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壁雲山開醉眼, 一樓風月話詩仙> (抄錄 歙縣 [太白樓] 門柱對聯)
【尋夢徽州】 55908F 徽州太白魚頭
以鰱魚頭為主要食材、搭配火腿、豆腐、竹筍、菇類、及其他不同蔬菜,伴著高湯置入砂鍋內,用慢火燉煮出來的「砂鍋魚頭」,在台灣是一道非常通俗的菜餚,不但在台北的江浙館子、上海食堂可以吃到這道菜;甚至在桃園市「石門水庫」附近,客家庄飯館提供的「一魚多吃」服務,通常也都包括這道發源於浙江杭州和寧波地區的民間菜餚。
台灣 [石門水庫]
[石門水庫] 大壩附近的[活魚一條街]
嘉義的砂鍋魚頭餐廳
石門水庫的各種魚料理
石門水庫的[一魚五吃] (一條魚 五種料理法)
沙鍋魚頭
大清帝國的乾隆皇帝曾經多次到江南地區巡遊。有一次,皇帝來到了杭州。某一天上午,他忽然心血來潮,悄悄的微服出遊並登上杭州西湖邊的「吳山」遊玩。「吳山」是西湖「南山」延伸進入杭州城區的尾部,春秋戰國時,這裡是曾經是吳國的南疆。
時近中午,山區突降大雨,乾隆皇帝只好跑到山中一戶農人家的屋檐下避雨。誰知大雨一直下個不停,皇帝只好進入屋內,請求主人給弄點吃的。
這戶人家的主人名叫王小二,他看到要求暫時避雨的登山客十分狼狽,便熱情的接納了這位不速之客。只是家中實在貧困,一時實還真拿不出什麼像樣的東西來招待。於是,他冒雨到菜園拔了些菠菜,湊合著家裡僅有的魚頭和一些豆腐,做了一鍋魚頭豆腐湯。端上桌後,皇帝看到這碗魚湯不但色澤鮮艷,且香味撲鼻,是宮中御膳不曾見過的菜餚。
在又冷又餓的狀況下,皇帝嘗了一口,味道鮮美異常,十分滿意。飯後不久,雨過天晴,皇帝問過主人姓名便告辭而去。
回到「紫禁城」後的萬歲爺,曾多次讓「御膳房」根據皇帝的口述,試著去做這道魚湯;可是,不管御廚怎麼下功夫,總是和杭州王小二做的魚湯差一點勁兒。
後來,乾隆皇帝又來到杭州,想起了上次避雨在王小二家喝魚湯之往事,便派人去找來王小二,重賞之餘順便垂問起日子過得怎麼樣。當下的王小二正失業居家,窮困潦倒,靠借貸過日子。只好如實稟報皇帝,”一年不如一年。”乾隆皇帝一聽,便裁示説,你很會燒菜,何不自己開家飯館?於是,王小二領旨離去,果真用賞銀在杭州開起飯館來,這就是杭州城的「王潤興飯館」的起始。當時,乾隆皇帝還特地封王小二為「皇飯兒」,並御筆親書了這三個字賜予王小二。
這事兒傳開之後,人們爭相來「王潤興飯館」,想要品嘗皇帝吃過的菜餚「魚頭豆腐」;王小二順勢在「魚頭豆腐」這道起家菜狠下功夫,不久「王潤興飯館」便譽滿杭州城。王小二的生意越來越興隆之後,其他飯館也爭相學習烹製「魚頭豆腐」。於是,這道菜愈做愈精緻,最後成為—道杭州的名菜,也被後人稱為「乾隆魚頭豆腐」。
杭州的 [王潤興酒樓]
1792年(乾隆57年),清代的大詩人袁枚(浙江杭州人,《祭妹文》的作者),也是一位美食家,寫有著名的《隨園食單》,是一部系統地論述烹飪技術和南北菜點的重要著作。在該書中,袁枚寫出了「乾隆魚頭」的料理法,『鰱魚豆腐,用大鰱魚煎熟,加豆腐,噴醬水,蔥、酒滾之,俟湯色半紅出鍋。其頭味尤美。此杭州菜也。」
除了杭州的「王潤興飯館」主打「乾隆魚頭豆腐」這道菜,清朝末年時,上海「老正興」等一些著名菜館,也開始提供這道菜,特別是在寒冬時,食者甚多,聲譽頗佳。
「古徽州」歙縣雖然地處黃山南麓的皖南山區,但是由於歷史上的「徽商」曾經活躍於大江南北,除了翻山越嶺的陸路交通「徽行古道」、還有著名的水路交通「新安江航道」,從歙縣「深渡港」經「新安江」到浙江「淳安(今「千島湖」)、轉「富春江」往「杭州」。因此,盛行於江南的「魚頭豆腐湯」,也同樣流傳於「古徽州」民間,甚至歷史更久遠。
人間四月天 新安江畔的油菜花田
歙縣[徽州古城]內的[斗山街] 是重要的[徽商]聚居地
我在新安江渡輪上
歙縣境內有兩條主要的河川:「練江」和「漸江」,它們在「徽州古城」城南的「浦口」相匯流之後,就稱為「新安江」,是歷史上「徽商」進出皖南「徽州」的「黃金水道」,其中「深渡碼頭」是最主要的口岸。
從[深渡]順流而下, 到[千島湖]只需4小時;
從[千島湖]逆江而上, 到[深渡]約需6小時.
在[古徽州]的各城鎮村落, 都可以拍到這樣的鏡頭
正在上英文課的國小學童
當地盛產「三潭枇杷」,是中國枇杷中的一個優良品種,因產於「新安江」沿岸的漳潭、綿潭、和瀹潭三個古村落而得名。「三潭枇杷」的特點是皮薄、肉厚、汁甜、營養豐富,20多個品種中,以「大紅袍」和「光榮花」最受歡迎,顆粒特大,每公斤約只有20粒。
我遇上了[三潭枇杷]的盛產季
開心的 [枇杷大哥]
「練江」上有一座「太平橋」,俗稱「河西橋」,始建於宋代,明代時改建為拱橋,整座橋共有16個橋孔,是安徽省最長的古石橋。
遠眺[練江]上的[太平古橋]
在「太平橋」的西端橋頭,有一座「太白樓」,是一座殿堂式的「徽派」古典樓宇建築。這幢徽風古韻的建築,位置臨水靠山、面橋貼路,將整片青山綠水、古橋古道,和樓宇相依托且融合為一體。這裡不但風景絕美,我最喜歡的是,「太白樓」的樓內,陳列了有關唐代詩人李白生平的書籍,以及字畫、扁額、和楹柱上的對聯。柱上的楹聯寫道,《四壁雲山開醉眼、一樓風月話詩仙》,將「太白樓」的景緻和李白「斗酒詩百篇」的佳話互相融合,使得練江濱、古橋頭的小巧景區,更臻詩情畫意。
太白樓
據說,當年李白為了探訪隱士許宣平,專程來到「古徽州」歙縣。當他從「練江」逆水而上,抵達現在「白雲禪寺」的「相公潭」附近時,他看到「練江」上停了一艘破船,船上站著一位老翁,李白便做揖問路,想探聽許宣平家在何處?老翁聽了李白的來意,捻鬚回答『門前一竿竹、便是許公家』,由於李白訪友心切,匆匆告謝之後便上岸離去。沒走多遠,李白突然恍然大悟,『門前一竿竹』不就是船頭的竹篙,所以剛才那位老翁就是隱士許宣平。立即折返,但是小船已經離去,詩仙和隱士失之交臂,終成千古憾事。
失望的李白,只好心情鬱悶的走到「練江」邊上的一家小酒樓去喝悶酒。店家看見來客文質彬彬,氣宇軒昂,立即熱誠招呼。但是,當時天色已晚,廚房的食材也已經用完,只剩下一個魚頭和兩塊豆腐;於是店家只好將魚頭拿來燉豆腐,同時還摸黑到菜園裡去採摘了幾棵青菜,伴著香菇加入鍋中。
端上桌後,這鍋魚湯的新鮮青菜色澤鮮豔,魚頭豆腐湯汁濃白,李白嚐試後極為滿意。幾杯小酒下肚之後的李白,原本訪友未遇的鬱卒心情霎時全消,於是開懷暢飲。當他的醉眼望向窗戶外月光下的「練江」時,只見那江水潺潺,月光像似被那流水抖碎的銀盤,於是,大詩人當即詩興大發,便展簡揮毫,灑墨成詩,寫下了傳頌千古的詩篇。
《天台國清寺、天下稱四絕,我來興唐遊、與中更無別。
卉木劃斷雲、高峰頂參雪,。檻外一條溪、幾回流歲月。》
後人就在李白喝酒成詩的小酒舘原址,蓋了一座「太白樓」,把「練江」邊上的沙洲取名為「碎月灘」,來呼應詩人的醉眼見到的景觀。而他嚐過的魚頭燉豆腐,加青菜香菇,這道料理,就稱為「太白魚頭」,結果成為馳名中外的「徽菜」奇品。
漁梁古鎮
江邊有座[三角亭], 立碑稱是[李白問津處]
江水悠悠, 往事並不如煙
皖南小鎮彷彿仍凍齡在歷史的時空中
菠菜魚頭豆腐湯
<檻外一條溪, 幾回流歲月> (唐 李白)
相較於李白「徽州訪友未遇」的遺憾,需要鬱卒的喝悶酒,趴趴虎的「尋夢徽州」可說幸福許多。我曾先後三次造訪古徽州「歙縣」,每次都承蒙好友向主任、小方、及少菲三位「徽姑娘」打點安排,並在當地知名的「披雲山莊」盛宴招待。除了「太白魚頭」,還有「古南豐」黃酒、或是「一口窖」白酒,更是從來沒有少過,真是地道的『黃白遊』,可能湯顯祖又要嫉妒的慨歎道,《欲識金銀氣,須從黃白遊。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
「披雲山莊」是由「中國森林國際旅行社」和「徽州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官商聯營投資興建的現代化涉外賓館,它的建築風格是典型的皖南「徽派」園林式建築,是歙縣最具特色的星級旅遊賓館,可惜沒有電梯(是個遺憾也是個特色吧)。
[披雲食府]
[披雲]提供正宗的[徽菜]
盛宴由「歙縣三嬌娃」的大姊大,向主任做東,入座之後,賓主就直接切入今晚的主角「太白魚頭」來當開場話題。在「歙縣三嬌娃」的眼中,「魚頭豆腐」只是皖南老百姓過小日子之餘,打牙祭時的大眾化菜餚之一,由於食材不貴、做法簡單、很多人愛吃,所以常被「徽州人」拿來當作加菜的選項。然而,歙縣「披雲山莊」的「太白魚頭」卻有它特別的意義,被當地人當成是「歙縣的一張名片」般的被推崇,充滿了故事。
從[披雲]的宴會廳, 隔窗鳥瞰[練江]上的[太平橋]
[披雲]的 [太白魚頭]
[徽姑娘]知道我喜歡吃[冰梅]當零嘴, 在[披雲] 還特地為我準備了台灣少見的新鮮[楊梅]
據說,「披雲山莊」的總經理方東進先生,非常精心的包裝、營銷「太白魚頭」這道菜。來自浙江千島湖的方總,是一位地道的精明「浙商」;但他卻醉心於「徽菜」的繼承、創新、和發展,因此又可說是一位熱心的「徽商」。
首先,「披雲」的「太白魚頭」是取材於「千島湖」的名牌「淳牌」專業養殖有機魚頭,絕不使用一般市場魚肆上賣完魚肉後剩下來的「餘(魚)頭」來充數。因此,「披雲」的每個魚頭,都有產地證明,每天限量供應,因而品質有了保障。
其次,他們製作豆腐時,用的是由「新安江」畔的著名黃豆品種「六月黃」來做原料,使用石磨精工研磨、製成的純正「山水豆腐」。最令人驚奇的是,他們燉煮「太白魚頭」時使用的水源,是用「徽州國家森林公園」裡的千年古井泉,叫做「五明寺泉」。這口泉水井大有來頭。一千多年來,這口井的泉水始終清澈甘冽,歷代「徽州」府官上任時,都會慕名前來品嘗「五明寺泉」,並命衙役前來挑水供官府使用。至今,仍保留著清末翰林許承堯題寫的碑石。
[千島湖]的有機養殖
生鮮的[淳牌]魚頭
即將開始燉煮的[太白魚頭]
烹製「太白魚頭」時,需用文火燉製兩小時以上。當服務員端上一個古色古香的超大型砂鍋時,砂鍋的兩側燒烙著「徽州古城」和「披雲山莊」的字樣,鍋蓋上還貼著一張紅紙封條,我興奮的看傻眼,直到方主任笑瞇瞇的告訴我『主客要負責取下封條』,我才回過神來。取掉封條後,主客需在封條上簽名「驗收」,在眾人期待又驚喜的目光中,服務員才為我們掀開「太白魚頭」的鍋蓋,頓時香氣四逸,只見砂鍋中的魚湯濃白如奶,淺嚐慢啐,滋味無比鮮美香醇,令人深刻體會到「霎那就是永恒」的真諦。
仍在小火燉煨中的[太白魚頭]
在宴會主人祝福下, 由主客負責拆下[太白魚頭]的封條
小心翼翼的完成了[拆封]的任務
由主客簽名, 列入[披雲] VIP的名人饕客檔案
[披雲]的[太白魚頭]
在精心安排選取搭配不同食材下,「披雲」目前推出19種不同口味的「太白魚頭」料理,可根據節令的不同、顧客需求的不同,提供不同配料、不同口味、不同食療、不同意義,各種版本的「太白魚頭」。例如,春節過年時,推出「新春版」,以千島湖魚頭、螃蟹、魚丸、蛋餃、人蔘為食材;「春季進補益氣版」則以千島湖魚頭、問政山春筍、火腿片為食材。
原味版[太白魚頭] (以下皆為網路截圖)
泉水豆花版[太白魚頭]
濃湯版[太白魚頭]
精品版[太白魚頭]
養顏版[太白魚頭]
養生版[太白魚頭]
益氣版[太白魚頭]
鴻運版[太白魚頭]
「古徽州」流傳一句民諺,「金秋吃魚頭,鴻運正當頭」。相傳「新安江」邊上的漁民,在每年的中秋節前,都會到江裡打撈魚獲,然後挑選最肥大的魚兒在家中養著。等到了中秋節這一天,才剁下魚頭,搭配山上採擷下來的板栗、地下挖出的芋艿、水池裡長的馬蹄,一起入鍋蒸出「金秋魚頭」。
據說,當年詩仙李白在第一次嘗到「豆腐魚頭」後,大為驚嘆;於是,在第二年的中秋之際再度造訪「徽州」,熱情的「徽州人」便是以「金秋魚頭」來款待他。這便是流傳中,「金秋版太白魚頭」來源的典故。
金秋版[太白魚頭]
歙縣「披雲山莊」目前已開發出19種口味的「太白魚頭」,這不但使傳統的「魚頭豆腐」具有更多元化的口味,也使「徽菜」的「太白魚頭」有了更多元的面貌和風味。
團圓版[太白魚頭]
五福同春版[太白魚頭]
幸福滿堂版[太白魚頭]
新春開紅粄[太白魚頭]
【讀行天下】
- 「披雲山莊」徽菜府 (0559) 653 - 0000
中國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披雲路5號
- 「新安江渡輪」
行駛於安徽歙縣「深渡港」到浙江千島湖「淳安港」之間、每天對開一班次、
06:30 淳安出發 12:30 抵達深渡 (港口有公交車往「歙縣」、或黃山下「湯口」)
07:40 深渡出發 11:30 抵達淳安 (港口有公交車往「杭州」)
- 「杭州王潤興酒樓」 (0571) 8780 – 0111
中國浙江省杭州市河坊街101 – 103號 (在「中山中路」路口)
(旅行日期:2011年4月11日 初稿#TC9726:2012年3月3日)
留言列表