保溫,喝一整天,該如何泡茶?小姐笑而不答,顯然我已經無藥可救。
杉林溪販賣部
品茗室
杉林溪高山烏龍茶
為了維護園區內的安寧氛圍與遊客安全,外車必須停放在停車場,禁止駛入園區。住宿旅客的行李,有電瓶式高爾夫球車運送、遊園的旅客,可選擇搭乘遊園車、或是行走在規劃完整的步道系統上。這是個非常文明的做法,值得我們支持與讚揚。在公權力已經賤如糞土的台灣,殺人可以演戲騙取法官「有教化可能」的判決、酒駕肇事撞死了人,可花錢消災免拘押,沒想到在這山林裡竟然還有尊敬生命的章法。如果說『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絕對是指這些山裡人,而不是廟堂上的書呆子、或是杜鵑窩裡無知亂放砲的綠委。
在「主題會館」的前面,就是「遊園車」的起點站,一票到底任何站點都可以上、下車,目前主要的景區站點包括「紅樓商圈」、「杉林溪大飯店」、「內花園」、「松瀧岩」。
[遊園車]的上車處, 就在[聚英村]廣場邊上
舒適的遊園車
山林中建一幢突兀的[紅樓商場], 蠻驢的.
2011年成立的「松瀧部落」商圈位於遊園車的終點站。這是個以原住民圖騰藝術做為主軸來包裝的商場,不是個真正的原住民部落。我們尊重生命原始的根本,但是在這個漢民族開發的商圈「松瀧部落」,卻以崇拜陽具的圖騰來彰顯原住民文化,卻絕對是個謬誤,因為居住在南投地區的台灣原住民布農族,他們是個父系社會,我曾深入「武界部落」向布農耆老請益一些布農文化,據告知,他們並沒有崇拜陽具的習俗或記載。
遊園車的終點站 [松瀧部落]商圈
[松瀧部落]商場
商場入口
用餐區
信者恆信之, 不信者吃蛋就好.
從用餐區遠眺廣場花園
從[杉林溪]畔遠眺廣場
[根源], 生命的起始.
豬小弟! 還不趕快下來! 當心白目的民進黨綠委質疑你過度操勞豬媽媽.
[迷惘] 走了一群書呆子, 來了一群大騙子, 到底我們該愛誰多一點?
暫時擱下文化的藩籬,「松瀧岩」的確是到「杉林溪」的首選景點,不但因為氣勢磅薄的「松瀧岩瀑布」是「杉林溪」景區的根源,更重要的是,從瀑布前「99吊橋」開始,是一連串精彩萬分的環狀步道系統。最經典的路線是從「99吊橋」進入「水濂洞」到瀑布下方,然後經由「天眼步道」和「先民隧道」往「千古紅檜」,岔出小段路程前往「天地眼」,然後折返,經由「地眼步道」返回「99吊橋」。在這裡,您可以選擇返回「松瀧岩」搭遊園車返回「遊客中心」、或經「樂山步道」步行約20分鐘往「內花園」。
松瀧瀑布
雖然園區在「99吊橋」的下方豎立著一方告示牌,上面抄錄了王維的詩「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其實,這裡並不是「杉林溪」的『水窮處』,因為「松瀧岩瀑布」的水量頗為充沛,瀧瀑騰飛、水花飛濺、氣勢萬千;而且,瀑底的水潭甘泉凜冽、清澈皎潔,是「杉林溪」生態的泉源,絕不是一個『水窮處』的淺灘困境。這裡孕育著溪蝦、以及各種鯉科淡水魚,包括「台灣實濱」(石斑魚)、「台灣馬口魚」(山鰱仔)、「台灣鏟颌魚」(苦花魚)。這些魚種都有我們熟悉的俗名,一旦標示著生物課本上才會用到的學名,結果便是官方、百姓各彈各的調,搞得庶民們全都霧煞煞。
至於想在這裡『坐看雲起時』,可能也不太容易。這瀑布的周遭山谷蔥蓊、花木繁盛,恐怕不太容易看到什麼時候是「雲起時」。特別是我到訪的那天,細雨紛飛,春華雨露的當下,我想到的不是王維「水窮處」的詩,而是那首老掉牙的國語流行歌謠《寒雨曲》,更貼切當時的意境。如果您不知道《寒雨曲》是什麼?只聽說過「五月天」的《出陣曲》,我恭喜您,因為您真的很年輕,而不是那句常令我黯然的客套話『你看起來很年輕』。
2012年10月,「杉林溪」從大陸洛陽引進了大約55個新品種的牡丹花,並習得了催花的技術,使得「杉林溪」能夠更得心應手的掌控牡丹花期。從此,「杉林溪」便以台灣的『牡丹花故鄉』自詡,在每年3月初到4月底,在「內花園」舉辦「牡丹花季」特展。除了有超過80個品種、2萬棵的牡丹花在花季中陸續綻放之外,還有鬱金香、茶花、霧社山櫻花、緋櫻、柳垂櫻等五彩繽紛的花卉。今年(2016)是第三度舉辦牡丹花季。
在這「清明時節雨紛飛」的季節,許多櫻花和桃花都掛著春華雨露的淚珠,楚楚可憐、不少茶花更是隨雨飄落,化做春泥;但是「杉林溪」的牡丹是採取室內栽培,因此民眾還是可以觀賞到盛開中的富貴花朵。
顧名思義,「杉林溪」主要的樹種就是柳杉,又被稱為「日本杉」或「吉野杉」。它們的原產地是在中國和日本,被引進台灣之後,種植於海拔800公尺到2000公尺的中海拔地區,是人工造林的主要樹種。雖然它的木材品質不如台灣原生的紅檜、扁柏,因為生長速度較快、也較便宜,是營造板模、木板棧道、室內裝潢、電桿等民生的主要木材。
從「內花園」往「杉林溪大飯店」後山的「穿林棧道」(長約1800m、步行需40分鐘),可觀賞到大片杉木林子。或是,在紅色的「龍珠橋」通往「杉林溪橋」的溪畔,也可以看到成排的杉木樹林,間夾雜著桃花遍植在溪水岸邊、道路的另一側則是茂密的竹林,婆娑搖曳,形成強烈的對比,甚是好看。
我從「甘草谷」前,走上拱型的「安和橋」,不但橋身古色古香,在橋上還可看到雲霧朦朧的「杉林溪之春」。拱橋的另一端便是「青龍蕨類步道」,沿途有殘存的數棵紅檜。這條幽靜的溪邊步道通往「石井磯」,可左轉往「越嶺古道」、或是右轉往「青龍瀑布」;回程在「福亭」的「88吊橋」返回入口「收費站」僅需5分鐘,繼續往前便是停車場。
【讀行天下】
- [杉林溪森林生態渡假園區] (049) 261-1217
地址:南投縣竹山鎮大鞍里溪山路6號
交通:
搭乘「台鐵」火車在「台中車站」下車,轉乘「員林客運」或「台中客運」#6871號
聯營公車,直接抵達「杉林溪遊客中心」。 (可安排一日遊)
或是,在台鐵「台中車站」的「員林客運總站」搭乘「台灣好行」旅遊巴士,更快捷。
每天早上10:00,從「員林客運台中站」啟程發車à 12:10抵達「杉林溪遊客中心」、下午14:50從「杉林溪」發車à17:00返抵「員林客運台中站」(適合兩天一夜行程)
在「溪頭」與「杉林溪」之間也有接駁巴士,「杉林溪客運」#6277號公車。
自駕:
由「國道-3」的「竹山交流道」下高速公路à 經由「台-3線」公路由「竹山」往鹿谷、
溪頭à 轉「縣道151號」往「溪頭」à 轉「溪阿公路」17公里到「杉林溪」園區。
(旅遊日期:2016年3月15日 / 完稿日期:2016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